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从传统节日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作者:何星亮

《民族研究》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本文以阴阳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为分析工具,以端午节礼俗和传说为主要分析内容,探讨传统节日形成的内在因素,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和思维模式,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中国人不仅追求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中国的端午节是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端午节是流。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都与阴阳五行对立转换思维结构密切相关。
       关键词:和谐理念 端午礼俗 阴阳五行
       一、引言
       传统节日属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节日即属于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这一大类。
       中国传统节日源流久远,有的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天中节”等,南方民间多称“五月节”。据文献记载,端午节早在先秦时代便已存在,历时二千多年,可见其源流久远。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均衡和谐”,它包含三个系统的和谐,即社会系统的和谐、个人系统的和谐和自然系统的和谐。
       社会系统的和谐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人与自己所属的社会组织的和谐;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是个人与亲属、朋友、邻里、同事、上下级之间的和谐。
       个体系统的和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和谐,即人体阴阳、寒热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中医的阴阳理论等;一是心理的和谐,即调节心理平衡的各种信仰和机制。
       自然系统的和谐包括两方面:生物的和谐与物质的和谐。生物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分注重保护生态平衡。物质的和谐主要是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本身的和谐,如昼夜与太阳的和谐,水和火的均衡和谐等。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和谐,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自然界不和谐,就会灾害频发,社会动荡,国无宁日。因此,中国人不仅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自然界内部的和谐。
       本文从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出发,以二元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为分析工具,以端午节礼俗和传说为主要分析内容,探讨传统节日内在的原因,分析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说明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
       二、端午与夏至
       研究端午节的形成和变迁,必须熟悉与端午密切相关的夏至。只有弄清端午与夏至的关系,才可能探讨端午的各种礼俗。
       (一)太阳历的端午与夏至
       笔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使用十月太阳历的时代,夏至日与端午节日期是重合的。改用阴阳历(即夏历)以后,尤其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之后,端午节才与夏至分离。
       历法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叫阳历,其中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等;一类叫阴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现在还使用的夏历以及藏历等。
       一般认为,阴阳历始于商代。卜辞中有关于闰月的记载,表明添加闰月的阴阳历在商代便已存在。不少学者还认为,中国人除了使用阴阳历外,还使用过太阳历。有些学者根据《夏小正》中的记载,认为夏代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其中刘尧汉和陈久金的论证最详,他们把《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阳历做了对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一个月分为三十六天,剩余的几天放在年终,作为过年日,平年为五天,闰年为六天,不计在月内,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是后人添加的,并列举了许多证据加以证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杨尚奎充分肯定彝族十月太阳历的重要意义,认为运用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法可以合理破解古籍中的许多难解之谜。一些天文学家也认为夏历是“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
