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理论理论]浅阅读现象学
作者:胡赳赳

《青年文摘(彩版)》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现在,谁还有那么好的胃口能消化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呢?
       迄今已有237年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32卷百科全书,收录了10余万个条目,而“维基百科”在短短4年间就收录了近50万个条目。这个完全开放式的、免费的网上百科全书是电子阅读时代“最大胆的网络实验”。它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阅读吸引到了新的“取阅”方式之中来了。
       世界正在由厚变薄,深阅读的包围圈在渐渐萎缩,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率打败。个人的知识体系、认知度和价值观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瓦解,各个年龄代际间有不同的知识语境和话语系统,要想抹平这道鸿沟,浅阅读成为唯一可行的实用主义方法—我知道故我在。
       教科书式的阅读分为三个环节:掌握、熟悉、了解,这可能对学校和专业领域的人员有用,但对大众阅读来讲,阅读各种信息更多是出于了解、扫描的目的。“语录”的风行是浅阅读的征兆之一,在阅读媒体时,人们经常能看到类似于“声音”和“语录”的栏目,它使阅读的跳跃性更大。即便是史书,一本“语录体”的《非常道》也大受欢迎,你可以从任何一页看起,都不影响阅读。
       浅阅读更具有细节的力量,往往意味着“精准化”。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这时候,工业化生产的媒体阅读比书本阅读更行之有效;新闻背后的真相并没有人关心,反而是人物的冲突和娱乐化的戏剧效果为人们津津乐道;假如你不知道对方嘴中的一个新词,实际上你已经在一场交谈中出局了。
       每个人都得认真地浅阅读。搜索引擎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使“定制”浅阅读成为可能,它要求你用“关键词”进行思考和检索。“定制”成为阅读的新法则,在定制的同时,“碎片化”的信息迷宫形成了,事物的整体面貌被打破了,而细节先于整体而出现。浅阅读使人们回到常识。一方面人们对深入的解构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反智性的“傻瓜精神”在发挥良好的作用,把头疼的事情留给那些更为专业的人士吧,大众领域内只相信阅读的光滑感和跳跃度。
       浅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标志—资讯之浅:点击决定价值;行走之浅:为数码拍照而旅行;写作之浅:为泛圈子阅读而博客;声色之浅:绯闻盖过爱情;品牌之浅:名牌换季特卖;民间语文之浅:短信飞短流长;偶像之浅:翻来覆去的炒作;影像之浅:大制作的感官消费;阅读之浅:书刊为翻而办;搜索之浅:网络图书馆的势力;美食之浅:餐馆为眼睛而流行;学术之浅:5分钟发言的学术秀。
       深是上个世纪的墓志铭,浅是本世纪的通行证。
       (胡克之摘自2006年2月15日《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