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李亦雯:从此不当“好学生”
作者:吕所知 尹颖尧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毕业前夕,她陆续接到国外12所知名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其中6所大学提供了全额奖学金。经过再三思考,她放弃了牛津大学,选择了由欧盟提供奖学金的“全球化研究”专业,分别在维也纳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一年。这个选择的背后折射着她大二那年的一个转变:我不再当“好学生”。
       从小到大李亦雯都被定格为“好学生”:成绩好、人缘好、当班干。她的高中就读于武汉市第二中学,在武汉人眼中,第二中学的学生以“学得很辛苦”而著称。2002年,李亦雯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好学生”和“辛苦”也随之走进了她的大一生活。
       李亦雯是个要强的女孩,为了成为大学里“好学生”的典范,她参加了各种社团与学生会。为了避免让繁杂的课外工作影响学习,她牺牲了休息与一切娱乐,每天的生活都在教室、系、食堂、开会和图书馆间打转。她平均一天学习12个小时,练习德语到了嘴巴肿得张不开、嗓子疼得发不出音、用多了小舌头老想吐的地步。只身在北京,浓重的乡愁让李亦雯把剩下的时间留给了长途电话,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聊天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过去的18年,我每天煎熬着做‘好学生’。”李亦雯这样说。
       上了大二,班上有人放弃了北外的学业,前往德国留学,她不禁担忧起自己的未来,也突然地发现生活中除了“好学生”模式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当“好学生”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究竟有多大意义?她问自己:“我到底需要怎样的生活?”李亦雯感慨,经过了18年的“能考高分会办活动的‘好学生’的塑造”后,在面对自己的未来时却感到一筹莫展,一种强大的自我否定向她袭来:好学生李亦雯居然是个离开别人就无法思考的人!这时,教室、系、食堂、开会和图书馆依旧是她的固定场所,但她对生活失去了方向,因为她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当一个“好学生”,要把所有可能的事尝试一遍。
       新的“好学生”从实习开始
       大二寒假,李亦雯百般周折成为武汉西门子公司的实习生。恰遇德国西门子总公司执行副总裁博格第一次到中国开会。博格先生要求,他在日常对话中讲德语,在会议期间正式讲话时用英语。西门子公司没有找到满意的双语翻译,只有求助于19岁的李亦雯。
       那时,李亦雯才发现自己在学校里的“好学生”没有白当。她通宵达旦花了几天时间熟悉公司业务,然后匆匆上阵。会议上,李亦雯准确地用英语翻译博格先生的讲话,会下轻松地用德语与他聊天,介绍武汉的风土人情。李亦雯出色的德语和实干的态度让博格先生刮目相看,离开中国前,博格先生主动为李亦雯写了份工作推荐信。短短两周的实习让李亦雯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沟通力、亲和力、应变力。
       大二的暑假作为学校的交流学生,她去了趟德国,在杜赛尔多夫参加语言文化课程。那个班,计划安排4周的课程,李亦雯在两周内便学完了。她背上行囊,拿着地图,独自游历在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
       在欧洲的一个月,李亦雯感到在语言、待人接物、独立生活等方面,能力得到了挑战与锻炼,并亲身体会到另外一种文化、生活方式的存在。她强烈地领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留学的决定在她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对社会做出自己的海选
       回国后,李亦雯开始为留学做准备。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该申请哪个专业?