       从人类早期历史来看,太阳崇拜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现象。人们凭直感认识到,太阳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很大,还认识到,节气变化与太阳密切相关。因此,最早的节气也就是根据太阳运转而形成的节气。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最早的历法无疑也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太阳历。而且,十月太阳历较十二月的阴阳历要简单一些,也易于记忆和测算。此外,无论是十月太阳历还是十二月的太阳历,一年中的各个节气都固定在某日,年年如此,简单易记,如夏至日每年都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冬至日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
       史载,彝族是汉代羌人的后裔,而汉代羌人又是炎帝姜姓部落集团的后裔,因此,彝族所保留的太阳历无疑是古羌戎人的历法。传说炎帝是中国农业的创始人,他发明了种植农作物,发明了刀耕火种,发明了农具,也发明了陶器和医学等,对中国文明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生产十分需要历法,历法首先在农业民族中形成应不容怀疑。此外,炎帝又被奉为太阳神或火神。因此,太阳历由炎帝所属的古羌人部落集团首先发明使用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古羌人后来大部分融入华夏族中,太阳历为整个华夏族共同使用。
       根据现行的公历,夏至一般出现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而端午日期则每年不一。十九年七闰,是阴阳历的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端午最早可以出现在公历5月28日前后,如1990年和1971年;最晚则可出现在6月25日前后,如2001年。
       太阳历以什么时候为岁首,则各有不同。在古代欧洲,一般都以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冬至后三天为圣诞节。如果以1月1日为十月太阳历的1月1日,则夏至在十月太阳历的5月29日或30日。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是在大寒节气期间过新年,大寒一般在1月20日或21日,若以1月20日计算,另加5日过年日,则十月太阳历的1月1日为公历的1月25日。依此推算,夏至日(公历6月21日或22日)正好在彝族十月太阳历的5月4日或5日,与端午节日期正好重合。也就是说,在十月太阳历的时代,端午节即夏至节。
       (二)端午与夏至的分离
       阴阳历代替太阳历后,端午与夏至便开始分离。由于阴阳历设有闰月,每年的夏至日均不相同。如2000年的夏至日为五月二十日,2003年为五月二十三日,2006年为五月二十六日,2007年为五月初八日。大多数年份的夏至日都在五月中下旬,与端午日期相隔较远。
       端午虽与夏至分离,但五月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的习俗仍被保留下来。民间的夏至节,通常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即从五月五日起,至五月二十日止。不少地区和民族都定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要举行祭祀活动。是日有雨,农民们喜称“分龙雨”,是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征兆。
       据上,在先秦时代十月太阳历中,端午与夏至为同一。由此也可说明,中国的端午祭祀源流久远,可能在炎黄时代便已存在。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端午习俗都是起源于中国。
       三、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端午节源于夏至。要回答民间为什么把端午节定为第二大传统节日,首先必须熟悉夏至这一节气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冬至和夏至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气
       夏至与冬至节气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就已经出现。古籍中所说的五月“时有养日”,即指白昼最长的夏至日;十月“时有养夜”,即指黑夜最长的冬至日。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没有异议。
       许多实行太阳历的民族,一般都以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古代的欧洲民族,在冬至和夏至都要举行篝火会,也就是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火祭。弗雷泽曾列举三点论据予以说明:首先,圣诞节原是“太阳诞生节……在圣诞节民间庆祝活动中占突出地位的圣诞柴(篝火——引者注),原是为了帮助在仲冬出生的太阳再点燃它似乎逐渐熄下去的火光”。其次,“某些篝火节不仅在日期上表现出有意摹仿太阳,在纪念的方式上也表现出有意摹仿太阳”。再次,较早的时候,篝火节火种“很可能是普遍地用摩擦两片木头取火的。有些地方至今在复活节和仲夏节还用这种办法取火……而净火永远是用木头摩擦取火,有时用轮子旋转取火”。其取火种的方式有如中国古籍中所说的冬至“钻燧取火”。
       据史籍记述,在古代,冬至节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时期,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魏晋时期,冬至过节习俗如同春节。直至现在,许多地区还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过节习俗也可能是先秦时代以冬至为岁首的新年习俗的遗留。
       (二)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与阴阳对立结构
