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知识]季羡林的“三不主义”养生经
作者:佚名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余开亮 李满意编著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他的《养生无术是有术》中曾写道:
       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三不主义,这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嘀咕”就是,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从不无病幻想自己有病。
       季老与众不同的养生哲学,正好说明了他对待生命顺其自然的超然心态,这正是季老的长寿心得。
       不锻炼
       由于醉心于学术和教育园地,季老的时间观念特别强;加上他有一点急性子,更是从不喜欢迟到和贪睡,所以很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许多老年人长寿的经验之谈。
       季老一般是凌晨四点就起床读书写作,晚上九点左右睡觉。有人担心季老的睡眠时间不够,但是根据日本10年来对年龄从40岁—79岁的10万人进行的大规模跟踪调查发现: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长寿。日本相关专家还认为,不论男女,每天睡7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者在对100多万人长期观察后得出结论也是:每天睡6—7小时最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每晚平均睡7—8个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眠时间不到4个小时的人,死亡率是前者的两倍;每晚平均睡10个小时以上的人,80%可能短命。同时睡眠最长和最短者的自杀率也很高。当然睡眠的长短可以随着年龄和季节的变化做出调整,一般而言保持在6——8个小时之间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所以季老的睡眠时间是科学健康的。
       由于时间紧张,加之不时有应酬事务缠身,季老很难抽出时间来专门做身体锻炼;而要季老牺牲写作读书的时间去锻炼身体,他是绝不会同意的;因此季老才说自己不锻炼。季老自己曾解释说:
       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长寿之道,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我以为我的做法是讲究哲学的: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所谓“锻炼主义”者大约是指:活着是为了锻炼,锻炼是为了活得更长的比较极端的做法。他们人生的意义在于锻炼,尤其把锻炼体魄看得过于重要;其实心理的锻炼和健康更为重要。但是季老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永远奋斗的工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比用在打太极拳上要划算。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因此而耽误了工作时间,那就是因小失大了。当然要工作首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作为保证,所以季老觉得进行必要的锻炼是可行的,他年轻时也比较喜欢运动,如打乒乓球、游泳之类,老来因为觉得时间紧迫,故而很少运动。
       不过工作疲倦之时,季老每天都会在未名湖畔走上几圈,借以活动活动筋骨,调节身心,这也算是季老每天的身体锻炼项目。不过,散步功夫不可小看,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百练不如一走”,可见散步的养生之功效。还有“多走路,健心脏”。因为散步时,心脏收缩心跳加快,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对于心脏自然有益处。心情轻松的散步更加有益于身体。
       夏天时,亭亭玉立的荷花使未名湖美不胜收。这片荷花和季老的渊源很深,季老曾说:“湖中盛开的荷花是我从洪湖带回来的荷花籽,几年来繁衍了不少,连成片啦。”所以北大学生称之为“季荷”,联想季老的一生,荷花的出淤泥不染,的确是花如其人,人如其花,因此季老每次赏花都特别惬意。到了晚上,季老也看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但他最喜欢的却是动画片,真是返老还童了,不泯的童心也是老人精神仍然矍铄的一个原因。接下来季老自然是钻进他钟情的书之海洋了。
       不挑食
       季老不挑食的好习惯和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季老曾对人说起:
       回忆起童年,眼前没有红的、绿的,只有一处灰黄。我们村在山东穷县中是最穷的,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人家,根本没有家产……小时候吃得极坏,那种艰苦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却使人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激励我前进,有时鼓舞我振作。一直到今天,我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这与我儿时的生活经历关系很大。现在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溺爱孩子,颇不以为然。爱护儿童要得法,否则就是害孩子。
       后来季老在德国留学期间刚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民众陷入大饥饿,季老在那里饱受饥寒之苦;新中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加上“文革”中受迫害,季老也是缺吃少穿;所以季老一生在吃喝上遭受的苦是特别多。按理这样的人一有了钱,应该好好讲究一下,补偿以前的损失,然而季老却是:
