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批评与商榷]施蛰存《闲寂日记》《昭苏日记》疑误辩正
作者:杨长富

《博览群书》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闲寂日记》《昭苏日记》,施蛰存著,文出版社2002年1月版,28.00元。
       施蛰存先生的《闲寂日记》并《昭苏日记》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施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被誉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日记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工作、生活、思想和感情,而且有助于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研究。施先生日记的内容博综古今中外,信笔所书,有些墨迹略近行草,辨认确有难度,整理亦殊非易事。笔者展读一过,疑误之处四十余例,兹择其要者,试加按语,胪列如次。幸编者及读者是正。
       一、人名误例
       1、阅陆氏二俊集,裴柯之注吴书所引诸铭颂均无有。(1962年10月14日,《闲寂日记》第4页)
       按:“裴柯之”,释文误。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刘宋河东闻喜人。裴奉敕注《三国志》,“鸠集传记,增广异闻”,很受文帝赏识。检手稿“松”字,右部笔画牵连,向左下勾出,遂误释为“柯”。
       2、碑为武后时所立,撰文者同上,均固武后时人。(1962年10月23日,《闲寂日记,》第8页)
       按:“同上”,释文误。闾丘均(约709年前后在世)唐益州成都人,景龙中为太常博士。有文集十卷不传,存诗一首(《全唐诗》卷九十四)。“大周昆明隋西爨王之碑”撰文者上文未涉及,“同上”二字乃失去凭藉。释文误读复姓“闾丘”为“同上”,复为点断,割裂人名为平常叙述语。
       3、得李百凤寄赠碑拓一包惟隋唐墓志各一种,宋刻嵩山罗汉洞记一种未有,余皆重复。(1964年5月14日,《闲寂日记》第127页)
       按:“李百凤”,释文误。李白凤(1913~1978)原名李爱贤,又名李逢。祖籍北京,生于四川,定居开封。是我国现代学者、诗人、作家、书法篆刻家,施先生的故交,李逝世后施先生有《怀念李白凤》回顾两人的交往。日记中李白凤的名字多见,此处当是音形相近致误。
       4、晨戈子培送来金石拓片一束,内有李笙渔手拓慧新造像,甚佳。(1965年5月16日,《闲寂日记》第174页)
       按:“李笙渔”,原稿误;“慧新”,释文误。李嘉福(1829~1894),字笙鱼,一字北溪,清浙江石门人,精鉴赏,富收藏。阅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碑帖精华”栏目,有拓片《慧影造像记》图片。其面像题跋署“石门笙鱼弟李嘉福”,并钤“笙鱼拟古”、“笙鱼手拓”。钤印模糊莫辨,题跋手迹清晰。此合为李嘉福字“笙鱼”而非“笙渔”的力证。慧影(546年前后在世),南北朝时潼州迁善寺“四论师”,撰《大智度论疏》,已残佚。背记拓片图像“比丘释慧影”文字明晰可识。
       5、到北京,住北师大招待所。至大山处。(1981年7月7日,《昭苏日记》第2页)
       按:“大山”为“灿”字之误。“灿”即施灿衢(1915~?),是蛰存先生的三妹,时居北京。日记记北京之行,见有“在灿处晚饭归”(7月8日)、“晚在四川饭店吃饭(学生请灿衢)”(7月18日)、“午在灿妹处饭”(7月20日)语句。行书“灿”,偏旁“火”字酷似“大”,释文离析为“大山”,遂误。
       6、寿石工《词学讲义》,梁启勤《词学》,孙人和《词选》。(1981年7月10日,《昭苏日记》第4页)
