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研究]原型制约与文学创新
作者:夏 秀

《东岳论丛》 2007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原型;置换;置换方式;影响因素
       [摘要]在原型制约下,文学创新主要通过“置换”的方式进行。“置换”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即根据时代或社会需求,按照新的价值标准对既有原型模式进行新建或重构。“置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创作者有意识地改变表达方式;二是重点突出原型的某一方面的意义。原型置换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异质文化背景下,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特定的文化及社会规范等都会对原型的置换产生影响;而在同质文化背景下,原型的置换则与特定的时代需求、创作者的个体气质等有密切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IO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7)05-0114—04
       原型理论认为,原型对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在原型的影响和作用下,文学才保持了其整体性和文学形式的古今一贯性。这一观点招致了诸多非议。其实,对于文学这样一种在文化的积累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事物来说,发现它与传统的联系,承认其继承性,本不应该成为非难的出发点。是原型理论的始作俑者没有阐释清楚这个问题呢?还是后来的接受者把原型理论简单化了呢?显然,如果能够说明原型制约与文学创造的关系,梳理清楚在创作中如何能既表现原型,保持文学的整体性又不影响创造性和个性表现,将有助于这些矛盾的解决。
       一、置换:原型制约下文学创新的方式
       “置换”(displacement)概念较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学是“性”的“置换”。弗莱沿用了这一概念,把文学看成是“被置换的神话”。弗莱指出,所谓“置换”(移位),就是指作家“为使故事令人信服、契机合乎情理或道德上为人接受——总之,为求栩栩如生,所运用的创作技巧”。弗莱认为在文学领域中存在着前后的继承,但这继承并非完全照搬、沿袭原型的原有形态,而是创造性地运用,通常是通过“置换”方式进行的。比如西方文学的发展基本遵循着神话模式——传奇模式——写实模式的演化轨迹。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在无意识中遵循着这一原理,按照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将文学的深层原型结构置换为体现出不同价值标准的作品。
       概而言之,所谓“置换”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即根据特定的时代或社会需求、按照新的价值标准对既有原型模式进行新建或重构。“原型置换”就是在原型制约下进行创造的一种形式。那么,原型置换是如何进行的呢?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如果能够说明原型制约与文学创造的关系,梳理清楚文学如何在创作中既表现原型,形成了整体性又不影响创造和个性表现,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二、原型“置换”的方式
       (一)从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上看,创作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改变表达方式来达到原型置换的目的。这里所说的表达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顺应时代或文体的需要,改变话语类型,即“神话中可以用隐喻表达的东西,在传奇文学中只能用某种明喻的形式来表达,如比拟,意义拟想,偶然的附带意象等等”;二是根据文体或文化习俗的变化,换用不同的意象,但意象功能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在西方,玫瑰花在神启性的花卉传统中居于首位,……在东方,荷花或者中国的‘菊花’常常取代玫瑰花,而在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中,蓝色的矢车菊曾风靡一时。”
       概而言之,原型置换从表现形式上说就是要根据特定时代或者社会的要求相应地改变原型的表现形式,以便适应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习俗,同时也便于人们识别、沟通和交流。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单从这一角度看,所谓原型置换就成了单纯的形式上的变化。而实际上原型置换所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文学原型的表现形式,还有原型的内在意义。
       (二)从原型的内在意义上看,原型“置换”也可以通过对原型的某一特定意义进行重点强调和发挥来进行,从而达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目的。原型往往是多义的,创作中对同一原型的运用可能因着眼点不同而显得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各有新意。比如“不系之舟”原型。这是我国文学中一个传统的原型意象。最早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浮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用“不系之舟”这个意象的本意是要表达一种“无所维系、漫无目的、顺其自然”的意义。后世许多作家和诗人沿用了这个意象但意义却多有不同:一是用以表达对精神逍遥、心境旷达境界的追求,比如:“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二是用以表达羁旅漂泊中对家国的眷恋以及对漂泊天涯的感叹,比如:“终谢能呜雁,还同不系舟。其如江海泣,惆怅徒离忧”(南朝·陈·江总《别南海宾化侯》);三是用以表达一种挣脱所有羁绊,向着理想一往无前的豪迈之情,比如台湾女诗人、化学博士林泠16岁时的诗作《不系之舟》:“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也许有一天/太空的遨游使我疲倦/在一个五月燃着火焰的黄昏/我醒了/海也醒了/人们与我重新有了关联/我将悄悄地自无涯返回有涯,然后/再悄悄离去//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
