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止不住的矿难与总理的眼泪
作者:章 夫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频发的矿难,牵动着中国总理的心。然而止不住的矿难自有其自身的原因,难道不值得人们的深思吗?
       百姓痛心,高官震动
       在中国民众的印象当中,2004年以来最黑色、最密集的灾难莫过于频发于各地的煤矿事故。矿难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死亡列车,呼啸而来,以强大的惯性和引力,碾碎了无数家庭的梦。
       在短短117天时间里,河南大平、陕西陈家山、辽宁阜新孙家湾,连续发生三起死亡百人以上、特大恶性煤矿事故。其中,辽宁阜新孙家湾矿难,是中国近五十年来最大的煤矿事故!三起矿难,528个鲜活生命瞬间消失……
       有报道称,仅2004年一年,就有6000多人在中国采矿业的爆炸、透水、塌方和其他事故中丧生,占世界矿难死亡总数的80%。
       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令百姓痛心,高官震动!
       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断然做出三大举措:令辽宁省主管工业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省长刘国强停职检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处理煤炭事故中受停职处分级别最高的省部级官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专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同一天,国务院启动五年来规模最大的安全检查。从当天开始至3月10日,21个检查组共105人分赴各地,对全国主要的45家国有煤矿企业进行重点安全大检查……
       这一系列矿难事故,具备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矿难的主体全部为国有大矿;二是矿难集中发生在全国性能源紧缺、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之下。
       黑色的灾难
       在西方人眼里,2月14日是一个极其浪漫而多情的日子,“情人节”三个字将这个日子渲染得诗意盎然;这一天,也就是中国传统“人日”(正月初七)的前一天,200多名矿工却没能过上“人”的生日而远离我们。
       2005年2月15日,凌晨,天蒙蒙亮,一串又一串焦急的电话铃声将熟睡中的阜新人从梦中惊醒。煤矿出事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2月14日14时49分发生2.5级矿震,15时零3分井下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的瓦斯爆炸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203人死亡,12人下落不明。随即,整个阜新笼罩在一片悲情之中。
       14日上午,阜新的天阴沉沉的,雪花不紧不慢地飘舞着。下午,雪慢慢地停了,云慢慢地散了,突然,矿区的大地震颤了一下。阜新是一个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的地区,不少人都有矿区生活的经验。大地的震颤让他们心头一紧:煤矿出事了!
       让我们看一看那个危情的时刻——
       3316外风道掘进工作面突然发生矿震,地面瓦斯通风检测突然没有显示。
       14:50 有明显矿震感觉,阜新市地震局监测到了矿震。
       15:03 井下242采面工程师宁海涛在井下汇报说:242面有反风。之后井下-357调度汇报:-357大巷全是烟。
       15:05 242采区采煤区工程师宁海涛从井下打电话向矿调度汇报,在242采区上有一股烟逆风流过来,皮带工作人员有两人头发烧焦。井下运输调度员盖化昌也报告,满大巷全是烟。
       15:06 矿值班调度李来福接电话后,立即再向井下打电话,电话不通,给5号变电所打电话也是忙音。
       15:06 矿总:工程师曹荣春接到斜井白班调度电话,在核实情况后分析井下发生了事故。
       大多数阜新人都是从亲友电话中得知这个爆炸性消息的。遇难数宁从最初的100多人不断上升,当达到200人时,整个阜新都坐不住了。
       发生事故的孙家湾煤矿位于阜新市的郊区,进入矿区,人们的脸上表情凝重,除了汽车驶过的声音,一片寂静。
       在发生矿难的井口,用铁板焊在大门上的红色标语“安全为天、质量为本”依然十分醒目;在巷道的出人口处,写有“亲人盼你平安归来”、“工人为天”等大号美术字的彩色灯箱,依然闪耀着温馨的光芒。
       一群穿着黑棉袄、头戴安全帽的矿工,黝黑的脸上无不神情严峻,他们或站或蹲或坐地围在井口。他们一夜未眠,所有的搜救队员都连续工作了一整夜,没吃上一口饭,没喝上一口水。一些得到消息的矿工家属,也焦心地守候在这里。
       天空依然阴沉沉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人脸上生疼。然而,面对突然而来的矿难,面对突然消逝的生命,人们的心很疼、很疼!
