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语言文学研究]谈谈地方戏的语言研究
作者:王艺玲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地方戏;语言;戏曲;研究价值;生态保护
       (摘要]由于专业的限制,理念的缺失,认识上的不足,无论戏曲学还是语言学都较少涉及她方戏的语言这一领域,这对地方戏的发展极为不利。地方戏的语言基础是方言,地方戏依字行腔,其唱腔和道白的语言基础是地域方言,研究地方戏的语言既有语言学价值,也有戏曲学价值。保护地方戏的语言生态对于地方戏剧种的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6-0078-03
       语言是地方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的唱腔、唱词、道白都与原生地或流行地的地域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保护地方戏曲若不研究其语言、保护其语言生态,这样的研究是不科学的,这样的保护是治标不治本的。
       一、地方戏的语言学价值
       地方戏腔系剧种大都孕育于民间,滋生于乡村,创作演出者来自社会下层,其剧种从声腔到语言都充满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这一点正是其语言学价值所在。
       汉语发展变化的规律应是世代汉族人口头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然而,从古代至近代这段历史的汉语及汉语史研究,不得不借助书面语。由于封建社会普通民众得不到识字受教育的机会,而文人写作又因文言一统天下很难找到反映某个时代口语状况的语料。而地方戏的声腔是“依字行腔”,其剧本大都是方言土语编成,由于其演出范围大都在原生地及交界处,其语言也保留了原生地的口语特色,正如《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所言,“语言通俗是戏曲俗文化品格的重要表征。古代戏曲的唱词和宾白多数是用白话写成,口语化是其鲜明的特点。为了突出俗文化的品格,招揽看客,不少剧种还热衷于使用方言俗语。”地方戏的口语化与方言土语,是语言学难得的极具研究价值的珍贵语料。笔者认为,地方戏语言研究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补充。前文说过,汉语史的总结应以口语为主,学者们努力寻找口语性较强的语料,却没有意识到地方戏保留口头语言的价值。因此,地方戏曲的语言研究对汉语史的研究是重要补充。举一个极小的例子。在现代汉语中,“乔”这个字除了姓氏以外已不单用,只作为一个语素保留在“乔装打扮”等熟语中,那么,“乔”是什么意思,由于其来源古老,古籍中很难找到单独使用的用例,“汉剧的长沙班称角色们的身段动作谓之‘乔’”,与“装”同义,“乔”的意思得以明确。所以我们说,地方戏的语言由于剧目等原因,比实际口语保守,可作为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2.是方言研究的宝贵资料。地方戏曲中的方言成分比口语保守,方言口语中已经不复存在的成分,往往l仍顽强保留在地方戏曲中。譬如,五音戏《聊斋俚曲》的音韵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清代淄博方音,甚而山东中部地区的方音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发展状况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资料,而五音戏的音韵研究正好可以看到“俚曲时代”到现代汉语初期发展变化的轨迹。
       有关词汇语法的研究也同样。比如,通过五音戏词汇状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方言词与共同语词汇在由古代的单音节词向现代的双音节词的发展过程中并不同步,方言要落后于共同语,很多词的词序、词义、语用域也与共同语有别。
       3.是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地方戏虽用方言土语演唱,但并不与当地口语完全一致,这期间有受共同语的影响而求雅的倾向,有戏文的传承,有文字的限制(方言土语有音无字),还有受流传地区语言文化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地方戏语言的性质不是纯粹的方言,而是社会方言。例如,京剧由徽剧、汉剧等地方戏发展成为“国戏”,传统京剧的韵白有人说是湖北音,有人说是中州音,但不是纯正的北京音这是大家的普遍感受。
       由于京剧在全国范围盛行,对很多地方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淄博的五音戏以及与五音戏同源的肘鼓子声腔系统也都受到影响,其道白模仿京剧道白的吐字拖腔方式,从而使其有声语言呈现出地方戏特有的一种面貌。
       地方戏剧目在编创过程中大量借鉴传奇、杂剧等剧本,这些剧本大都是北方官话写成,因此,在地方戏中大量使用全国一致的书面语,客观上对于推广官话,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历史事件被大量写入地方戏,这对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在民众中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地方戏语言研究的戏曲学价值
       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在这四个要素中,“唱”、“念”都与语言有关,戏曲的“声腔”或“唱腔”之谓便是对戏曲音乐和语音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认同。“京腔”、“秦腔”等是对戏曲声乐的地域特色的概括,其实质是地域语言的语音特色,所以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的产生都是由于方言的歧异产生的,笔者认为地方戏语言研究的戏曲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戏曲史研究的重要途径。地方戏的差异虽然表现在舞台艺术、文学形式等各个方面,但主要的差别是声腔的不同。当一种地方戏曲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时,由于方言不同,字间调值不同,从而造成了声腔的变异。如,昆山戏在南方因地域的差异形成多种地方戏曲声腔,北方方言虽然内部差异较小,但分歧仍然存在。例如山东境内土生土长的肘鼓子声腔系统,源于山东的鲁南地区,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方言和地方音乐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声腔系统,因流布地域的方言差异而产生了不同流派,这些流派的分布与方言的分布在地域上基本上是重合的。因此我们说通过方言研究可追溯戏曲的流变,方言研究应是戏曲史研究不应忽视的一条途径。此外,戏曲唱自、韵白中的用韵特点、以及方言区特有的词汇、语法现象也是戏曲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2.是戏曲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有其独特的戏曲美学特征。这些特征与语言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依字行腔”是戏曲声腔美的基本要求。
