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革命军队军歌歌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歌歌词
作者:苗 菁

《词刊》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从近代走向现代:新军歌的形成及流变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曾言:“吾中国向无军歌”,这好象成为当时人们一种普遍的认识。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有一些偏颇的。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还是有一些类似后世军歌的歌曲的,如乐府中的“鼓吹曲”,开始就是军乐,后来又扩大为朝廷的朝会、田猎、道路、游行之乐;“横吹曲”,原也是军乐,用为军旅马上之乐,后来还在赏赐有功边将时使用。这些军旅音乐,一般也都有歌词与之相配。有些歌词现代还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撰的《乐府诗集》中。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的军歌。
       
  只不过,中国古代军歌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发展。在歌曲的音乐形式上,没有出现过进行曲这种音乐形式;在歌曲的功能上,没有形成各种各样的歌曲品种;在歌曲的影响上,没有形成社会性认可。而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军歌普遍缺乏“发扬蹈厉之气”,也就是缺少“尚武”的精神内核,于是缺乏鼓舞性,不能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振奋,也没有引人于无畏、勇猛境地的素质。基本上说,中国古代军歌中类似于楚辞中《国殇》这样的歌曲是太少了。中国古代军歌中以写怨恨、忧伤之情为主,还有很多是以写战争的残酷为其创作基调。虽然,其中有很强烈的反战意识,和对战争的清醒认识,但是它往往不能适于在军事生活(如行军冲锋)及社会生活(如节日庆贺)等方面的具体之用。尤其是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古代军歌并不能起到鼓舞人们精神的作用。
       
  进入清朝末年,有感于国家屡受列强欺凌的残酷现实,当时一些明智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认为首要任务一是要“练兵”,尤其是按照西方国家的军事制度来训练一只近代的军队;二是要在全民中宣传“尚武”的思想。训练新式军队,需要军队歌曲;向全民灌输“尚武”思想,也需要军队歌曲;在创办新式教育中,体操及队列的训练也需要军队歌曲。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学堂乐歌中就有了在性质、功能、音乐形式等方面不同于中国传统军歌的近代军歌。
       
  这些近代军歌范畴的歌曲,多为事先选定情趣适合的外来曲调,然后据以填词之作。从音乐体裁上说是以进行曲体裁为主。提倡“诗界革命”的黄遵宪当时曾创作出 《军歌二十四章》(见《饮冰室诗话》),从下面节录的《军歌二十四章》之《出军歌》两章可以看出,作者所创作的歌词明显地具有进行曲的旋律特征:
       
  (其一)怒搅海翻喜山憾,万鬼同一胆。弱肉磨牙争欲啖,四邻虎眈眈。今日死生求出险。敢!敢!敢!
       
  (其二)剖我心肝挖我眼,勒我供贡献。计口缗钱四万万,民实何仇怨。国势衰微人种贱,战!战!战!
       
  据作者自己说,他并“不解音律”,歌词的进行曲形式不是填词的结果,而是来源于他作为外交官常驻国外时, 对国外军队队列歌曲耳濡目染的结果。他先发表了歌词,而后由李叔同选进行曲曲调来进行配歌。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军歌得到迅速地发展。无论是当时各式各样的军阀部队,还是后来的国民党军队,都有各种军歌出现并流行。但是,这时的军歌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主要以古曲、民歌、旧军歌、外国歌曲填新词居多,新创作的歌曲较少。二是军歌歌词中都保留着许多陈腐的、落后的,甚至是封建半封建的思想意识。三是军歌歌词多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写作,有的军歌歌词甚至写得艰涩难懂,不适于表达战斗生活,更不适于当时那些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士兵们歌唱。如西北军的《励志歌》:
       
  男儿励志铁石固,事业足千古,古今中外朱贤杰,谁非我齐伍。覆栽也天地,生育也父母,绩著旗常日月光,名勒丰碑石兽负。回首当初,尽是一般龙虎。淮阴留侯帝皇师,辱跨下,拾草履,孔明将相才,茅芦遮风雨。纵那赫赫郭汾阳,堂堂岳忠武,外交俾斯麦,探险哥伦布,彼丈夫我丈夫,快将步后尘。
       
  从内容上说,这首歌词专在向人们灌输个人名利的思想,当兵打仗不是为了其他,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青史留名。而要实现这种梦想,就必须忍辱负重、吃得苦中苦。歌词中所展示的那些人物,像淮阴、留侯、郭汾阳、岳忠武等何许人也,像俾斯麦、哥伦布等何处人也,如果不加以说明,也都无从知晓。可想而知,让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士兵来唱,也会如坠迷雾,不知所云。
       
  即使国民党军队中,其军歌歌词也往往如此。如当时一些国民党军队经常歌唱的《出军歌》:
       
  一轮红日东方涌,约我黄人捧。感生帝降天神种,今有亿万众。地球蹴踏六神动。勇勇勇!绵绵翼翼万里城,中有五岳撑。黄河滔滔流水声,能令海若惊。东西禹步横庚庚。行行行!怒搅海反喜山撼,万鬼同一胆。弱肉磨牙争欲啖,四野虎眈眈。今日死生求出险。敢敢敢!
       