       由“不系之舟”这个原型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就每一个具体的原型而言,其置换方式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正向拓展。就是围绕原型自身的既有特征,对某一层涵义进行挖掘、申发、拓展,比如“不系之舟”原型的前两种用法就属此类;另一类是反用原型。就是对原型进行与传统的意义相反的拓展,用反向思维获得意义突破,如林泠对“不系之舟”原型的运用可算做此类。实际上,大量新的观念正是在与旧观念的对立中,才可能得以系统地表达出来。创新的一种情形本就是以旧有事物为参照,刻意为之。反用原型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对撒旦原型形象的刻画。在弥尔顿笔下,撒旦敢于挑战和反抗上帝权威的叛逆性格已经使他成为一个英雄,已经大不同于最初的恶魔原型。但这种反用原型并不意味着原型已经失去最初的意义,成为与传统意义无关的变化无端的成分。因为如果没有最初原型意义的参照,新的原型意义就与新生的表达方式没有什么两样,不可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强烈的新奇感,也不见得会引起深沉的关注与思考。在现当代小说创作中,许多作家对原型的运用是采用这种方式的。比如李洱在小说《遗忘》中对“嫦娥奔月”原型以及“灵魂转世”原型的运用。在小说《遗忘》中,无论是罗宓与冯蒙的乱伦还是其他人的其他不道德行为,按照现实的生活逻辑看都是不能容忍的,但在“灵魂转世”的逻辑下,所有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的行为都成了顺理成章的行为。这显然与“灵魂转世”原型的本意相悖逆。因此有学者认为:“小说叙事在错位中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这些人物已经不受现代伦理约束,他们是超历史的转世灵魂,但阅读效果却又获取充分的反道德快乐。这些故事发生于当代,他们随意跨越禁区的步伐,无疑是对现代文明无所顾忌的嘲弄。”
       除此之外,具体原型的置换还有一种情况是增加附加成分。就是在原型运用过程中,随着表达思想的需
       要附加一些成分,以帮助叙述的完成或思想的表达。比如中国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原型模式。“才子佳人”原型源白春秋时代的“巫山云雨”神话,到唐代演变为“才子佳人”原型。在结构上,从春秋时代的“巫山云雨”到唐代的“才子佳人”模式,在角色设置上基本保持着单一的男女对立的模式。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宋明理学所倡导的“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影响,“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角色设置上增加了一个成分,比如《西厢记》中的红娘,《玉娇梨》中的张轨如、苏有德等等。无论他们在其中起的是促进作用还是破坏作用,他们都成了男女主人公沟通的桥梁。显然,这种附加成分的运用,使得叙事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促进了原型的发展。
       三、影响原型“置换”的因素
       (一)异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原型置换的因素
       1.特定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威斯勒在谈到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时说:“显然,栖息地所具备的物质材料,通常它们都被称为自然资源,与所形成的观念存在着某种联系。”人的想象和创造是与人本身的处境密切相关的。人的意识以及潜意识中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然环境、地域的印记。因此,在表达某种思想意识过程中,即便是深层结构相一致,所表现出来的风格趣味也会大不一样。比如世界各地神话中,有很多关于“北方”这一“异地”的描述,这些描述就趣味迥异。
       北欧人以为“北方”“终年被冰层云雾笼罩”,“简直非活人所能住”,“北方”是“不昼的冰泉赫夫格尔米尔”的发源地,“只是那恶神和伊密尔(冰巨人)的后代霜巨人,才被神们放逐到那边去。”在中国北部地区的神话中,也认为“北方”是终年黑暗,没有光明的地方。典籍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总之,在北部地区居民的想象中,“北方”是一个黑暗、寒冷,不适宜普通人居住的地方。
       而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北方”却不是这样的。古希腊人认为,在他们居住地的北方,春天终岁常在。那里居住着一些更为幸福的赫泼保利亚人(Hyperboreans)。这些人们过得非常快乐,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神们也时常去那里游玩。可是世人却去不了那里。