       为了确定自己的兴趣,她更加积极地尝试社会实践,涉猎各种学科。大三的一年,她听了数百场讲座,去欧盟商会参加酒会,前往上海做德国机械产品展会,在中央电视台实习,到国家发改委听负责人用英语介绍国家“十一五”规划……有些活动,甚至是逃课去参加。
       2005年4月,李亦雯通过德国在中国的一个官方文化交流机构—歌德学院,认识了德国著名纪录片导演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到中国传媒大学作学术交流活动时,李亦雯当他的翻译。克里斯蒂安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自选题材,拍摄一部纪录片。
       熟悉情况的李亦雯提议去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在那家聚集着病重老人的医院里,却生活着一个4岁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羊羊。“孩子阳光般的笑脸出现在第一个镜头里,一个鲜活的生命,多么有震撼力啊!”李亦雯提议,在那里跟踪拍摄羊羊一天的生活,凸现生与死的对比。这个点子让克里斯蒂安先生拍手叫好。尽管自称对电影一窍不通,李亦雯还是被克里斯蒂安“提拔”成了那部片子的副导演。
       李亦雯还尝试着做商人,一次寒假,她回武汉老家,在汉正街买了一堆手机链、发夹、包包等小零碎,准备到学校练摊儿。一年下来,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把申请重点放在传媒、经济和历史上。大三期间,李亦雯参加了英语托福和德语达福两个专门的语言水平考试,她决定既申请英国、美国,也申请德国、奥地利。
       放弃外交部,炒了牛津
       由于出色,外交部、商务部到北外招人,德语系首推李亦雯。而且,只要她愿意,保研也没有问题。放弃稳妥而又安全的国家部委工作和唾手可得的保研,走结果不可预测的漫长而又繁琐的出国留学这条路,尤其是报考世界著名大学,风险极大。经过几个漫长黑夜的思考,李亦雯觉察自己最渴望的是出国继续读书。她第N次违背了“好学生”行为准则,搬出寝室,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潜心准备出国。
       李亦雯的留学申请材料很“诱人”:托福630分,总分20分的德语达福19分;大学学习成绩每门课都在90分以上;担任过系学生会主席,承担过多次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2006年被评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毕业生;留学申请材料,至少要有3封推荐信,李亦雯准备了5封,其中一封是欧盟商会在北京的负责人写的。
       接下来是一次次的面试。
       2006年2月,牛津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大卫·菲利普斯教授专程到北京面试中国申请者。为了这次面试,李亦雯关在房子里每天对着镜子,花了十几天时间把自己英语的美式发音改为英式发音,因为她仔细研究了这位教授的背景材料,知道他是个地道的英国人,她要让教授面试一开始就不受语言的限制,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她。结果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经过30多分钟的面试,菲利普斯教授在30多人中只选择了李亦雯。他向牛津大学递交的推荐报告中写道:“这是一位非常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年轻人。”在李亦雯托福考试写作分还差0.5分的情况下,牛津大学3月12日破格录取了她,菲利普斯教授还亲自为她申请到奖学金。
       4月25日,李亦雯收到了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录取通知书。5月28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维也纳大学主办的“全球化研究”专业在网上公布了由欧盟提供的24名全球全额奖学金(42万元人民币)获得者名单,李亦雯名列第六。
       5月6日,李亦雯参加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远洋电话考试,6月,李亦雯被告知,此专业在中国只有1个名额,她被录取了。
       ……
       6月17日,德国卡瑟尔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给李亦雯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同时通知李亦雯获取了全额奖学金(38万元人民币)。
       上牛津还是读其他的11所名校,李亦雯陷入了窘境,最痛苦的莫过于在“全球化研究”项目和牛津大学之间的取舍。“得知被牛津录取的那个晚上,我激动得一夜未眠,闭上眼睛就好像自己已经徜徉于古老的耶稣学院,置身于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电影取景于牛津),心想,以后无论再来什么录取通知书我都不在乎了。”整个5月,李亦雯把两所大学的优势劣势一项一项列满了两张A4纸,对着白纸黑字质问自己:李亦雯,学校名声和学科兴趣,究竟什么对你更重要,他人的艳羡还是自己的游学经历?在身边人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牛津时,Keep a cool head,她再一次背离了“好学生”准则,选择了后者。“如果从虚荣心的角度或以后找工作的需要,应该选择牛津,可是从专业考虑,我对全球化研究更感兴趣。”李亦雯解释道。
       这个由欧盟提供奖学金的研究项目,总共在全球录取50名学生,第一年,李亦雯将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世界史;第二年,她将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经济史。两年后,她将拿到两所大学颁发的“全球化研究”硕士学位。
       2006年9月2日,李亦雯飞赴维也纳,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欧洲留学生活。总结自己的大学四年,李亦雯说:“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全A的成绩单,不是计算机二级证书,也不是学生会主席的头衔。我们应该不停地问自己,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优势在哪里?我到底向往怎样的生活,期待何种未来?如果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不确定,就通过各种实践让答案渐渐明确。虽然这些答案会不停地变化,但远远比不去问、不知道答案好得多。正如那句至理名言:没有自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季泽卿摘自《大学生》2007年1、2月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