       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肥拣瘦,只要符合口味,什么胆固醇、高脂肪,一概通吃。物不分东西,味不分南北,只要适口,便为我所用。凡是我觉得好吃的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卡路里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
       季老很反对吃东西挑三拣四、战战兢兢、吃鸡蛋不吃蛋黄、吃肉不吃内脏的人;对吃东西过于计较和讲究的人更为感冒。例如吃苹果消三次毒,削皮后刀子再消毒,而削皮的苹果还得消毒;不过此时的苹果没有美味,而且吃了未必健康。季老还说过一个此类笑话,说的是一化学教授,吃饭时仔细计算卡路里、维生素的数量,一顿饭所用的公式几乎等于一次实验。最后饭费比别人多几十倍不算,人却瘦得干巴巴的。季老认为讲究到这个份上不但少了人生乐趣,而且绝无必要。因为倘若戴上显微镜,看见的就只能是细菌了。季老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都能吃;因为季老平常主要是素食,间或吃点牛羊肉,胆固醇自然也不会高。
       季老在消费方面的观念非常简单,他认为人如果老是想着吃喝未免无聊,因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所谓食可以果腹,衣足以蔽体,这样就足够了。除了“文革”外,季老几乎不缺钱花,而且也算手头有钱;但他从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也从没想到提高生活要求,至今季老仍保持着淡泊朴素的生活观。
       季老的早餐半个多世纪都没有变化过:为了不麻烦别人,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起早床做饭,一直都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今后仍是这个习惯。与朋友调侃时,季老曾戏言他的养生秘诀是“每天饭菜必食七粒花生米两个西红柿”;看来和季老多年的早餐习惯有关,玩笑归玩笑,花生米和西红柿的营养可是不马虎的。而两顿正餐,季老也是以素菜为主,荤食吃得很少。来了客人或者儿女们回家了,才多做几个菜。
       要说佳肴,只有季老几十年来一直喜欢的绿豆小米粥。小米的营养在季老的养生经里已经谈到过,而绿豆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B和氨基酸。中医学认为,其味甘性寒,人胃、心二经。内服有清热解毒之
       功效,不但是防暑佳品,而且对消解嘴唇干燥、嘴部生疮、痱子、暗疮等特别有效;此外绿豆还有明日降压等功效。
       家里人说要给季老补充营养,季老还觉得是浪费,他说自己觉着吃粗茶淡饭最香。一般而言,长期素食间杂以荤食,这种饮食方式值得养生者参考借鉴,它对于长寿的影响显而易见。许多人穷尽各种偏方美食延年,往往劳心无功,却不知真正的饮食养生就在朴实的粗茶淡饭里面,可谓舍近取远。所以季老饮食虽然简单,但是身体却特别好:尽管已是92岁高龄,依旧身轻体健,思维清晰,说话利索。
       不嘀咕
       季老的不嘀咕首先是指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更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看得开。一般说来人进入老年,身体十分容易出毛病,老年人也是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哪个地方失灵,所以老年人喜欢嘀咕。季老却指出这样嘀咕反而对身体不好:
       有些老年人,身体有点儿不舒服,就想,哎呀,我不行了!患点小感冒,便恐惧得好像快要死了一样。我最讨厌这种嘀嘀咕咕。人应该顺其自然,老了,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闹些不舒服,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爱怎样就怎样,心里没负担,身体自然好。
       季老还指出老年人应该怎样尽量避免唠唠叨叨、整天疑心身体出毛病:
       做到这步就要乐观,要达观,万事要想开一步,我一生中也有坎坷,有时甚至是非人的待遇,如果不是思想达观,很难想象我能活到今天。
       这段话可以看作理解季老长寿的钥匙,只有乐观豁达的人才能长寿,而要豁达得有大胸怀、大视野,需要君子坦荡荡的品格;还有宽容的精神。季老在“文革”中饱受心灵和身体上的摧残,几欲自杀,但是他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坚持活下来。当时条件恶劣,生了病都没法看,没人给医治。季老曾在《牛棚杂忆》里心酸地回忆道:
       我干了几天活以后,心理的负担,身体的疲劳,再加上在学校大批斗时的伤痕,我身心完全垮了。睾丸忽然肿了起来,而且来势迅猛,直肿得像小皮球那样大,两腿不能并拢起来,连站都困难,更不用说走路。我不但不能劳动,连走出去吃饭都不行了。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那帮整他的人还是要他拾砖块,季老疼得受不了时,医生却以他是“黑帮”拒绝给他开药;季老硬是忍了下来,过了几天居然奇迹般地好了。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允许嘀咕,否则就得挨打;如果没有想得开、尽量不在乎的勇气,季老可能已经被折磨死了。所以季老不喜欢有的人无病装病,没病却整天想着自己有病,他觉得那样十分别扭。
       季老的不嘀咕也指说话不拖泥带水,因为嘀咕惯了,说话啰唆是难免的。由于时间观念强,季老讲话一向是干净利落,上了90岁依旧如此,说明他的思维能力和控制力很强。不像一般年纪大的人,一旦说起来就停不下,而且老是重复,季老很替这种人着急。一次季老的一位老熟人上台讲话,季老就替他急:
       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刹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刹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绝非无限……我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口袋里掏出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由上可见,季老的“三不”原则在养生方面的功劳也是不小的,尽管他可能不是为了养生而特意为之;所以季老说自己没有养生秘诀时,实际上却是“无为有处有还无”。他的不挑食不嘀咕尤其值得老年人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