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推荐《城市社会学》《都市的角落》]邻家花园的风景
作者:胡鸿保

《博览群书》 2002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的城市没有味道。城市的味道不在于高楼,在于城市下面的那种生活……”这是郑也夫老师在《城市社会学》里说的(212页)。“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领域,同类教材并不少见,然而摆在面前的这本著作具有独特的口语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脱胎于作者的十二次讲演(讲课)的这部书,不止一处锋芒毕露,试举几例如下:
       关于“公共空间”的思考。都市建筑物(群)内外的公共空间是最能够体现城市社会生活风貌的场所。城市文明的味道就在这里得到品尝。作者以“大的公共建筑物前的露天场所”(如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纽约图书馆)作为例证,述说了某些空间是否得到善用所反映出来的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两者之间的区别。茶馆也是我觉得写得切中要害的一处。作者告诉我们,“茶馆的本质是一种人气”,物质形态的茶馆或茶艺馆的兴建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作为中国传统的公共空间的茶馆的复兴却很艰难。此外,对于街心花园、步行街、咖啡馆等也都讲得非常精彩。
       对于urban ecology一词中译的反思(39~40页)。Ecology原为“生态学”,中国老辈社会学家把urban ecology译成“城市区位学”而不是“城市生态学”。郑也夫一度接受这样的译名,后来又回过头来再度品味帕克的思想,体会到“翻译成区位学绝对是一个误译”。其中的说理我就不重复了,我想提醒读者的是,费孝通九十高龄时还特别有兴重温帕克的社会学,并且做了补课“札记”。札记里阐发并记录下不少精彩的思考结果,而在关于ecology的看法上费先生与郑老师的见解仍不一致。读者从前后辈两位社会学名家不同观点的比较当中肯定可以获得更多启发。与此相关,郑也夫对于中国近二十年来选择偏重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思路也提出了有力的批评,认为“一个大国的城市化道路只能是大中小城市并举”(142~143页)。
       可以“把住宅看作阶级的标志之一”(93页)。国人常以“衣食住行”为日常生活的象征概括,《城市社会学》谈论更多的是住和行。作为社会学家,论者在比较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市区居民住宅情况时让听众弄明白了不少概念上的和政策导向方面的误区,比如住房的私有率和自有率、鼓励买房与租房问题、安居工程与市内农村移民住房以及“暗补”与管理者的“牌坊心理”等等。他毫不客气地点明:“有些事情不应该按照商人的方案去办,穷人不可能从商人的住房策划中享受到好处。”(187页)这样的批评使我感觉,无论社会制度有什么样的差异,政府总是该为谋求社会公正公平而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更应该在决策时多听听社会学家的意见,少走弯路,避免在浑噩状态下沦为商人(房地产开发商、汽车商)算计平民的合谋。
       抨击中国发展私人汽车。论者一针见血指出,轿车成为主流是反原初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154页)在讨论这个话题时,郑也夫不囿于交通而论交通工具,却施展他的杂食特性,引领听众思考广告的霸道、政府倾斜纳税天平、人性里“向上层看齐”的弱点等诸多方面。听过这一讲,不论是否同意演讲人的观点,我们都会大开眼界。
       当然,我也认为本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五马分尸的城市研究”(2~5页)讲的是做城市研究的有五大学科: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城市史学、社会学。其实,我个人认为还可以考虑加一个“文物考古学”,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可以弥补上面五科的不足。另外,因为是讲演体裁,没有注释,参考书目不妨多列几本(篇),以便学生深造。第五讲提及卡斯泰尔的著作(89页)与后文开列参考书目(96页)有误差,宜核实校正。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与作者郑也夫教授虽为社会学系同事,也耳闻他的讲演有很高的上座率,却从来没有听过他讲课。(教授之间没有互相听课的惯例,恐怕也算当下中国高校通病。)偶见此书写明是在学生根据讲课录音基础上整理而成,便特别有兴趣翻阅。阅读这本非常口语化的“教科书”,会让我联想到多次入学面试和答辩会上(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我才和他共同面对学生)领略的郑也夫——思路飞快、连环套提问让在场考官和考生同时觉得锐气难挡。
       提倡博学杂识(食)的作者在名为“社会学”的讲课中向学生灌输了许多社会学以外的知识,更在考虑问题的思路上让听众茅塞顿开。在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关系不比寻常,应该算得是相邻而又互渗的两门学科,然而能够被当作“都市人类学”来研读的“城市社会学”作品,我还只是刚刚发现。郑也夫老师告诫听他课的学生:学社会学的人千万不要老跟学社会学的人打交道(141页);我读后似有所悟,移花接木,特别向自己的人类学同行和学生推荐这部讲演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