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研究]图式结构制约下的“过”和“了”功能异同考察
作者:陈 忠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图式;行旅式;流水式
       [摘要]“了”和“过”的意象图式有对立也有一定的交叉,导致二者对不同动词语和成分的选择也呈对立和交叉的复杂态势。这种选择和限制背后的动因,不是句法层面的,而是来自意象图式。图式结构制约着“了”和“过”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5-0118-04
       一、“过”和“了”的异同
       “过”和“了”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交叉,有时甚至可以彼此替换。如“吃过饭就走”和“吃了饭就走”意思相近。但“过”和“了”的语法意义和功能毕竟不同,差异大于共同点。例如:“他两年前结过婚”意思是现在已经离异,而“他两年前结了婚”表示现在仍处于已婚状态。从这两个例子看,“过”和“了”似乎彼此对立,相距甚远。但是我们把“他两年前结了婚”增加点东西:“他两年前结了一次婚”,意思是他现在已经离异。修改后句子的意思跟“过”非常接近。“过”和“了”就是这样有分有合,若即若离。
       “过”和“了”各自的句法条件并不完全相同。“跟上海人打过交道”合格,“跟上海人打了交道”不合格,必得加上数量成分才能满足“了”出现的条件:“跟上海人打了几年交道”。而“过”则不受这样的句法条件的限制。
       相反,在某些条件下“了”能够成立,“过”却不一定。如“我认识小李三年了”合格,而“我认识过小李三年”不合格。可见“过”和“了”的句法条件以及对不同动词语和成分的选择受到各自语法意义的限制。这种限制背后的动因,不是来自句法层面,而是来自意象图式。以往对“过”和“了”的研究只侧重于句法分布的描写。本文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二者加以对比考察。
       二、观察方式的差异——行旅式意象图式和流水式意象图式
       表示运动的事件对应着一定的意象图式。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事件如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可以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如:
       (1)他十岁的时候去了美国。(现在可能还在美国)
       (2)他十岁的时候去过美国。(现在可能不在美国)
       (1)和(2)实际上面对的是同一个事件:他十岁的时候去美国。但是各自所采用的观察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意象图式。前者着眼于事件的时间进程,后者立足于时空转换、时过境迁所带来的主观经历和体验。
       我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观察有多种观察方式。观察方式不同,往往导致观察结果上的差异。我们对运动的观察以及感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流水式”,把观察者作为背景,认为客体在动,观察者没动。一是“行旅式”观察感知方式,把时间的流逝作为参照背景,着眼于观察者的运动。观察者作为运动的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留下某些心理上的感受和痕迹。
       这两种观察方式实际上源于我们的体验。观察者如果在行进的帆船上观察岸上的景色,观察者自身在动,但是看起来好像是岸边的景物在动。行旅图式就与此类似。把时间流逝作为参照背景,凸显运动主体在运动当中的阅历和感受。在现代汉语中,助词“过”就是采用这种观察和感知方式。
       观察主体如果在岸上观察流水和帆船,感到运动的是流水和帆船,观察者自己没有动。观察者作为背景,被淡化而隐出画面。把观察者当作背景,将客观事件在时间轴上的进程作为图形。在现代汉语中,助词“了”就是采用这种观察和感知方式。
       观察者参与了运动,其经历就可以成为凸现的中心。跨越了某个区间,意味着当事人了解并体验到相关的情状:“我吃过荔枝”凸现的是我知道荔枝的滋味。而“我吃了点荔枝”凸现动作结束。“他前年去过云南”凸现他“了解”云南的情况,着眼于这段经历在心理上留下的痕迹;“他前年去了云南”则凸现他现在不在这里,着眼于时空上的变化。