       同样是关于“北方”,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想象。或局促严酷,或空灵幻美,趣味迥异。终其原因,茅盾认为是“因各民族所居的环境与所遇的经验,而各自不同”。这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2.特定文化、社会规范的影响。在原型潜在地起作用的同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规范也在塑造着原型,并逐渐在特定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催生出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型群,这些特定的原型群,一方面反映出特定民族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同化着后来的新的文化或文明,使新来的事物也带上既有的原型的特色。
       比如“美人幻梦”原型在中西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由于“男性无意识心理中美人原型(Anima)的投射作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中都存在“美人幻梦”原型。但是,美人的形象却不相同:“希腊王子梦见的是海伦,而《聊斋》中书生梦见的却是嫦娥或西施、杨妃。”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文学中的美人幻梦原型异常发达活跃,在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已经催生出一种女神神话,一方面代表着给男性带来幻梦满足的超自然力量,投射为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神、神女或仙女;另一方面,又借助文化的同化作用改造外来的神,使之改变性别,以更适合于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需要。佛教中的观音大士在印度本为男性,传入中国后逐渐变成一位美女,就是文化特质及同化作用的最好说明。
       换言之,特定的文化、社会规范所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和思维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原型的形态,因此同一个原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二)同质文化背景下影响原型置换的因素
       在同质文化背景下,原型的置换也与多个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是时代需求。时代的需求在根本上决定着原型的形态。
       特有原型在某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置换可能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需求。每个人都是在他的时代的限制下,站在一个高度看待事物的。在时代变化了的前提下,原型的含义可能随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在沿用原型的基础上,又随时代等因素的变化而对原型做出新的理解,赋予其新的含义,表达某种特定的心境。表现在创作中,就是创作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根据时代的需求而对原型进行改造和“现代突破”,即根据现代需要而对古代原型的规范加以有继承或借鉴的变异、重构或创新。比如,黄克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老残(刘鹗《老残游记》)、狄必攘(陈天华《狮子吼》)三个人物形象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圣贤、游侠、豪杰原型在20世纪初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中的复现。但是缘于20世纪初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环境,这三个人物对古代原型有重大的现代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位人物以其主观性(想象性)而区别于古代原型的客观性(逼真性)。……黄克强的立宪成功恰好从反面揭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的失败。狄必攘等“英豪群”的涌现并非现实的逼真写照,而只是现实的需要或渴求的浪漫表达。”
       其实原型随时代需求变化而进行相应的“置换”并不仅仅存在于同质文化背景之下,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原型置换也遵循着同样的原则。比如在世界文学范围内来看,许多在“初级关怀”基础上产生的原型,也是随人类精神的发展而发生着必要的变化。比如“英雄”原型和“智慧老人”原型所代表的非凡智慧和超人胆识是整个人类永恒渴望的品质,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这两个原型常常是分离的,“英雄”原型主要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而“智慧老人”原型则代表智慧和谋略。而在高科技的后工业时代,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人们已经不再钦佩有勇无谋的莽汉,而是崇尚那些同时拥有大智慧和超人胆识和勇气的“英雄”。因此,当代作品中的“英雄”几乎同时也是“智者”,“英雄”原型与“智慧老人”原型在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合流的倾向。另一方面,往日高贵的“英雄”们在当代文化中已经开始“平民化”。这一点在许多流行文化中都有所表现。无论是《黑客》中西姆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白瑞”,还是《新警察故事》中非常人性化的破案英雄“荣”等等都无疑是“平民英雄”。
       除时代需求之外,原型的置换也与作者的主体因素有关。个体因素对创作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对原型“置换”来说也是如此,这里就不过多论述了。
       [责任编辑:曹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