       按:“梁启勤”,误。梁启勋(1876~1965)字仲策,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二弟。其词学著作还有《词学铨衡》《稼轩词疏证》,另有《中国韵文概论》《曼殊室随笔》五卷等,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检原稿为“梁启勲”,“勲”为繁体行书,可识。
       7、午访陈谦与,晤周退密,汪钦生、徐润周。(1982年7月2日,《昭苏日记》第50页)
       按:“汪钦生”,释文误。汪欣生(1983年冬在世)为画家周炼霞女婿,能文工书,教育工作者。
       癸亥冬汪一病不起,周挽之以联云:“千万里归来,匆匆一面,何期天上乘龙,人间泣凤;卅三年相处,抑抑多思,忍见经空绛帐,尘满东床。”汪为施先生友人,日记中亦多见其名,释文仅此一误。
       二、书名误例
       8、阅独关斋金石文跋,多取高邮王氏说,亦有未说明者,不无剽窃之嫌。(1962年10月20日,《闲寂日记》第6页)
       按:“独关斋”,当为“独笑斋”。郑沅(?~1943),字叔进,号习叟,室名“独笑斋”,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年探花,后隐居沪上,鬻书自给,工书法,精鉴赏,尤精碑帖法书考释,著有《独笑斋金石题跋记》。沅父郑业敩,亦著有《独笑斋金石文考》。虽不能臆断《独笑斋金石文跋》即为郑氏父子所作,但据“多取高邮王氏说”语,当为乾嘉以后作品,应与郑沅之独笑斋有关。行书“笑”与“关”形近,释文遂误。
       9、阅春在堂随笔、郎潜纪闻、燕下乡唑录,签出金石遗闻数十则。(1962年10月28日,《闲寂日记》第11页)
       按:燕下乡唑录,原稿误,释文未察照录。《燕下乡脞录》十六卷,又称《郎潜纪闻二笔》,清人陈康祺所撰史料笔记。清杨岘序解其书名谓:“燕下乡者,辽地名,君京邸近之,故名书……夫脞之为言,细碎也,著书如君,而奚细碎之有邪?”《说文》:“唑,目小也。”其义与书名不协。或有出版物将“脞录”误为“胜录”,此皆为不明字义且形近致误。
       10、因以雷夏叔叩之,果是其先世。丈出示诗经正伪抄本一册,题华亭雷维浩撰,云即夏叔之名。(1962年12月8日,《闲寂日记》第23页)
       按:诗经正伪,释文误。诗经正讹,华亭雷维浩(夏叔)所撰未刊稿,抄本为雷氏后人收藏。检日记原稿,字迹为“譌”,是“讹”的繁体字,释文误为“伪”。
       11、又古籍书店有浙西六家词灵本采边词黑蝶斋词合本。亦以五角得之。(1963年6月13日,《闲寂日记》第70页)
       按:“采边词”,释文误。康熙十八年(1679),龚翔麟将朱彝尊《江湖载酒集》三卷、李良年《秋锦山房词》一卷、沈嗥日《柘西精舍词》一卷、李符《耒边词》二卷、沈岸登《黑蝶斋词》一卷、龚翔麟《红藕庄词》三卷合刻为《浙西六家词》。“采边词”实即《浙西六家词》中李符的《耒边词》。李符,号耕客,词集名“耒边”,正反映了“带月荷锄”文人轻松妍美的诗意。
       又:“灵本”疑为“零本”之误。浙西六家词,既有合刊本,亦复应有分刻本。“零本”当谓拆散之零本,盖繁体“灵”与“零”行书难辨致误。
       12、阅瀛奎律髓、唐诗鼓吹选,诗多有同者。(1963年8月3日,《闲寂日记》页79)
       按:唐诗鼓吹选,释文标点误。应为“阅瀛奎律髓、唐诗鼓吹,选诗多有同者。”《唐诗鼓吹》,十卷,“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所录皆唐人七言律诗,凡九十六家……与方回《瀛奎律
       髓》同出元初,而实在回书之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九集部八)1963年11月12日《闲寂日记》记录“阅唐诗鼓吹、全唐诗”可证。
       13、至上海图书馆看明诗,归又补得王修微诗九首。(1965年10月20日,《闲寂日记》第187页)
