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着]把名字留住
作者:孟 静

《青年文摘(彩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看到一个新晋歌手的宣传词:萨顶顶,秉承高贵、神秘的精灵,在音乐的疆域虔诚修行。师从藏传佛教白教二法王,进而萌生“瑜伽密”系列的原始创作动机。
       后面跟了一堆很玄幻的词:东方古国、迷幻、用梵语演唱、格莱美和眼花缭乱的外文名字、CNN⋯⋯让您觉得唱片封套上闭目养神的不是肉身凡胎,是天外飞仙。
       有人在博客里说:“这不是以前唱大俗歌《冬不拉》的周鹏吗?”《冬不拉》是一首跟《老婆老婆我爱你》类型差不多的歌曲,同一个人通过改名,披上少数民族的外衣,就可以从彩铃下载摇身变为世界音乐。
       改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绝大多数艺人都有改名史,尤其是港台的。但大多是刚出道时,出于原来的名字土气、笔画不吉利等原因,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关之琳就比关家慧要贵气;刘德华也比刘富荣大方。现在给人改名的大师很是吃香,他们的主要客户就在娱乐圈,因为公务员和商人即使运道不好,也不方便乱改名字,会给事业带来困扰。艺人,尤其是挣扎多年迟迟不红的艺人,总觉得改名代表着转运,而且好像确有那么几个例子可以佐证。
       王菲刚出道时,公司也找人算过,给她改成王靖雯。既然精心算计过,这个名字总该没纰漏了吧?确实,改名之后她也的确小荷露角了,可是还在二线徘徊,前途并不光明。她去了一趟美国后,又用回原名,反而大红大紫——为什么高人们没估计到,她的本名竟比艺名更吉利呢?
       按理说,这么一个吉利的名字,是不是人人用了都有效呢?歌坛曾有好几个王菲,一个是北京广播学院李湘的同班同学,为了不跟王菲重名,她改做伊菲,红不了,又改叫王蓉,终于凭着《我不是黄蓉》进入口水歌手的行列。在她身上,王蓉就比王菲这名字有事业运。
       另一个王菲总想和巨星有点藕断丝连,先是叫小王菲,后来是王菲菲,再后来是新王菲,就是跟王菲上了。其实如果按照笔画学的道理,随便加字就破坏了笔画数,越改越衰。
       如果一个艺人频繁改名,只能说明他(她)不红,而且想红的精神很顽强。周润发、张惠妹都是乍听很土的名字,可是要让他们改名,一定万分不舍,因为人红了,名字自然有价值。名字是依附于人的,总归先有鸡,才能有蛋。
       可最怕的是半红不红,有心想改,又怕粉丝认错人,前半生的经营付诸东流。既要转运,又要让粉丝捧着鲜花扑上来时不至于认错人,就不能改姓,也不能改发音,只能在名字的谐音上做文章。比如女歌手周彦宏,早期是艳红,而后是燕红,再次是艳泓,其实她的原名周薇比这几个名字像样得多,如果那时知道赵薇会红到如此程度,她大概也就不会反复改名了吧?
       没有十全十美的名字,优点即是缺点,如果一个名字事业运很旺,她的婚姻运就会较差;如果名字注定她能钓到金龟婿,她就可能要和丈夫的外室争夺家产。有个男演员叫张丹峰,很多人劝他改成张丹枫,他觉得这样反而会引起武侠迷的反感:你凭什么叫这个名字?
       为了事业而改名的女艺人则都是勤能补拙型的,在选择一个只有事业运的名字时,她们就决定放弃别的东西。
       石光摘自2007年3月1日《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