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在贫困山区“一人教一校”的李老师
作者:金 梁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天中午,我在西北师大专家楼见到了传说中的陕西蓝田县九间房乡柿园子小学的李小峰老师(说传说,是因为他的事迹曾被许多媒体报道过),他是来参加西部阳光行动的西部农村教育论坛的;我对他进行了专访。
       “我的人生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改变。”他开始向我慢慢地讲述他的故事。
       “1992年5月,我正在高三的教室里紧张地复习功课。对于两个月后的高考,我很有信心,因为当时我的预考成绩高出预估分数线50多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那患晚期胃癌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为给父亲治病,办理丧事,我们本不富裕的家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把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都借遍了。家里妹妹还小,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便病倒了,我当时想,即便是考上了,家里也没有钱再供我读大学了。于是我决定放弃高考,外出打工挣钱,等还清家里上万元的债务,再去追求大学梦想。”他停了停,喝了口水。“那你去打工了吗?”我急切地想知道他当时的情况。
       “要是当时就出去打工,我也不是现在这样。你不要着急,慢慢听嘛。”他笑着说。
       “就在我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们村的村干部找上门来。他们对我说:‘以前在咱村任教的代课老师嫌工资少,不干了,咱村的孩子没学上,山外的教师嫌咱这里条件差,不愿意来。你是咱村唯一的高中生,村民都希望你教他们的孩子,如果你不教,那他们就只能失学了。’我问每月多少钱?村长说是53元,我当时心想:那要等到哪一年才能还清家里的债呀?可当我听说教的时间长还可以转正,就犹豫了:母亲现在患病,需要人照顾;妹妹还小,也干不了活;村里很穷,我想起我的老师曾说过:治愚先治穷,治穷办教育。穷不办学,穷根难除;富不办学,富不长久。于是再三思考后,我最后答应先试教一年。就这样,我当了代课教师,我同时教小学一至五年级及学前班,是那种一人一校的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这个词好像听说过,但具体怎样操作我还是有点迷糊,就请李老师给我讲解。
       “复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个以上的班级授课。”李小峰给我解释道。
       “那怎么上?两个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个教室里,一个老师讲课,那不互相干扰吗?”从未上过复式班的我很惊讶,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怎么学习?” “没办法,学校就这条件。这样的教学方式做起来真是比较难的,学生之间的动静、声音以及知识的相互干扰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每次上课前在备课和组织教学方面,都要比其他正常班级授课的教师多费很多心,更要命的是,5个班级的教材和课程又都是不一样的。我当时怎么教的,当其他年级学生在做我布置好的作业时,我才可以给另一个年级上课。一般给每个班每堂课只主讲15分钟,这样一个班一个班地轮流讲下去。”说到这,他顿了顿,好像是在回想自己上课时的情景。
       我开始想象李老师上课的情景:满教室的学生却是有小有大,李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不知疲倦地讲着,一会儿手把手地教一年级的学生写字,一会儿给三年级的学生讲怎样写作文,一会儿又给五年级的学生讲圆柱的体积……换成我,能胜任这个工作吗?可能一天下来就已经累倒了,而李老师日复一日,已经13年了,真不容易。
       “那你能受得了吗?5个年级!”回过神来,我惊讶地问。“声音嘶哑也是常有的事,没办法,只要我还能发出声音,就得给孩子们上课。”李小峰对我说这句话的候,声音里也掺杂着嘶哑。
       我听说李小峰虽是二人一校,但学生的成绩却总是比较好,我问他有什么方法?他告诉我:比如我教学生分数时,我就让他们每人带采一个土豆,让他们自己切开;告诉他们,从中横切就是1/2,再竖切就是1/4。”针对复式教学的特点,有些学科,他会有重点地让不同班级的学生参与。李小峰是一位在教学上勤于思考的有心人。每逢上作文、体育、音乐、美术、自然课,他都会把学生带到田野、山林里,让他们在那里去学习和体验。“这是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材。”李小峰对我感慨地说。
       在他们山沟里,孩子上学的山路比较远,最远的学生要走5公里。所以遇到雨雪雾的天气,中午时,李小峰就将年龄小的学生留在学校,“我吃什么,他们吃什么。放学后,还要送他们回家。有时还要给他们上:门辅导。”