       第二,字正腔圆是戏曲吐字传声的美学要求。
       第三,“五音”、“四呼”、“尖团”、“喷El"等戏曲发音的一系列原则,如果我们了解语言学的常识,无论对演员、观众、还是戏曲评论者演唱、欣赏、评价戏曲都会大有裨益。
       3.是戏曲编剧、创腔的重要依据。地方戏曲的语言基础是方言,其剧本的编创、音乐的编配都离不开方言的特点。就剧本而言,唱白、韵自的编写大都依据十三辙,而十三辙的语音基础是方音而不是普通话。例如,“角”,在淄博的五音戏唱白中押发花辙,念“jia”,
       例:骑着毛驴走漫洼,
       抬起头来四下撒。
       秫秫带着红缨帽,
       芝麻头上挂白花。
       谷子弯腰点头笑,
       玉米赛过大豆角。
       再如,淄博的五音戏传统剧目中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形容词。例:
       
       黑天模糊的 皮迷撒气的(撒娇的样子) 滚瓜溜熟的
       叫叫呱呱 热呼拉 大热火天 黑打拉乎
       方言的这些特色是剧本语言增强地方特色和生动性的不可忽视的要素。
       就地方戏的声腔音乐的编配而言,如果作曲了解方音的特征特别是声调及其调值,其所编创的戏曲音乐才能体现地方戏声腔的特色,在作曲环节把住不“倒字”的关。
       总之,方言是地方戏剧本、音乐编创的基础,不了解方言、方音,就很难编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剧本和唱腔。
       三、地方戏语言生态的保护
       关于地方戏的保护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唱腔、音乐、舞美、布景、灯光、音响等方面,此外,戏曲文化、戏曲文学等也有少量成果,但关于戏曲语言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能用于戏曲传承与实践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一是专业的限制,搞戏曲的不懂语言,搞语言的不懂戏曲,大家都不愿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又缺乏合作,因而不能进行深入探讨。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搞理论的发表文章就完成任务,搞实践的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注意吸收研究成果,两者的工作都未到位。三是地方院团,意识不够,认识不足。编剧、作曲动辄请外地名家高手,这些人是否熟悉地方语言,基本不作考虑。
       总之,这种缺乏浯言意识的研究、创作与实践,加速了地方戏的危机,有些地方戏已经“名存实亡”。当前地方戏的语言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戏音乐缺少地方特色
       地方戏曲声腔是依字行腔,其音乐创作不能离开方音,如果是请不懂方言的作曲谱曲,或认识不到方言与声腔关系的重要性,其结果是其创作的声腔的地方特色越来越不明显,老戏迷说这已经不是某某戏了,而年轻一代又未培养出戏迷或观众群,他们既不知道某个戏原来的味道,也听不出某个戏今天的地方特色,甚至连个“热闹”也看不出来,长此以往地方戏必然彻底失去观众。
       2.地方戏传承缺乏语言规范
       现在的许多地方戏院团对新人的培养仍是口传心授,既缺乏京剧那样的教学规范,也无越剧那样的“道白师”。主要演员在学戏过程中因模仿老一代演员而掌握了一部分传统戏曲语言的声韵特点,但语言知识缺乏,为创新又努力使用普通话,这样,呈现在舞台上的语言状况从语音的角度讲便是以普通话为主,间杂方音。类似“地方普通话”,甚至同样一个词反复出现时一会儿用方言,一会儿用普通话,让人感觉不伦不类,而群众演员则全部都用普通话。这种舞台语言的混乱不堪的状况破坏了戏曲语言的地方特色。
       我们知道舞台语言和生活语言是有距离的,但其方言的一些特点在唱腔与道自中应有规律地体现。正如懂行人所讲,“仅靠识谱学唱地方戏是唱不出地方戏的”。地方方言的发音部位、口型的开合,舌位的高低,都与普通话有别,如果不抓住这些特点行腔,吐字,就很难唱出地方特色。
       3.地方戏语言的普通话化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方言也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总趋势是向普通话靠拢。这是现实,也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因此戏曲语言也不能一成不变。然而,这个变化应是有限的、有度的,其前提是不能超越现实的方言,甚至要比方言保守,如果不顾方言的现实一味向普通话靠拢,不但不利于地方戏的传播,还会加速地方戏的消亡,因为地方戏形成的文化基础是广泛的群众陛,本地观众都没有了,何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即使不考虑市场的问题,仅从文化遗产的保护看,也不能盲目地向普通话靠拢,失去自我,哪有未来?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推广,我们对方言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所保存和承载的地域文化是普通话所无法承担的。方言是地方戏赖以存在的根本,如果一味向普通话靠拢,削足适履,其结果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一点,很多人并未认识到。在地方戏曲改革的呼声中,用普通话演唱的观点不乏其声,比如,“用普通话唱越剧有什么不好”等等,其实,这种议论都来自对戏曲的一知半解,他们所说的普通话实际只是普通话的声和韵,如果声调也变了,那就不是越剧了。对于耳熟能详的唱段用普通话演唱或许还能听出是戏曲的味道,如果声韵调都向普通话靠拢,其唱腔或许就都是评剧了。
       “从根本上说,一种戏曲在其发展中对其原生地方言采取何种态度,足以影响到戏曲自身的盛衰存亡。”正因如此,要保护地方戏,首先要保护地方戏的语言生态,这个理念还未深入人心,五音戏有此危机,在全国较有影响的黄梅戏有此危机,其他地方戏同样存在这样的危机。
       总之,方言是地方戏赖以生存的根,脱离了方言,也就失去了地方戏,保护地方戏的语言生态,应是地方戏保护的重要内容。
       地方戏的语言研究既有利于语言学也有利于戏曲学,两者联手,才能使地方戏真正得以保护,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研究成果不束之高阁,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曹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