       李平的后怕
       李平(化名)是河南省大平矿的一名矿工,他在大平矿上已经工作了7年。2004年10月20日22时10分,由于瓦斯而引起的爆炸导致这座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旗下的主力
       温家宝总理到铜川矿难遇难职工家中慰问时潸然泪下矿发生巨大矿难,有144名矿工撒手而去。李平因为恰巧事发当天歇班而躲过了那场灾难。
       李平依然清楚地记得那场灾难前一天他做的噩梦。他肯定地说,那一定是灾难的预感。
       “那个晚上的梦很怪很乱,我梦到很多人围着我,他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时我心里很明白,可四肢却不能动弹。我把我的梦告诉别人,可是没有人相信,结果果然就出了事。”
       有这样预感的矿工往往是比较有经验的老矿工。老矿工在井下的时候,有时会听到一些不正常的响声,比如放炮声、吭哧吭哧的声音。老矿工听到了,就不会再丁;井了。老矿工们还会用灯不时地照照头顶,看看上面的煤层是否正常,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会马上躲开。
       而这些全靠工作的经验,可是许多煤矿都没有对新矿工进行安全培训。往往是今天招来的工人,明天就下井了。所以,死亡的人里,以新矿工居多。
       这些新的零散矿工来历不明,不少是农民工,人死了连家属都联系不上。有个别人甚至是犯了法的逃犯。很多时候,私营煤矿并不登记,没有人关心他们的过去,他们只是能够下井干活的劳动力。
       当他们遇难,尸体就会被焚烧、掩埋,就这样消失。更残酷的是,一些私营矿主甚至希望矿难中的工人只有死,没有伤。因为死一个人只要赔3万到10万,而伤一个工人的赔付可能会达到几十万。所以在救援的时候,矿主“非常不积极”。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新矿工会很珍惜自己的血汗钱,但是做过一段时间,就渐渐想开了,不再存钱,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今天下去了明天还能不能上来。他们把钱用来吃、赌,也有人会去歌厅唱歌。
       也有的矿工算算一个月能挣够1000多元钱,就坚决不再下井了。因为他们心里恐惧。
       “现在大平矿上的很多矿工都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大家下井的时候都要结伴而行。可是光怕是没有用的,工人们其实都很宿命,阎王要你三更走,不会留你到四更。”虽然
       如此,但李平说现在他每次下井前都要咬咬牙,在井下不敢一个人走,因为常常觉得身后有人在看着他。在井下的时候,常常觉得头皮发麻,打打瞌睡会忽然没有原因地惊醒。他觉得矿下是个充满了死亡气息的地狱。
       每当有了矿难,即使没有人死亡,那些被救出来的工人也常常腿、胳膊都被挤掉了,血淋淋的,所有的矿工都看得到,心理会受到强烈刺激。
       灾难在矿工的心理留下的阴影是持久的。
       矿工们描绘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是“工作快要结束,马上要出井的时候”。这话听起来真让人心酸。
       总理的泪水
       2005年的元旦期间,中国的不少媒体,都热议着温家宝总理赶赴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的新闻。温家宝像矿工一样戴着头盔,下到千米深井,向收入菲薄、冒险工作的工人问候新年。面对自己的民众,总理流下热泪,这个细节,被媒体捕捉到。
       以总理身份,这是温家宝第一次下到矿井;但对温家宝本人而言,与工作在地下深处的人群一同过节,却已不是首次。2003年春节,时任副总理的他在辽宁阜新,在矿井下,与矿工们一起吃饺子过除夕夜。
       总理再次下到矿井的新闻,实际上让我们所有人都开始为他的安危捏着一把汗。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矿难,在2004年全年及之前的几年,已达到了极高的频率,它可以在人们料不到的任何时候和任何井下发生,包括安全措施一向被认为尚好的国有大型煤矿,而它也曾夺去了当地企业负责人的生命。瓦斯爆炸会不会在总理正在井下行进时发生?顶棚冒水会不会在他正与工人们握手时出现?相信不止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担心。但我们看到的,却是总理眼中涌出的泪水!
