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思想者]李敖PK金庸
作者:谭 飞

《青年文摘(彩版)》 2005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至少有一个好处:可以看清他的真面目。
       越简单越有力量!越简约越像大师!于是乎,“下一站的大师”张艺谋、徐克、陈凯歌甚至冯小刚都争先恐后地拍起两个字的电影了:《英雄》、《七剑》、《无极》、《夜宴》。两个字掩藏不住蓬勃野心,两个字照见“神坛”所处方位。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华语影坛,很快就有跟黑泽明大师《乱》相似的一个字电影出炉了。
       名字简约而不简单的李敖与金庸是早就有“大师”尊号了,因此不用再费尽心思将作品改个小名,《我将归来开放》改叫《归》,《射雕英雄传》改叫《雕》,这可能会冒丢失铁杆儿读者之虞,甚至被当成伪书。“伪善”可以,“伪书”不行。李敖曾经颇精辟地形容金庸“伪善”,但也有论者将这个“高帽子”戴在李敖自己头上。面对两人谁“伪善”的争执,最公平的做法是赶潮流来场PK赛。天遂人愿,几乎在同一时间,两位大师一位北上京华,一位东赴宝岛,媒体播报中一二场景,又正符合我辈好事者“大师暗战”的期冀。虽然,这绝非他们本意。
       李大师在北上之前是在《李敖有话说》连打了好几期自己作品广告的,大有“不看我这本书的人都×××……”的嚣张气焰;而金大师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台北机场他就开始将新版作品举在胸前,摆出的“pose”也是“快来买吧”。促销方式各擅胜场,但金大师的商业头脑显然是李大师需要学习的,因为他关于作品改编的部分细节是早就公之于世了,引众人翘首。本着大师与“简约”的正比关系,将韦小宝老婆的数目降下来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何“降龙十八掌”涨成了二十八掌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过,这个悬疑反而会增加金大师新版的神秘感。李大师呢,以前零星地看到他那本许多人都看不懂的《北京法源寺》欲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这多半是在“娱乐版”,现在伴随登陆也有了“新著将出版”的豆腐块资讯。但更多的还是《李敖和他的女人们》诸如此类的“艳史”、“野史”流传坊间,这些东西李大师大概是挣不到钱的。因此,从“有效传播”角度讲,办过报纸的金大师终归要比办过杂志的李大师成功。
       大师似乎都有“健忘症”。李大师是无数次在书上、采访时说过不回大陆,在《李敖有话说》里也发过誓,这是我亲见的,因此,突然推翻立场宣布要返京,还是坐飞机,内中转变也太大了,睿智如李大师者一下也不知如何圆这个场。看到李大师回答《北京晨报》记者就此提问时“顾左右而言他”的情景,真是全然没了“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的潇洒劲儿。金大师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开始时把张纪中那部被人诟病的《笑傲江湖》吹上了天,欢呼是自己作品改得最成功的一部,后来发现这部戏在网上被人恶贬后马上“顺应民意”改为批评,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举这两个例子,似乎只想证明两位大师都“伪善”,五十步笑百步,但实情恰恰相反。我以为,在商业社会,任何公众人物的姿态都难洗商业味,难免带“作秀”的色彩,本就不是圣人,所以没必要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两位大师。“为了销量而选择表达方式”也好,“民意秀”、“广告秀”也罢,他们做出任何举动都自有他们认可的道理,没什么道德评判的必要。不能要求金大师像梁羽生梁大师那样,书都快被人拍成系列了,却连徐克的面都没见过;也不能要求李大师像鲁迅那样,无一字是废话,无一句是垃圾。“金庸式伪善”抑或“李敖式伪善”是生存之道,大师都是大师,入世法不同罢了。
       我不能同意朱学勤等学者对李敖的判断,他对当下社会显然还有巨大价值;我也不能认同王彬彬等学者对金庸的判断,他对中国文学的确贡献匪浅。任何人都有青年、晚年,任何人都会从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到夕阳,任何人都可能前后矛盾、判断失准,任何人对财富的合法要求都应受尊重。想赚钱不表示“泯然众人”,说错话并不代表就是“变色龙”,他们自知“失言也多”,他们还没妄称自己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对大师人格的过分苛求不仅徒劳,更是对生理规律的不尊重,年过七旬,颠簸来去,贡献良多,夫复何求?!
       因此,有关李敖与金庸谁“伪善”的PK得出的结论是:两人都不乏“伪善”一面,但更“善伪”。善于伪装,把自己打扮得有卖相,在商业社会里懂得利用媒体,在语言或文字传播中暴露或隐藏自己,目的明确地表现或隐瞒个人观点。媒体朋友也真是,把人家李大师送给女儿的一万美金以及小学老师的一 千美金红包数大报特报,羡慕人家能挣钱?市场经济社会,大家都去挣呀!
       (王芳摘自2005年9月21日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