       冬至和夏至都是与太阳密切相关的节气,由于太阳与火在物质上相关联,因此,在早期,世界各民族均以火来祭祀。弗雷泽指出,欧洲“两个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篝火节的日期多少与夏至和冬至恰好一致……这种时间的相符不可能纯粹是偶然的巧合”。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对此进行说明。
       在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结构中,对立统一、对立转换的二元思维结构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阴阳五行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阴阳五行观念在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地用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甚至成为规定人们行为的规范,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宗教、医学、伦理、军事、天文、历法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也一样,受阴阳观念影响很大,祭祀习俗完全相反,具体表现在两点上:一是祭祀地点和祭祀对象相反,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二是祭祀物相反,冬至钻燧改火,夏至则浚井改水。《后汉书·礼仪中》记载:“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钻燧改火云。”
       我们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到夏至与冬至祭祀习俗的不同。冬至为:天神——圜丘——火——改火(更换新火);夏至为:地神——方丘——水——改水(更换新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完全对立的结构关系呢?笔者认为,这与阴阳五行的对立结构有关。在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前,中国人也许和古代欧洲人一样,冬至和夏至均用火祭。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后,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才有所不同,并按阴阳五行观念来安排祭祀。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两者相辅相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说认为,阴阳支配万事万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或是人类自身,阴阳和谐便平安吉祥,阴阳不调便会发生天灾人祸。较重要的节日都是重要季节转换时间,端午节之所以在夏至期间,是因为夏至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身运转的关系,太阳光照射大地的位置也不相同。太阳出没的迟早,昼夜的长短,光热的强弱,随四季而各有不同,从而形成气候的变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二分、二至。夏至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而春分和秋分则一样,昼夜长短一致。由于太阳的变化对人类影响极大,尤其是冬至和夏至,太阳在两至中完全相反,因此格外受到重视。
       冬至与夏至不仅昼夜长短截然相反,而且气候和相关灾害也正好相反,冬至与寒冷和雪灾相关联,夏至与酷暑和水灾相关联。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春分和秋分期间;气候较好,自然灾害较少,人患病和被虫蛇伤害也少,这是因为春分和秋分昼夜长短均衡的原因。而冬至和夏至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是由自然界阴阳不调,昼夜长短差异很大造成的。因而,冬至和夏至是不正常的节气,是“阴阳争”和阴阳冲突的节气,是危险和不吉的节气。
       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成为历朝帝王重要的祭祀仪式。冬至祭天在南郊,夏至祭地在北郊。阳为天,阴为地。夏至虽阳气达到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虽然阴气达到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之所以要祭天,因为冬至阳光微弱而短暂,是阳衰阴盛的节气,必须以阳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加强阳的力量,改变阳衰阴盛的结构,使之阴阳均衡。我国古代有冬至燔柴祭日的习俗,以“迎长日之至”。其祭祀习俗可能与印第安人、印加人和欧洲人在冬至举行加强太阳力量的巫术仪式类似。而夏至正相反,必须以阴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增强阴的力量,改变阳盛阴衰的结构,使之阴阳调和,古代帝王在有水的“方泽”举行祭祀仪式。端午节期间,要举行很多水上活动,如龙舟竞渡等。南方许多地区在端午节午时(正午)到水井打新水,更换家中水缸中的食用水等习俗,其目的是增强阴性的力量,祈求阴阳调和。
       夏至之所以受古代中国人的特别重视,除了日长夜短和天气炎热等自然现象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一,夏至之后,各种自然灾害较多,尤其是水旱灾害。雨多成涝,雨少成旱,对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五月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是决定一年丰歉的时候。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人十分希望风调雨顺。端午节和夏至或分龙日期间各地举行的龙舟竞渡和各种求雨仪式,其最初的主要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祈求五谷丰登。其二,夏至期间,由于季节转换,气候对人体影响很大,人们容易生各种疾病。蛇、蚊虫等动物也于夏至后开始活跃,对人体伤害很大。因此,古代中国人把仲夏之月称为“恶月”。端午和夏至日的祭祀活动大多与“水”等阴性事物相关,具有明显的扶阴抑阳以及辟虫、解毒、禳祓的用意。
