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在国外不能说“不”的事
作者:张田勘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入境问禁,入乡陋俗”,在国外住了一段时间,慢慢知道了有许多事是不能说“不”的。这第一类不能说“不”的事,就是对慈善事情不能说“不”。
       为了就学方便,我一到开普敦就租住在开普敦大学附近。慢慢便发现离住处不远有一个二手书店。由于靠近大学和文化区,这个旧书店的生意很看好。拿书到这里捐赠和到这里买书的人大部分都是学生和教师。这个书店同时向顾客说明,他们经营这个旧书店的目的是为慈善事业捐款,他们将定期把所得的款项送到教堂或由他们分发给穷人尤其是黑人。当然这个书店也吸引了不少志愿者来服务,通常是一些老年人。
       国外的书价一般是国内书价的5至10倍,由于囊中羞涩,这个二手书店就成了我买书和读书的好地方。一次,我发现了一本名为《图解南非》的旧书,精美的图片和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吸引了我。一看出版时间,是1991年版,这根本就不算是旧书,再看扉页上的减价价格才20兰特(Rand,南非货币,1兰特约兑换2元人民币),是该书原价的十分之一。我不由得产生了买下这本书的冲动。一见我准备付款买书,认识我的书店负责人——一位中年白人妇女笑容可掬地迎上来,“你好,选好这本书了?”“是的。”我说。“这本书不错。对于外国人了解南非是一本极好的书,你买它最合适了。”负责人趁机向我推销。
       根据我上一次买书以及在国内买东西的经验,我想再砍砍价。因为上一次在这里,买一本书时发现中间有几页破损和缺失,负责人主动在已经减价的基础上又打了一些折扣卖给我。我便问:“这本书能不能再打一点折卖给我?”负责人的笑容慢慢消失了,一脸严肃地说:“很抱歉,先生,你常到我们这里来,应该知道我们不是牟利的商人,我们从事的是慈善事情,是为穷人募集钱。你可能也知道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而且我们订的价格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我尴尬极了,以极慢极小的声音解释道:“对不起,我只是觉得这本书封面太破旧了一些………‘这个没关系,有许多人都会买的,即使是价格再高一些,为了支持慈善事业,大家都会买的。而且你看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志愿者,不领任何报酬的。”我再也无法讨价还价了,用眼光一扫周围,发现几乎书店里的人都在盯着我,有些人的眼光里分明带着些许讥笑和鄙夷。我如芒刺在背,匆匆付完款,离开了书店。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在国外慈善事业是非常崇高的,不能对它说“不”或讨价还价。后来经历的一些事情更加深了这一认识。我在一家印度人开的餐馆打过工。老板脸上总是笑嘻嘻的,但对打工者却相当吝啬。每小时只付给我4个兰特,这是开普敦最低的打工工资了。原因在于我没有工作许可证。南非政府由于国内较高的失业率而严格禁止外国人工作,除非你获得工作许可证,但这非常难,我们老师就常开玩笑说,要获得工作许可证除非你是曼德拉。而一旦警察查获打黑工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即遣返回国。老板抓住我们打黑工的惊颤心理,便一个劲地下压工资,可是这样一个吝啬而狡猾的人有时也让我肃然起敬。
       6月初的一天,我打工干了一晚上的杂活,没有一个顾客光临餐馆。老板已决定关门了。这时来了一个黑人,对老板说他非常饿,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而且他还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当时在想,老板一整天都没开张,在这之前还不断地对我说,今天真糟糕,一点钱也没赚到,他可能不会给这个要饭者食物了,而且他也没有陈旧的食物给要饭者。令我吃惊的是他犹豫了一会儿,居然让我盛了一些当天才做好的米饭和蔬菜给那要饭者。那一刻我真感动,而且非常高兴。自叹道,老板还有这样的举动,足见在行善上南非人是比较看重自己的形象和名声的。
       我回国前又另找了一处房子租住。住下来后发现来这里要饭要钱的人比较多。刚开始只要房东不在家,对上门来要饭的我都心怀戒心,把门开一个缝说一声主人不在家就完了。因为南非治安相当不好,抢劫、偷盗、凶杀到处都是。但只要老太太在家,通常她都会满足乞讨者的要求,哪怕是几片面包,尽管她并不宽裕。后来才知道房东老太太心地善良在她所在的社区是远近闻名的。在房东的感召下,如果她不在家,遇到上门要饭的,我也会给他们一点食物或零钱的。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我都要事后对房东说,很抱歉,我给人的东西太少。而房东总是笑眯眯地回答我:“没关系,只要你帮助了别人,哪怕是一丁点,上帝也会保佑你的。因为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他知道你做的每一件事。”我就大笑,我知道房东老太太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总是不失时机地劝我做一个基督徒,信奉上帝。
       在国外的经历强化了我这样一种观念,在生活中对慈善事情永远都不要说“不”,只要确信你的捐出是真的给予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且哪怕是一点点。
       (李永金、向守斌摘自《辽宁青年》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