       因为只有他一位教师,各年级的孩子就都成了他的孩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李小峰还要为他们擦鼻涕、系扣子、提裤子,“这是经常的事。”家长们感到把孩子交给他很放心,所以,他们从不因贫困而让孩子辍学。
       “那你岂不成了‘全职保姆’?”我笑着对他说。
       “也是也不是,孩子们太可爱了,我舍不得他们。他被我的话逗笑了,向我解释着。
       他告诉我,在学校,夜晚是他最难熬的时候。“我独自守着空荡荡的校园。山出中鸟兽叫声传来,让我毛骨悚然。只好蜷缩在床上等待白天的到来,孩子们来上学。”
       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时他也帮母亲干活,帮她熬药、劈柴。但有一次劈柴时一不小心砍到脚上,缝了5针,动弹不得,母亲心疼得直流泪。可李小峰犯难的是,第二天怎么给孩子上课?无奈,他坚持让家人用架子车将他送到学校,虽然不能直接给孩子上课,但他坚持在床上给学生批改作业、辅导功课。
       在谈到他的学习方面,李小峰这样回答我:“为了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从1998年就开始进修,2000年拿到了中专文凭,当年又报了自考,今年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这令我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大进步,但这也增加了我不少经济负担。”言语中又透露出一丝无奈。
       还想和他深谈,无奈他马上就要上课了,我只能和他约好改天再谈。他急匆匆地拿着书去参加西部阳光行动组织的教师培训,看来他非常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一节课都不落,我真佩服他。
       晚上,我和李小峰约好,继续我们昨天没谈完的话。我估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我们的访谈,准备好之后,我就去找他。在他的宿舍里,他正在看书。看我去了,忙起身让我坐。没有过多的闲话,我直奔主题。
       “你觉得你在学校的生活怎么样?”
       “是有些苦,不过我习惯了,以苦为乐嘛!而且乡亲们对我挺好的。”令李小峰感动的是,乡亲和孩子们都默默地关心着他。
       “当我决定当老师后,村民们看孩子有学上了都很高兴,谁家有什么喜事,就会让孩子给我带来好吃的。孩子们上山采野果也舍不得吃,第二天就会给我带来,让我特别感动。”说到这儿,李老师的眼光中流露出点点喜悦之情,那眼光让我都羡慕。
       李小峰还说了这样一件事:在父亲一周年纪念日时,当李小峰跪在父亲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哭着向父亲诉说自己的辛酸时,乡亲们自发地从很远的路上赶来齐刷刷地跪
       在他的身后,一位乡亲说:“小峰他爸,小峰留下来是我们的意思,你要骂就骂我们吧!”
       按照当地的风俗,祭奠是不用送钱的,但乡亲们走后,都留下一元、两元的钞票。他们用山里人最原始、最淳朴的方式表示了对他的挽留。“这让我终身难忘,也感动不已,这使我更专心去教育孩子了。”李小峰哽咽了。
       在柿园子村,有9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这里没有田地,村民们只能放羊或上山采药或外出打工,艰难地维持生活。村里也很穷,根本拿不出一分钱。
       学校只有3间摇摇欲坠、千疮百孔而又四壁透风的土墙教室,房梁的椽子已经腐烂,外边下大雨,里边也跟着下小雨。桌凳破烂不堪,也没有操场,就连像样的厕所都没有。
       面对这些,李小峰只好想办法慢慢改善:把自己家的树砍下来制成桌凳,自己登上房顶维修教室;没有教具,就用树枝、黄泥制成;教材不全,连借带买好不容易配齐了。
       为了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他还和学生们到路边捡废铁、塑料,或上山采药,还不够,就把自己的工资也用上了。
       “有一次,为了制作水泥黑板,我只好向母亲借她放羊攒的钱。母亲把总共30元的一把零钱给了我。”说到这,李小峰都有些不好意思,觉得亏欠母亲的太多。就这样,简陋的教室里重新有了读书声。
       要不是单独谈话,我真的要为他鼓掌了。
       提到只有103元且好久没发的工资,那是李小峰的伤痛。“在这13年里,日子总是紧巴巴的,钱总是让我很伤痛。”李小峰说。但未婚妻的退婚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次。
       “1997年,我已经24岁,我们两家商量结婚时,已订婚多年的未婚妻突然提出退婚,理由很简单:‘一个月73元,能养得活我和孩子吗?’在农村,女方提出退婚,被认为是最丢脸的事。我母亲因此再次病倒,这也让我觉得没有颜面在农村再呆下去了。”
       李小峰平静地讲述着他的故事,到了暑假,他怀着要改变人生做出样子给人看的想法,到西安打工去了。
       通过同学联系,他很快找到一份每月400元的工作。当第一个月领到工资时,李小峰心里很高兴,因为这相当于当老师半年的收入。如果这样下去,上万元的债也能还清了。
       9月份的一天,李小峰正在上班,村支书和村长赶来找到了他:“开学好几天了,还没有老师愿意来,娃们经常到校等你回来,你看能不能再回去?我们也是厚着脸皮来的呀!”