       总之,从阴阳五行的结构关系来看,冬至与夏至祭祀的事物均与阴阳有关。冬至是阴盛阳生的节气,祭祀的事物均与阳性事物相关,祭祀对象为天和太阳,祭坛为圜丘,祭祀方位在南郊,以火从之;夏至是阳盛阴生的节气,祭祀的事物均与阴性有关,祭祀对象为地,祭坛为方泽,祭祀方位为北郊,以水从之。
       
       四、端午日期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据清人赵翼考证,两汉时端午节并不是在五月五日,而是五月内第一个午日。“大约魏晋以后,渐感干支记日不便记忆,改用数字代替,于是上巳更定在三月三日,端午更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一名,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
       如前所述,在使用太阳历的时期,端午节日期与夏至日重合。使用阴阳历以后,端午日期与夏至分离。无论十二支纪日,还是数字纪日,都是月、日相重。我国古代的一些重大节日,往往是月、日相重的,且以单数为主,如一月一日的春节,三月三日的上巳节,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七月七日的七夕节,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代中国人对节日的日期十分重视;并非随意选择,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首先,需要从中国古代以阴阳为基础的数字观念来分析。古代中国人认为单数为阳为天,偶数为阴为地。《易·系辞上》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是说单数为天,偶数为地。又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所谓“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即指1、3、5、7、9五个单数相加之和为25,2、4、6、8、10五个偶数相加之和为30。
       十天干分阴阳,五个天干为阳,五个天干为阴;十二地支也分阴阳,六个地支为阳,六个地支为阴。古代中国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合万物生”,“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事万物中的两种事物,凡一阴一阳者,便和谐均衡;均为阴或均为阳者,就不和谐,不均衡。例如,十二生肖相合相冲也完全是根据阴阳结构规则人为地编排形成的。在十二生肖中,以趾的单数或双数作为阳阴的对应物,单趾动物为阳,双趾动物为阴。所以,“六冲”、“六合”完全是根据阴阳学说人为地编排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阴阳结构在占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笔者家乡——广东兴宁客家地区,巫师卜卦的工具通常是两瓣贝壳或两个旧铜钱。卜卦时,如果是一阴一阳,则吉;如果两个皆为阴或皆为阳,则不吉。通常是卜三次,如果三次都是一阴一阳,则大吉。一阴一阳表示阴阳调和,象征和谐吉利;两个阴或两个阳象征阴阳不调,象征冲突和不吉。
       根据阴阳五行说,五月五日的月和日都是单数,均属阳性,有月和日。而“重午”也一样,就是月、日均为“午”。午是阳性,“重午”就是月、日均为阳性,象征阴阳不调。因此,无论是“重五”还是“重午”,都是月、日均为阳性,同性相斥,象征冲突与不和谐,是需要祭祀和辟邪、驱邪、祛恶的日子。从史料和民间习俗来看,五月被认为是“恶月”,是不吉之月,出生于五月五日之人也被认为是不吉之人。其他节日如正月初一、三月三上巳节和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也一样,其原本意义是不吉之日,是清洁身体、祓除秽气、躲避瘟灾的日子。春节放鞭炮的原意就是为了驱鬼逐邪。
       五、端午习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在传统节日的礼俗中,往往有许多祈求吉祥和谐的法物、祭品和活动。从这些礼俗中也可窥见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一)端午法物
       在端午节日期间,有不少旨在禳除邪祟的物品,通称“法物”。
       古人认为,端午节期间,众毒并生,百病丛生,并认为这是妖邪作祟所致。为确保生命安全,便以各种法物除之,其中,符咒是最普遍的一种法物。直至近现代,在许多地区,家家户户还都在在门口悬挂艾草、菖蒲和香草等,在臂上系彩丝、身上佩带绣花的香荷包和小角粽、沉香泥印制的香饼和檀香木雕刻的饰物,用苍术、白术、芸香等烧烟熏屋除疫,在小孩耳、鼻、额上抹雄黄,合家吃雄黄酒、蒜子煮苋菜等。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习俗。比如说,大部分白族在端午节时,一般都要吃雄黄酒,包粽子,挂艾草菖蒲于门上,用百草煎水给孩子洗澡。苗族在端午节期间,要在门外挂菖蒲和艾叶,也有以艾叶扎一只狗形挂在门外的。彝族过端午节,虽与汉族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不完全相同,但各家也都要喝雄黄酒。喝雄黄酒被认为可以避鬼邪,喝前还要先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额上点一下。
       在传统的端午节法物中,有一些与“五”有关的较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五彩丝、五色缕(五色丝线)、五色缯(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汉代以后,有系五色丝、五色缕的习俗。五色缕又名长命缕、续命缕等,有的则称“宛转绳”、“合欢结”。名称虽异,但都是以五色丝缠臂,或以五色丝结成人像系于臂上,目的是辟邪驱瘟。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直至近现代,北方地区还可发现这一习俗。
       在一些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现象。如纳西族在端午节时,长辈要给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称“续命线”。男孩绕左腕,女孩绕右腕。续命线需戴一个多月的时间,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节最后一天才解下烧掉。有些地方的纳西族小孩脚上也要缠彩线。甚至当年新下的小马驹、小牛等也在脖子上缠线或垂穗。“据称其目的是防止虫蛇伤害,去邪保平安健壮成长。”
