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观点]高增长为何没带来高就业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近年来,我国经济每年增长都在8%以上,世界少见。但是,就业再就业的形势却依然严峻。经济高增长为何没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
       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就业难的基本原因。我国有13亿人口基数很大,对就业是一个长期的压力。从1980年到1999年,全国就业人数净增2.90亿人,相当于世界新增劳动力的33.7%。从1998年开始,又迎来了因往年的生育高峰带来的新一轮就业高峰,“十一五”期间新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较“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多290万人。经济高速增长创造的大量就业岗位,大多被人口增长所抵消。今后两到三年,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而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每年缺口1400万,加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失业者增多是必然的。从统计数据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约还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放缓,所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2000年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平均为68.2%。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为49.5%,印尼为38.9%,泰国为32.2%,而我国还不到30%。近几年来,我国进入了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期,第二产业的比重还会上升,而吸纳劳动力最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企业大量富余人员的释放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从1998年到2003年底,国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累计达到2800多万人,虽然再就业,但在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和资源枯竭城市,也有一部分年龄偏大、缺少专业技能的人进入失业队伍。
       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新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很多企业倾向于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来代替人力劳动,使企业在发展扩大过程中吸纳的劳动办相对少了。过去,一条半自动洗衣机生产线需要70个劳动力,现在只要7个人。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以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增加70万—100万个岗位。
       劳动力供求关系错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内在原因。从然总量供过于求,但在局部行业却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边是有人无事干,一边是有和工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在城市,有30%的岗位找不到人,有20%的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