       按:“明诗,归”当为“明诗归”,释文标点误,《明诗归》,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钟惺、谭元春编,其邑人王汝南校刊。汝南又为之补缀。凡评语称钟日、谭日者,其元本。称补日者,汝南所加也。然所录如钱秉镫《南从纪事》诗,首称“皇帝十四载,仲冬月上弦”,是崇祯辛巳岁也。考钟惺殁于天启乙丑,元春亦以崇祯辛未旅卒,何从得秉镫辛巳之诗而评之?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坊间有《明诗归》,鄙俚可笑,托名竟陵。”盖前人已知其伪矣。(见《四库总目提要》)明钟惺所编诗集《诗归》就有《古诗归》和《唐诗归》二部,其序云:“选古人诗,而命日《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我所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
       三、其他文字讹误例
       14、文云“又立”一字石经,致可知汉石经之为一字也。(1962年10月6日,《闲寂日记》页3)
       按:“致”当作“政”,释文误。政,通“正”,副词。阅1962年12月27日《闲寂日记》即有“青衫红袖政相怜”诗句,其“政”亦通“正”。施先生寝馈于古籍碑版,用字亦有好古之风。
       15、杜文澜所辑古谣谚,可谓国风之续编。(1962年12月16日,《闲寂日记》第28页)
       按:“续”当为“纬”,释文误。所谓“纬编”,亦即“纬书”。“纬书”相对于“经书”而言。风谣本为一体,“国风”是经书,则古谣谚可称纬书。所以,施先生将古谣谚视为“国风之纬编”。
       16、画仕女轻绡雾毂,然容色皆灰败如土偶,何也?(1962年12月17日,《闲寂日记》第29页) 按:“毂”当为“榖”,释文误。《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榖。”颜师古注:“雾毅,言其轻细若云。”日记“轻绡雾毂”说的是画中仕女衣纱轻薄如云雾。毂为车轮中心的圆木,也指车轮,与仕女衣饰无涉。
       17、阅陈石遗近代诗抄,所选殊不精善,又多闽人稍能作诗者。(1963年1月15日,《闲寂日记》第38页)
       按:“能”当为“解”,释文误。解,义为懂得。“解”与“能”形近致误。
       18、光慈忌日,作供。(1963年2月23日,《闲寂日记》第39页)
       按:“光”当为“先”,释文误。先慈,即施之亡母。施母卒于1957年(参沈建中《施蛰存先生年谱初编》),2月23日是施母忌日,施先生于家中作供致祭。
       19、阅袁海叟诗。世称海叟规抚工部,然气度甚局促,题材殊不广耳。(1963年3月9日,《闲寂日记》第54页)
       按:“抚”当为“模”,释文误。“规抚”不辞,应为“规模”,“规模”有模仿、取法之意。日记谓世人称道袁海叟写诗取法杜工部。细辨原稿手迹为“樵”,“樵”同“模”,释文误识为“(扌無)”。
       20、为所藏西书编一目录,今日始竣,书仅千册耳。(1963年4月24日,《闲寂日记》第61页)
       按:后一“书”当为“事”,释文字误,标点亦误。原稿可释为:“为所藏西书编一目录,今日始竣事,仅千册耳。”“竣事”意即完工。原稿“事”字不甚清晰,遂误。
       21、日来作云间古石刻录,自吴讫宋凡九十余种。(1964年4月16日,《闲寂日记》第122页)
       按:“讫”当为“迄”,释文误。迄,义为到;讫,义为完结。
       22、晨陪慧华至中山医院就诊,自晨六时至十时始迄。(1964年7月1日,《闲寂日记》第133页)
       按:“迄”当为“讫”,原稿误,释文未察照录。
       23、校《词学》样昼日。(1982年12月28日,《昭苏日记》第92页)
       按:“昼”当为“尽”,释文误。“尽日”意谓用尽一天时间。二字繁体形似,遂误。
       24、甚空,不治事。(1983年1月8日,《昭苏日记》第94页)
       按:“空”当为“寒”,释文误。草书“寒”与“空”形似,遂误。
       25、始知陶夫人已于去年十一月秒[底]下世。(1985年4月6日,《昭苏日记》第164页)
       按:“秒”当为“杪”,加注之“底”当删。原稿不误,释文妄改。杪,义为树梢,引申而言年月或四季的末尾。
       上揭二十五例,原本无关宏旨,特为敬重前贤笔迹,且惧传讹,故不惮繁琐,试为说明。不敢自是,谨以请益于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