       彝族也有这一习俗,端午节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都用红黄色丝线拴在手腕和脚腕上,这样可保手脚不受伤痛。直至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才把端午节拴在全家人手上的五色线烧掉,意为烧除各种疾病。
       五色缯又称“五彩缯”,与五色丝、五色缕不同。五色缯为帛,而非丝。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4中记载:“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卷4中称:“五月五日,集五彩缯,谓之辟兵(辟瘟鬼);合五色丝,系之臂,谓之续命。”文中把五色缯与五色丝分别很清楚,二者各有其功能。五色缯通常缀于胸前以驱邪,或挂于户牖帐屏之间辟瘟。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卷8中称:“今世端午以五彩缯篆符,以相问遗,亦以置户牖帐屏之间。”
       符咒是古代普遍流行的镇恶驱邪的法物。在端午节期间,不少地区使用符咒,主要是五色桃印符、五毒符、五时图、五时花等。
       五色桃印符是盖有桃印的五色符咒。五色书文,挂或贴在门户上,以驱鬼逐魔。《后汉书·礼仪中》记:“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五毒符出现较晚,是唐宋后才出现的。关于五毒符,清人秦嘉谟在《月令粹编》中记:“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之,刊布家户,帖之禳毒虫。”五毒符原是农民对付五谷害虫的符咒,想必很是灵验,于是推广至端午。明人吕种玉在《言鲭》卷2称:“今俗以端午日作五毒符与小儿佩之,以辟诸毒。”两书均记述各画一针“刺虫”,乃模拟巫术。
       五时图和五时花也属符咒之列。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1中记:北朝妇人“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施帐之上”。清人高士奇在《续编珠》卷1中记述:“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傅墨卿诗百炼鉴,从江上铸五时花向帐前。”
       
       在以上所列史料中,与端午或夏至习俗相关的法物有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五色桃印、五毒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为什么要取“五色”、“五彩”、“五时”等与“五”有关的事物呢?
       其一,“五色”、“五彩”等并非取其缤纷悦目之意,这里的“五”无疑是象征五行,指五方五土,以辟五方之瘟鬼和邪气。
       其二,象征五行相生相克。五行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事物相生相克,同时存在才得以平衡。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均需要具有五行因素的相互均衡,才能维持均衡和谐的状态,假如缺少其中一个因素,就失去均衡,使个人或社会处于危机和不稳定状态。例如,在传统社会,个人寻求五行因素的均衡,主要是寻求个人姓名与五行因素(金、木、水、火、土)的均衡,也就是采取象征的外在形式,即在个人的名字上加上所缺的因素。如个人的五行因素中缺木者,取带有“木”的字为名;若缺水,则取带有“水”的字为名;其他金、火、土亦同。
       其三,象征灭五方之虫害。夏至后,各类虫蛇十分活跃,有些害虫蚕食五谷作物,有些则螫人致病甚至致死。为防止毒虫危害作物和人,世人拿五种害虫做代表,象征五方,并照依“似因生似果”的模拟法术原理,作为符咒,画针刺五种毒虫图案作为符咒,便可直接消灭虫害,或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其四,数字“五”在五行中属于“土”,因为在五行的象征系统中,1-10的数字也分别赋予五行属性: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而端午和夏至主要是祭地、祭土的节日,以五彩丝、五色缕、五色桃印、五时图和五时花等作为象征物或辟邪,也完全符合五行的要求。
       (二)端午食品
       传统节日中有许多食品,看起来很一般,其实却有深刻的含义,从不少祭品和食品中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祈求均衡和谐的理念。
       粽子是端午节最普通的食品。粽子古称角黍,得名于牛角形,上古有以牛角装酒食祭祖之俗。据古人说法,角黍之所以要包以菰叶,盖取义于“阴”。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就是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_和,风调雨顺的愿望。不少古籍均提及“阴阳包裹”。如《齐民要术》卷9和《太平御览》卷851引《风土记》记述,称粽子是“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也”。其他古籍也有类似的记载。
       粽子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和冬至节的馄饨(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均为内肉外皮,象征阳内阴外、阴阳和合包裹之象。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各种祭品和食物,均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端午和夏至古有食龟习俗,《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节日又煑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甲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天中记》卷5引《风土记》亦云:“煑肥龟极烂,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殖龟。……龟,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取以赞时也。”端午之所以食龟,一方面是龟生活于水中,是阴性动物;另一方面,龟头象征阳性,龟甲象征阴性,与粽子一样,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也象征人们祈求阴阳调和。端午与夏至期间,正是阳气盛极之时,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换的临界点,正与“赞时”一语相合。