       行旅式运动一旦结束——跨越了某个区间,就意味着已经转换了境地,即“时过境迁”,进入另一个境地,与原来的情状缺乏连续性,着眼于体验和经历。如“他结过婚”表示现在已经离异;“他上过大学”表示现在已经毕业。而“他结婚了”表示现在仍然维系着这段婚姻。“他去年上了大学”表示现在仍然在大学读书。从与“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过”的“时过境迁”特征特别显著。这一特征来自“过”的图式“跨越某个区间”的转喻。
       “流水式”观察方式着眼于凸显动作的起始点或终结点。如果说“过”表现的是跨越式封闭区间,那么“了”则凸现半开放、半封闭的区间,可以表现从某个起始点或终结界限开始,至今尚未终结的持续状况,呈现为半封闭的区间。如“他三年前结了婚”表示他从结婚开始,至今婚姻一直保持不变。“他三年前上了大学”表示现在还没毕业。而行旅式运动模式不能凸现尚未终结的持续状况,因此“他三年前结过婚”表示他的这段婚姻已经终结——时过境迁。
       
       在时间轴上封闭或半封闭的区间,可以进行量化处理,客观上为量化处理提供了可能。如果有数量成分加以限制,在数量成分的帮助下,事件进程的终结界限就被凸现出来,原来的旧情状就彻底终结,新旧情状之间连续性就彻底中断,呈现为一个完全封闭的区间。这种情况下“了”和“过”由于都凸现界限,因此有一定的交叉,在句法分布上往往可以同现甚至彼此替换,如:
       (1)结了一次婚。(2)结过一次婚。(3)结过一次婚了。
       (4)上了四年大学。(5)上过四年大学。(6)上过四年大学了。
       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下“了”和“过”仍然有区别。“过”凸现“体验”和“经历”,而“了”则仅仅凸现客观的时间推移。如:
       (7)结过一次婚,才能真正明白围城的感觉。
       (8)结了一次婚,才能真正明白围城的感觉。
       (7)和(8)之间唯一的差别在于“了”替换了“过”。替换后句子不通,原因就在于“过”凸现“体验”和“经历”,这跟下文“感觉”意义高度吻合;而“了”则仅仅凸现时间推移,不凸现“体验”,不如“过”与下文“感觉”的意义那么一致。
       “了”和“过”各自不同的意象图式限制了各自的分布和组合条件。“了”可以表示起始、终结界限,具体是哪种界限要参照周围其他表示界限的成分的帮助,否则句子往往不能成立。例如:
       (9)跟上海人打了交道。
       如果句子里出现数量成分,依靠数量成分可以将自然终结点转化为实际终结点。如虽然(9)不成立,但是“跟上海人打了几年交道”成立,因为数量成分提供了终结界限,借助于数量成分,“了”凸现从开始到终结的封闭区间。
       “过”表示“跨越”,从头至尾形成一个封闭的区间,因此不必依赖于周围其他表示界限的成分的帮助,句子都能成立:
       (10)跟上海人打过交道。
       (11)跟上海人打过几次交道。
       “了”和“过”对应着不同的意象图式,导致各自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分布不同,制约着各自与不同动词进行匹配和选
       择。
       例如“认识”没有自然终结点。一旦“认识”一个人,其效果就一直持续下去,不会自然终结。这与“过”的“跨越某个区间”凸显的“时过境迁”的封闭时间段矛盾,因此“我们认识过三年才结婚”不合格。但是“我们认识了三年才结婚”成立。
       三、“过”的不同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
       “过”本来是动词,表示“走过”、“经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乘白马而过关。”《史记·高祖本纪》:“西过高阳”。这一用法沿用至今:
       (1)过了长江就是南京。
       (2)刘翔飞快跨过栏杆。
       根据曹光顺的研究,“过”由表趋向性运动的动词演化成为助词。他认为助词“过”大约产生于唐代。晚唐乃至宋、元以后,表示“曾经经历、已有的经验”的用法逐渐增多。直至今天,“过”仍然有上述多个义项。
       那么“终结”和“曾经经历、已有的经验”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现代汉语八百词》把助词“过”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毕。如:吃过饭再去。其次是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第三是形容词带“过”。
