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床铺的故事
作者:关 邑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江西瑞金慰问“人大支教团”,一个细节,两种截然不同的床铺给了我双重的感动。
       云石山中学的一个女同学将她们宿舍的门打开。这是一间教室改造而成的寝室,但这里绝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宿舍或寝室,它仅仅有寝和宿的作用。因为,它没有吃饭的地方,吃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它没有学习的地方,学习只能在教室;它没有洗漱的地方,洗漱在门外的水管旁;它甚至没有方便的地方,厕所在几十米外的校园一角。
       因此,这所用作住宿的教室里几乎仅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床铺。不是一般意义的床铺,而是周围一大圈,中间一长排的双层大通铺。
       但你知道每个这样的教室睡多少个学生吗?我粗粗数了一下,共有五十来个床铺。我说,五十多人吧?但得到的答案是:一百三十多个孩子,容纳两个班的孩子,每一个铺位上将躺着两三个孩子。
       我一下子惊呆了。我不知道,到了晚上,孩子们将是如何睡觉的。
       其实,云石山中学的床铺看上去还算整齐洁净。而我们在老区、原中央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的叶坪乡的叶坪中学,看到的也是这样差不多的教室性的宿舍,每个房间容纳八九十人。但那里靠近厕所,蚊蝇满天飞,加之宿舍窗户破裂,寒风肆无忌惮地穿越着……
       而在云石山中学内相距百十米的地方,是支教教师的宿舍,我们看了女教师阎诣和董青的房间。这里不仅基本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宿舍,而且有两张宽敞的大床,床上有舒适的软垫,垫上有漂亮的床单,以及松软的枕头和暖和的棉被。房内还有充实的书架、摆满学生作业的书桌,还有一个脸盆架,上面除了脸盆、毛巾、肥皂以及一些简单的化妆品,还挂着一面精巧的镜子。另外,墙上还贴有很富有个性的卡通画,让整个房间都透着一股女孩子文静、雅致、聪慧的气息。
       这里显然温馨得多,甚至显得有些奢侈,可这也是支教教师们应该得到的休息之所。而且,这里可能与她们在城里生活的地方,或者与她们生活在父母羽翼之下的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这里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学生住宿的地方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真可说是天壤之别。
       突然,我又发现了一点问题:在两张大床之间,上方有一根铁丝,中间拉上了一幅帘子,将房间隔成两个空间。难道两个看上去像姐妹一样的阎诣和董青,关上门之后还有什么矛盾?不对,我又看见,靠门的这张大床有两个枕头、两床被子。
       带着疑问,我只有问当事人。阎诣和董青的回答却让我更加惊讶了。
       原来,靠门的这张大床才是她们两人共同就寝的地方,而里面靠窗户的另一张大床,则是一张常备的病床。这里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较差、身体较弱、抵抗力不强,常常容易感冒发烧生病。而这些孩子都将学习看得很重,不愿意因为头疼脑热就回家休息,并且家里的条件未必就好。但她们住在大通铺中,常常是一人感冒,就会传染半个班。
       从北京来支教的董青和阎诣一商量,就将学校提供给她们的卧室的一张床腾出来,作为生病学生的临时病床。常常不止一个孩子同时在这张床上休息。阎诣和董青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老师和大姐姐,还常常是护士、保姆。在这里休息的孩子们,不仅病情会很快好转,而且也不会耽误了学习。
       阎诣和董青知道,虽然这样睡,肯定没有一个人一个大床那样舒服,但她们俩的感情却比亲姐妹还亲;虽然这样睡,自己更容易染上感冒,但她们善良的胸怀,能够抵御一切病毒的袭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床铺。这样的床铺,安睡的是美好善良的心灵。
       (李东辉摘自2005年5月14日《人民日报》,马建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