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特别推荐]教育背景与现世关怀
作者:陈平原

《博览群书》 2002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前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籍贯,不只代表着方音。饮食。习性等,更包含着文化趣味与学术倾向。而在教育日趋普及。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当代中国,人们见面时,还会互相询问"你是哪里人",可那基本上属于寒暄性质(偶尔也会有"老乡遇老乡"的欣喜,但再也不会"两眼泪汪汪"了),只适合于初次见面或把酒聊天。一旦进入知识领域,学者的籍贯或出生地都变得无足轻重,"乡亲"的观念自然也就十分淡薄。以至于过去史书所津津乐道的南北学风差异(还有浙东浙西各具自家面目。岭南岭东不便同列并举等更为详细的分析),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起码显得不太重要。
       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特殊的教育背景。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在哪里念书,远比在哪里出生重要得多。这里强调的,不是日后就业的几率。升迁的速度,而是校园生活作为精神纽带,对于走上工作岗位者,依旧起决定性作用。
       我在不少地方说过类似的话--到目前为止,北京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北大是一所个性鲜明的大学。有人说,北大学生忧国忧民,也有人说北大学生野心勃勃,还有人说北大学生特立独行。北大学生眼高手低。北大学生......不管你怎么评价,大部分论者都承认,北大学生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有人激赏,也有人不以为然,更有好心人不时提醒:为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牺牲,最好能守中庸(中行)。就具体言论和举止而言,确实没必要故作惊人之论或骇世之举。但忠实于自家的学术/艺术感觉,不想因利益考虑而过分委屈自己,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即便在现实生活中很不讨好,我以为还是值得保留。有个性但不张扬,守规则而能发挥,这种境界,只能说是心向往之。
       对于很多北大人来说,"曾经北大"是一件永远值得纪念的事。不管是惊鸿一瞥,还是终身厮守,其感觉都将刻骨铭心。不是说北大没毛病--北大人评说起自己的母校来,其严苛与刁蛮,有时远比局外人更甚。可我们也知道,工作效率不高。时有浮躁之举的北大,自有其别处难以企及的优势。起码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历经几十年风雨,依旧是今日北大校园里最具凝聚力的口号。单凭这一点,我们就敢斗胆套用两句名言:一是唐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是《红灯记》里李玉和的"有您这碗酒垫底"。
       邀请众多"曾经北大"的新老学生欢聚一堂,或吟诗作赋,或衡史论文,基于一个简单而执着的信念:作为北大人,有责任守住蔡先生所提倡的老北大的精神传统。也正因此,本丛书只求作者临文以敬,待人以诚,而不强求体裁。主旨。风格的整齐划一。
       (本文为"曾经北大书系"总序,题目为编辑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