       刘月华等认为动态助词“过”表示曾经发生某一动作、存在某一状态。但现在该动作已经不再进行,该状态不存在。因此“过”表示“曾然”。而结果补语“过”表示“完结”。
       其实,无论是动态助词“过”还是结果补语“过”,其意象图式都是“跨越某个区间”,如“一步一步地走过山坡”。这是“过1”。
       如果跨越的是某个时间区间,就是“过2”,如“我刚才吃过饭了”。
       如果凸显跨越某个时间区间的经历,就是“过3”,如“我以前吃过荔枝”。其实这三个“过”的基底都是“跨越某个区间”。而这个“跨越区间”则包含了“空间”和“时间”等不同的范畴集束。甚至在同一个范畴——“时间”内部,也仍然存在不同的侧面之间转换的余地,如“过2”和“过3”。这些不同的侧面如果说有相互交叉的共同点,倒不如说拥有一系列特征集束。
       我们可以把动词“过”和助词“过”联系起来,看作是不同的变体“过1”、“过2”和“过3”。这些变体来自同一个基底“跨越某个区间”。这个基底贯穿意象图式的不同侧面。
       经过语法化之后,“过”从最初的跨越空间界限,通过隐喻发展到表示在时间上跨越过去的某个时间段的经历。这一点对于理解“过”的变体和义项非常重要。“过”的很多义项都跟跨越空间界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的原始意义为其观察方式的演化提供了条件。
       利用转喻,“过”从基底“跨越某个区域”转换为不同侧面,分别对应着三个派生意义“过1”、“过2”和“过3”。但无论是“过1”“过2”还是“过3”,归根到底都围绕着同一个基底“跨越某个区域”。
       
       “跨越”某个空间区域,意味着超越终点界限。“翻过这一页看下一页”当中的“过1”凸现的是超越某个区域:这一页。如果超越的区域超过了标准区域,就是“过2”,如“应该翻到第3页,你翻到第6页,翻过了”。
       
       运动的物体都在时间流程当中向前推进,时间进程跟空间位移保持同步。这意味着如果将经历某种事件看作是跨越某个空间区域,那么同时还必定经历相应的时间区域,有时候还要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历程:“过3”,如
       (3)以前曾翻过这本书。
       (4)经历过寒冬,才知道太阳的温暖。
       其实这三个“过”的基底都是“跨越某个区间”,只不过所凸现的侧面有所不同。在跨越物理空间的同时,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此包含了“空间”和“时间”不同的侧面。跨越物理空间,可以隐喻“心理空间历程”。而跨越了心理空间的界线,意味着“超出合适的心理标准”:跨越了物理空间终结点,必然引起心理上的体验和感受、经历——“过3”。“过”从物理空间到时间再到心理历程,逐步扩展开来。但是却始终透露出“跨越某个区间”的影子。
       不同的侧面之间的转换,导致“过1”“过2”和“过3”的差异,造成多义现象。
       四、“了”的句法分布和隐现及其成因
       (一)“了”的隐现形式及其对应规律
       前边讨论过,“了”采用流水式观察方式,着眼于凸显动作的起始点或终结点。其分布和隐现形式对应于某种界限。在“体”特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了”的分布形式和“实现”或“完整体”之间不完全对应。如:
       (1)26岁就结了婚。
       (2)26岁已经结婚了。
       (3)26岁才结婚。
       (4)26岁才结了婚。26岁才结婚了。
       (5)昨天才来了一个人。
       (6)昨天才来一个人。
       (7)上个月我很想家。
       (8)上个月我很想家了。
       (9)这件事让我很高兴。
       (10)这件事让我很高兴了。
       (11)这件事让我高兴了半天。
       (12)这件事让我高兴半天。
       上述句子的“体”特征相同,但是“了”的隐现却完全对立。(1)(2)可以出现“了”,(3)却不能。这说明“了”的隐现与“就”和“才”的对立有关。(3)、(5)都有“才”,但是“了”在(3)和(5)当中的隐现条件却对立。对比发现,(3)和(5)唯一的差异是数量成分,可见数量成分是制约“了”的隐现的因素之一。