       一提到孩子们上不了学,李小峰心里就又隐痛起来。而和乡亲们及孩子们相处5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5年里,我家的农活就成了乡亲们的农活,忙时,他们会自发地赶来帮忙。清明节前后种土豆,有的乡亲看到我用锄头种得太慢,就把自家怀着牛崽的牛给我拉来。要知道,山村里牛是很值钱的,人家自己都舍不得用的,因为一不小心会流产的。我父亲治病、治丧和自己进修借的钱,乡亲们从来不催要。我患重感冒,学生就从自己家拿药给我,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让我很感动的。”
       “我很想回去,可回去了,家里债务和婚事又该怎么办?我当时陷入了两难境地。那夜,我失眠了。”李小峰说:“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回去,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无法拒绝。”
       李小峰对我说,我能打工就是因为有文化,如果不回去,这些孩子没学上,学不到知识,就只能一辈子在山沟里放羊。
       我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没有过多地插嘴,只是静静地听着他讲自己的故事。
       “当我背着行李回到学校时,操场上早已站满了乡亲们。乡亲们握着我的手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如果嫌钱少,我们可以给你增加些。’当我走进教室时,孩子们早巳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在预习课文,等着我来给上课呢。村民们凑齐了钱给我,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村民们的收入很微薄,这钱肯定又是他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我怎么能要呢?”
       从那以后,李小峰的婚事成了村里的大事,也成为村民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不断有人为他介绍,但许多姑娘了解到他的家境和收入后,都不愿意。
       2000年,李小峰终于找到了现在的妻子。她家没有儿子,想让李小峰做上门女婿。而李小峰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只要不让我放弃教师工作,我什么都愿意。”
       婚后,妻子对他说:“我想你对学生那么好,肯定也能对我好。”
       可这让李小峰很愧疚。结婚时,他没有给妻子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陪她进过城。而李小峰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妻子打工时给他买的。
       2004年,李小峰夫妇添了个儿子,他们很高兴,人们也都为他们高兴。但经济负担又加重了。令李小峰愧疚的是,儿子也很瘦,医生检查说是营养不良。每当儿子叫他爸爸,他就感觉辛酸:“我也想给他买很多的营养品,但我做不到……”
       李小峰家的全部收入就是靠5棵柿子树、4棵核桃树和一些土豆,面对幼小的孩子和60多岁患病的老母亲,再想起那上万元的债务,他显得也很无奈,但这个老师他是当定了。
       虽然,农村费税改革后,穷困的乡里和村里自2004年末已不能再给他开那103元的工资,但李小峰觉得已经离不开那些乡亲和孩子们了。
       李小峰告诉我,他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学校也能有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教室,使山村教师不再有在危房上课时的心情,使山村教师不再为生活煎熬。
       他说:“我最苛刻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每月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那我甘心一辈于做一名山村教师。”
       李小峰的故事完了,我的笔记本也满满地记了好多页,有几页都被泪水打湿了,字迹一片模糊。但在他讲自己的故事时,却平静地一如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不禁为他的坚韧所震撼,一个人在经历了父亲去世、母亲生病、放弃大学之梦、未婚妻退婚、经济困难、工作没有保障等人生的几个重要转折皆不如意之后,竟然还这么坚强,要是我,早就趴下了,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记得在有关他的一篇报道上看到过,一位教育学者在听了他的故事后说:“面对他的境遇,我们谈更多的理由都显得那么苍白。”是的,我也有同感……
       告别了李小峰老师,我准备回宿舍。明天,李老师就要回到那令他魂牵梦萦的学校了,继续教他那可爱的学生了。别了,李老师,希望你的心愿能美梦成真,那不高的要求也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