       总理的泪水并没有感动上苍。相反,在2005年“两会”上矿难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主题之后,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噩耗再次袭击我们:2005年3月19日上午,山西省再次发生矿难,65条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和我们阴阳相隔。自此,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泪也流了,责也问了,职也辞了……可人还在不断地死,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我们不禁要问:矿难真的没治了?
       给总理写信的章革委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2004年11月28日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矿工不幸遇难。
       新年第一天,温家宝开完会就飞赴铜川。当晚,就召开了有地方领导、矿区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研究如何加强煤矿安全工作问题。1月2日一大早,他就赶到陈家山煤矿矿难职工灵堂,与遇难职工家属代表一一握手,表示深切慰问。
       牛铁奇是陈家山矿副总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矿上工作,在这次事故中不幸遇难。十时许,温家宝走进牛铁奇家,紧握着他的母亲、妻子和孩子的手,亲切地安慰他们。温家宝来到遇难矿工柯金生、张有贤家,详细询问家里生活情况,并叮嘱当地随行干部解决好遇难家属们生计。温家宝还来到陈家山矿平硐井口,向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表示亲切慰问。
       温家宝说,这次矿难留给我们血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2月3日,陕西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希受省委书记李建国委托,将温家宝的亲笔信送到了在矿难中遇难的副总工程师牛铁奇家中,并为牛铁奇的妻子章革委和儿子牛津一字一句地读信:“你和小牛津的信收悉,知家中尚好,略感欣慰。我是惦念你们的,惦念所有遇难矿工的家属,惦念全体矿工。我希望你把我对大家的祝福转告给每一个人。”
       《陕西日报》称,当李希读到“牛铁奇同志和所有遇难的矿工们是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时,章革委深受感动,紧攥着儿子的手,眼圈红了。
       温家宝在信中说:“你很坚强,孩子很懂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章革委听完后,激动地说:“我很感谢温总理的关心,我一定会把总理的关怀转达给每一位矿难家属,我们会牢记总理的嘱托,努力克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
       章革委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今年元旦,温家宝在专程前往陈家山煤矿看望矿难职工家属时,曾亲自登门看望章革委母子。当时温家宝一进门,就紧紧握住章革委的手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温家宝在了解牛铁奇生前的生活工作情况后沉思良久,摘掉眼镜,抹去悲伤的热泪。随之,拉着小牛津的手说:“孩子,你有一个好爸爸,你一定要坚强,你是个男子汉,以后要撑起这个家。”
       温总理还语重心长地对章革委母子说:“你们有困难可以给我说,写信也行,打电话也行。”“你们虽然失去了一位亲人,北京还有你们的亲人,我是你们的亲人。”
       后来,章革委给温总理写信,告诉总理现在她和孩子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开始努力创造新的生活,请总理放心。章革委没有想到,总理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去信,而且很快亲笔写来了回信。看着两张信纸上那一笔俊秀的毛笔字,章革委感激的热泪再一次长流。
       30亿元的煤矿技改资金
       让人感喟的是,总理与陕西陈家山遇难矿工:家属相拥泪下的情境仍历历在目之际,一场更惨痛的矿难又在辽宁阜新发生,仅隔了一个月时间,山西朔州细水煤矿再次发生特大矿难,65名矿工葬身煤层。如此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政府决心与矿难成因之间内在的尖锐冲突和激烈较量。
       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煤矿特别是国有煤矿特大事故频发,其中2004年10月、11月和2005年2月相继发生在河南郑州大平煤矿、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和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的三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分别造成148人、166人和214人死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中国共发生煤矿事故3639起,造成6027人死亡。
       3月5日上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作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任务。他说:“我们必须认真吸取这些惨痛的教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他表示,2005年中央政府将安排30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的安全技术改造,以切实改善中国的煤炭生产安全状况。他承诺:“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改善煤炭生产安全状况”。