       “了”的隐现对应于“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数量和“就”、“了”、“已经”、“都”是典型的有界成分,“才”、“很”是无界成分。有界成分可以强化句子的有界特征,与“了”相容。因此句子当中出现数量等有界成分,为“了”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如果句子当中出现了无界成分,如“才”、“很”、“仍然”、“没”,则淡化有界特征,“了”就不能自由与之同现。(3)当中出现了无界成分“才”,没有有界成分,“了”不能出现。(10)当中出现了无界成分“很”,不能出现“了”。(5)当中出现了有界成分“一次”,“了”必须出现。(11)出现了数量成分“半天”,因此“了”必须出现。
       “了”不仅可以凸现“终结”界限,还可以凸现“起始”或“近起始”界限:
       (13)下起雨来了。
       (14)快下雨了。
       “了”凸现“起始”、“终结”以及“参照时界”(说话时刻)等不同的界限。“了”参照动词以及周围其他成分的时间特征来确定自己的变体以及隐现条件。“了”在句尾凸现参照时间(说话时刻或其他某段时间):
       A从某个界限持续到另一个界限(包括说话时刻),并可能继续持续下去。凸现的是半封闭的区间。如:
       (15)他结婚7。
       (16)他结婚8年了。
       动词后和句尾两个“了”配合使用,凸现从起始持续到某个参照时间(如说话的时间),并将继续持续下去:
       (17)我在上海住了10年了。
       (18)到去年,我在上海住了lO年了。
       “了”所凸现的从起始一直持续下去的半封闭区间,这是“过”所不能表现的。因为“过”凸现的是终结点,而不是
       起始点。其次,“过”凸现的是终结点的封闭区间(如“他结过两次婚”婚姻没有持续下来),而不是持续延展的半封闭区间。
       
       B从起始到终结,事件彻底终结,不再延续。凸现的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区间。如:
       (19)我跟他打了十几年交道。
       (20)他以前结了一次婚。
       (21)我昨天去超市买东西了。
       制约“了”的因素还有数量成分,特别是动量成分。如“他两年前结了婚”表示现在不再是单身。但是“他两年前结了一次婚”则表示那段婚姻已经了断。
       
       图A没有终结点,婚姻状况一直保持下来持续至今。图B有终结点,起始点和终结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区间。表示婚姻状况中断。A和B之间在句法形式上唯一的差异是B比A多了动量成分。根据逻辑排他法,A和B之间意义上的这种差异是动量成分造成的。动量成分的功能是能够给半封闭的区间追加上一个终结界限,构成一个封闭的区间。
       由于“了”自身只能凸显半封闭的区间,因此往往须借助于数量成分才能将半封闭的区间转化为封闭区间。这就是为什么“跟上海人打了交道”或“跟上海人打交道了”不合格,必得加上数量成分才能满足“了”出现的条件:“跟上海人打了多年交道”。而“过”则不受此限。因此“跟上海人打过交道”没有数量成分也可以成立。
       当“了”在数量成分的辅助下凸现一个完全封闭的区间的时候,跟“过”意思最为接近。因为“过”凸现“跨越某个区间”。但是“过3”,所表现的心理体验则是“了”所缺乏的。毕竟一个采用流水式观察方式,一个采用行旅式观察方式。
       “了”和“过”的交叉也可以从观察方式上得到解释。观察者在行进的船上观察岸上的景色,虽然运动的参与者是观察者自身,但是看起来好像是岸边的景物在动。因此从观察效果和结果来看,行旅式运动模式似乎与流水式相差无几。但是它们各自所凸显的侧面和意象图式结构却有所不同。
       五、结语
       “过”和“了”的句法分布以及语法意义的对立都源于各自意象图式的差异。“过”作为行旅式观察方式,由于已经“跨越”终结点并离开了当时的境地,因此意味着终结后时过境迁。“过”凸现的是行动的主体,包括主体跨越过程当中的体验、经历。这是“过”与“了”最大的区别。“了”所关注的是终结或开始后的持续,“过”则不能凸现开始及其持续。“了”如果没有数量等终结界限的强化,往往凸现从某个界限开始一直持续下去的半封闭区间。这是“过”所不具备的功能。
       “过”和“了”的交叉也可以从意象图式当中找到解释。“过”和“了”都可以表示动作的结果,因为二者都可以表现终结界限。如“来过三次”和“来了三次”。有时候二者可以彼此替换,但是“过”所凸现的是体验和经历,而“了”凸现的是时间进程。
       句法和语义层面一些抽象的现象,往往跟观察视角和意象图式有关。从这个角度来探讨“过”和“了”的异同,或许有助于揭开二者有分有合、若即若离的根本原因,还有助于描写说明哪些条件下“过”和“了”有交叉、可以彼此替换,哪些条件下彼此呈现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