  这首歌词所宣扬的思想基本还是满清晚期旧式军队的思想。像黄种人是“天神种”的思想,就是如此。同时,那种弱肉强食的危机感,也是晚清时人们的思想。而所用的语言,也是晚清时人们常用的文白交杂的语言,而其属于文言的那些语言,像“蹴踏”、“禹步”、“海若”,都是比较深奥的语言,如不加以解释,也会让一般人难以知晓。
       
  虽然,国民党军队军歌歌词有了一些不同于军阀部队的新军歌歌词,但总的看来,国民党军队军歌歌词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有一些现代的新思想,但也有宣传个人名利、强调愚忠的作品;有时在宣传革命,但却流露出强烈的封建意识;有白话的作品,但更多时是文言的、半文半白的作品,甚至于还有不少懵懂难晓、不知所云的作品。因此,国民党军歌歌词基本上处在一个新旧杂陈的状态中。从这点上说,新军歌发展到国民党军歌时期还处在由近代到现代的转型时期。
       

       
  二、革命军队军歌歌词: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歌歌词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歌歌词的诞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十分注意通过歌曲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部队中比较普遍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文工团和宣传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编写各种文艺节目,来活跃军队的文化生活,为士兵服务。而唱歌成了这只军队不同于其他军队的一个重要特点,自然出现了不少的军歌与军队歌曲。但是在红军时期,由于缺乏专门人才,军歌也多借助古曲、民歌、旧军歌、外国歌曲,歌词也写的比较粗糙,因此没有形成真正的军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音乐及文学专门人才的加入,由于这一时期新文学的成熟,革命军队的军歌歌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彰显崇高理想。那些过分宣扬个人奋斗,个人名利的内容在革命军队歌词中已经荡然无存,旧时代军歌歌词中的陈腐、落后的思想洗涤一空,取而代之的是表现崇高理想和宏大志向、宣传高尚精神和奉献的情操,给人们指出作为士兵的光荣与使命,以之增强士兵的信心和力量。
       
  2.突显昂扬的感情。革命军队军歌歌词善于调动情感,以真挚的感情感染人,以昂扬的精神鼓舞人,渲染一种向上的情感,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充满朝
       气、欢快乐观、坚定无畏是它的感情基调。
       
  3.塑造饱满的形象。革命军队军歌歌词善于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勾勒形象。这些形象或是人物形象,或是描述性形象,都写得饱满丰厚,生动鲜明。
       
  4.运用活泼的语言。革命军队军歌歌词是彻底的白话语言,自然活泼,朴素流畅,成为革命军歌歌词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
       
  从当时所产生的八路军军歌及新四军军歌中能看到这种特点。《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产生于1939年,这两首歌曲本来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两只歌曲。《八路军大合唱》共有八首歌曲,它们是《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子夜岗兵颂》《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是1939年8、9月间,由郑律成与公木合作完成的。《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问世后很快流传于八路军各部队和抗日根据地,后被正式刊登在《八路军杂志》上,表明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的正式认可。其中,《八路军进行曲》1945年后在华北等地区传唱中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这首军歌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又被定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又恢复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50多年来,这首军歌既是人民军队的形象写照,又是中国军队的音乐标识,是庆典、仪式、阅兵、集会中的司礼乐曲,在影视、广播中是军队节目的开始曲,成为中国新军歌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的诞生,是中国新军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的形成,或者说标志着新军歌创作已经成熟,并在中国音乐史上耸立起一座里程碑。《八路军军歌》歌词这样写道: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钢刀插在敌胸膛,钢刀插在敌胸膛。巍峨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八路军进行曲》歌词这样写道: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斗争,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I革命歌声多嚎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新四军军歌》也产生于1939年,作者是陈毅。1939年春,他为《新四军军歌》写作了歌词初稿,经集体(包括项英、李一氓等)修改又经他最后定稿后,发表在《抗敌》杂志上,这首歌词成为我国现代音乐文学史上的一首名作。血与火的斗争,孕育出了一支钢铁队伍的形象,作者通过文学形象再现出来,又要考虑到歌词的特点,因此采用第一人称复数的叙述与抒情,尽量避免音乐所难以胜任的细节描绘,充分立足于高度精炼的诗意概括。后由何士德谱曲成为歌曲。《新四军军歌》歌词是这样写的: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雷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发挥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从现在看到的资料上得知,东北抗日联军军歌产生的时间比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歌都要早。当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在东北领导抗日武装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逐渐把抗日武装整合为三路大军。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军歌。在抗联队伍中,有一只军歌流传比较广,且到现在还有影响,那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军歌。这首军歌歌词的作者据资料记载,是杨靖宇,大约完成于1933年。歌词写好后,由袁亚成谱曲。《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是这样写的: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平等。铁一般的军纪军风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来,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失去的国土,解脱亡国奴牛马生活。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这些歌词是历史的产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还是那样经典,有无穷的魅力。之所以如此,当和本文所说的四个特点有关。由于四个特点,使得革命军队军歌歌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军歌歌词,奠定了今天军歌歌词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