       新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来到政协讨论小组会场时,整个上午的讨论几乎变成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题研讨会。赵铁锤现场拍板,并且马上落实的有两件事:一是强制要求煤矿企业聘请一线生产工人担任安全生产监察员;二是强制实施煤
       矿企业负责人下井跟班制度。
       开足马力“带病生产”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已经升格为部级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总局之下,则增设了专门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这一调整为明确的信号,证明在国家最高管理者心中,不断发生的矿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
       但是,一系列特大矿难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发生,自有其复杂而必然的背景。如果这一背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行政力量的介入可以震慑于一时,却很难使矿难频发的局面有根本的改观。
       这一轮矿难高峰,具备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矿难的主体全部为国有大矿;其二是矿难集中发生在全国性能源紧缺、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之下。这两个特点在矿难中同时显现,更让人对根治矿难的前景,多了一分担忧。
       近年来,我国的各类矿山事故,多发生在私营小矿、小窑。人们在探讨矿难成因时,自然地将矿主的失德和资本的逐利天性,视作促成矿难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政府部门遂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窑,并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支持。政府部门与社会舆论的一个潜在的心理预期是,国有大矿不但具备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而且由“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体,理应在增值、求利的目标之外,具备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对矿工的生命会予以更多的关怀。而连续发生的特大矿难,显然打破了这种预期。在国有资本的,‘国有”与“资本”的两重属性中,其资本属性显然更为本质和强大。
       在能源紧缺、煤价飙升的背景下,国有煤矿开足马;打、“带病生产”,以求迅速获得高额回报,是合乎资本属性和意志的选择。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国有大矿普遍面临着这样的局面:煤价畸低时,没钱用于加强安全生产改造;而到煤炭价格飙升时,又一心陷于有钱快挣的冲动,“没空”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矿难频发的诱因
       长期以来,中国的煤炭企业曾挣扎于微利和亏损的边缘,直到近两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能源需求,煤炭价格因而大幅上扬。在能源严重紧缺的局面下,煤矿企业的超能力生产,不但源于高额利润的经济驱动,促进、保障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政治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驱动很难以安全为理由而受到必要的遏制。不断强化的能源紧缺信号,一方面终于促成煤炭市场突破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使煤炭企业增加了扩产的冲动;同时,始终被定位于国民经济发展之“血液”地位的煤炭生产,也因市场的空前紧缺而再次被强化了其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虽然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已经为突破这一悖谬局面破题,但远水难解近渴。面对二十年一遇的市场机会,煤炭企业几乎全部超负荷生产。
       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资本”不管姓“私”还是姓“公”,都成了中国矿难频发的主要诱因。
       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能源生产领域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专家认为,如果中国能源科技没有新突破,能源紧张状况还将持续,煤矿矿难频发态势将难以控制。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在煤矿业伸把手就能摸到金子。
       巨大的利益让开采者兴奋,相对较高的收入也使矿工们铤而走险。于是,超额的生产、薄弱的安全条件和不完善的制度,便接二连三地引发了矿难、大矿难、特大矿难,许多生命一瞬间便离我们而去。
       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矿难已成为2004年以来,最受社会瞩目、最为沉重的话题之一。有专家建议,只有提高矿工死亡的赔偿标准,增加矿难成本,才能使安全机制真正发挥作用;也有人出主意,让矿长与矿工一起下井作业,生命安危同系一线,安全生产才有“基本保障”……
       惨痛事故频繁发生后,人们关心得更多的不只是矿难本身,而是如何根治这一社会文明的污点,如阿真正体现以人民群众安全幸福为本的执政理念。
       事实上,天下再大的事,也比不上百姓的心事。老百姓关心的开门七件事和总理到井下与矿工一起吃饺子,都是一样的道理。现在我们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其实,使13亿老百姓都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和谐。
       这才是中国矿难与总理的眼泪留给我们最深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