       古代端午节有吃鸭子的习俗。《初学记》卷4引《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艺文类聚》卷4、《资暇集》卷中、《靖康缃素杂记》卷5、《说郛》卷14、《天中记》卷5,所引亦同。鹜为家鸭、野鸭。李白《送崔度还吴》诗中有“鸡鹜轻贱君”句,此“鸡鹜”即指家鸭;陆游《夜兴》诗中有“浩浩醉歌群鹜起”句,“群鹜”是指野鸭。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鸭子、吃咸鸭蛋的习俗。
       在杭州西湖的赛龙舟活动中,还有抢鸭子、钱等习俗,即把鸭、钱等物件放入水中,鸭子会四处游,以躲避人追,钱币则是入水即沉,二者都很难抢到。在福建厦门一带,端午节至今还要举行抢鸭子的比赛。土家族也有划龙舟、甩鸭子、抢鸭子的习俗。
       为什么端午节会有这样的习俗呢?这与古代的阴阳观念有关。如前所述,端午节要祭地、祭水,必须用阴性的祭品来祭祀,禽类脚爪为四爪,为偶数,根据古人的分类观念,偶爪类动物属阴性动物。再者,鸭子是水上动物,水中动物一般都被视为阴性动物。
       另外,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这一说法无疑是后人附会之辞。冬至吃狗肉与冬至祭祀有关,一是狗的脚趾为五趾,为单数,为阳性动物;二是狗象征男性。《国语·越语》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韦昭注:“犬,阳畜,知择人;豚,主内,阴类也。”如前所述,冬至是阳性节日,是祭天祭太阳的日子,所以以狗肉祭祀也符合阴阳观念。
       六、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中国的端午节源远流长,在夏代或夏代之前便已存在。中国端午节是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端午节是流。端午节传到相邻国家和地区之后,与当地的文化整合,形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端午节。在使用太阳历的时代,中国的端午节与夏至为同一天。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即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和谐,如昼夜与太阳的和谐等。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只有得到自然界的和谐,才可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自然界不和谐,就会灾害频繁,民不聊生。
       第三,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思维结构,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既是对立的,也是可以转换的。如前所述,冬至是阴盛阳生之时,而夏至是阳盛阴生之时,阴阳这一对结构是不断转换的。从端午的各种法物和祭品来看,五行既相生相克,又相互转换。这与人类学结构学派的奠基人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Levy-strauss)提出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在《历史之岛》等有关历史人类学的著述中,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以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静态结构观进行了批评,提出文化的结构转型观,指出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的静态结构观是一种纯粹的共时状态,是一套相互对立的,因而也是互相界定的,处于同时性层面的诸多符号之间的关系。而结构具有一种内在的历时性,它存在于“种种基本形式的文化生活”中变动不居的关系里,是一种生成性的展示过程。任何文化秩序中都存在诸多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包括自相矛盾的可能性,但并不存在列维-斯特劳斯所言的固定的对称关系。
       第四,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都与阴阳五行观念密切相关。“重午”和“重五”作为节日日期,既是特殊的日子,也是不和谐、不吉祥的日子,是需要祭祀的日子。冬至祭祀与“阳/天/圜丘/南郊/火/德”相关联,夏至祭祀与“阴/地/方泽/北郊/水/刑”相关联。在传统的端午习俗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水”。各民族中的龙舟竞渡、抢鸭子等水上活动主要是祭水。水是阴性物质,是端午节的象征物。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许多物品,如五彩丝、五色缕、五以缯、五色桃印、五毒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象征五行相生相克,目的在于驱魔避害,以求平安。端午节的粽子和龟肉象征阴阳相裹、阴阳和合。鸭子是阴性动物,端午吃鸭子和咸鸭蛋,其目的是加强阴性的力量,促进阴阳和谐。
       第五,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糟粕的成分,也有精华的部分;既有迷信的因素,也有科学的成分;既有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因素。对此,应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
       责任编辑 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