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综述天地]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摘要)
作者:胡政平 赵国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期刊改革与发展、期刊编辑、名刊名栏建设、期刊特色、编辑规范化和网络化建设、期刊评价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繁荣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2—0038—11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诸如期刊改革与发展、期刊编辑、名刊名栏建设、期刊特色、编辑规范化、版面费和一稿多投等方面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有切入点,分析有理有据,提出了一些有探索意义的新见解。
       一、期刊改革与发展
       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多,覆盖面广,它承担了大量学术成果的刊发和各类学人推介的任务,为我国的学术发展、学科建设、知识传播和评价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境,如读者面小,学科栏目面面俱到,设置零散,众刊一面,特色不鲜明,所载文章专业深度欠佳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定位和总体质量,与专业类社科期刊相比,学科优势不明显,读者和市场定位不准确,影响因子等指标明显偏低。因此,正视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办刊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索其办刊思路,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提升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主流地位,已经是摆在期刊界和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办刊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鲜明主题。[1]
       袁玉立从分析当下学术界表现出的许多背离学术及其本性的情形作了归类分析,认为正是学术界此类情形严重削弱了我国学术期刊主体性意识,因此强化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是当前提升学术期刊自身价值和地位的基本途径之一。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是学术期刊举办人和办刊人对学术期刊主体性的自我意识,在当下,主要由其独立意识、批评意识和问题意识所构成。他还从编辑思想的角度就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的凸显进行了阐述,认为离开了举办者和办刊者的编辑思想和编辑责任,是无法强化期刊主体性意识的。[2]
       余三定从学术规范的角度谈了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之路,认为近10年来,一些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学术规范方面作出了切实努力。学术规范由“知”到“行”还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未来的路还相当漫长。对于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来说,学术规范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规范,其本质和精髓就是要求学术创新,而为了推进学术创新,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其次是具体的编辑规范。同时他还认为如同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看待一样,对学术规范也不能绝对化地看待。[3]
       李伟和马自力的文章从编辑思想的角度论证了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途径,认为近年来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和严峻挑战,而要走出困境,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途径来逐步解决。外部因素方面,只能依靠事业体制和学术管理体制的改革;内部因素方面,主要是凸显编辑思想。他们主要以《中国社会科学》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为例分别说明了编辑思想凸显的涵义及其对于综合类学术期刊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及综合类学术期刊在栏目的设置中如何发挥已有的优势,并通过与学术界的密切合作,形成刊物的特色。他们认为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有赖于刊物自身的改革,也有赖于刊物之间的合作。应积极倡导并广泛认同一种真正符合人文社会科学规律的学术规范,而不是去迎合、屈就那些违背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的、西化的、不符合审美原则和影响人文社科论文阅读效应的某些“学术规范”。只有在这个正常的发展平台上,综合类学术期刊才能争取到合理的更大的发展空间。[4]
       刘曙光从综合类社科学报如何在竞争中谋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综合类社科学报所面临的困境是社科学报数量大、整体质量偏低,综合实力不强,在期刊市场缺乏竞争力,缺乏个性和策划意识,缺乏时代感和市场意识,缺乏创新精神;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外学术期刊必将凭借其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抢滩中国学术期刊市场,与国内学术期刊争夺作者和读者。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综合性社科学报要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从贯穿主编的总体构思,充分调动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和历史传统,“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培育作者队伍,完善匿名审稿制度,整合资源、把刊物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等方面充分发挥办刊者的创新精神。[5]
       张耀铭分析了中国期刊业的现状,认为中国社科类学术期刊面临着发行量小、经费短缺、行政化普遍、“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学术腐败等方面的困境。社科期刊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重视定位,区别对待,使学术期刊成为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发布的平台;其编辑部是经营和非盈利组织,其过渡时期的发展模式应明确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6]易永卿认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普遍发行量小,造血功能弱,风格雷同,学术质量下降,面临着严酷的生存危机,这成为困扰学术界和期刊界多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摆脱当前我国综合性学术期刊质量下降的困局,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走特色化办刊之路,另一方面只能从宏观层面着手,在保证综合性学术期刊公益属性不变的原则下,通过建立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来保证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7]
       田敬诚认为高校学术期刊面临着社会责任、学风建设、学术质量、产业化、提高管理水平等问题,但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问题。并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后,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8]郑英隆从学术期刊的社会属性和特点出发,对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当下应构建学术信用制度和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结构,在创建有较高“学术附加值”的精品力作的学术价值机制与评价体系上尽责;在重建学术规范、强化道德建设、杜绝不正之风方面尽责。[9]
       张雁影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目前存在着办刊理念落后、办刊模式封闭、办刊资源分散、学术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高
       校学报目前需要通过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打破封闭、开放办刊,恰当定位、分层办刊,满足需要、专业化与综合化并举,引入竞争机制、革新办刊体制,加强学报建设等措施来改革和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10]
       陈芳认为,高校哲社版学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应精益求精,改革创新,贴近现实,走近读者,在和谐中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才能在期刊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为社会传播更加丰富多彩的高品位文化,成为引领文化潮流的主角。[11]
       王兆璟认为,学术期刊要做到和谐发展,“共生效应”相当重要,学术期刊必须实现由单项性到互动性的转向,与社会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充分体现学术期刊的存在和行为的社会公共品质。惟有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中,并在文化的关照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本真力量。[12]
       窦延玲、范升才认为,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出版发行已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不少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能反映出我国学术领域的实际水平,期刊的装帧设计、印刷质量、发行数量等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与中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极不相符。今后必须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提高编辑的创新意识,实现学术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应用电子网络技术,推进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13]
       康艳认为,坚持办刊宗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也是学报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办刊宗旨能为期刊发展指明方向、为编辑组稿编稿提供依据,它是葆有固定读者群的基础。[14]
       黄江华认为,一般性学报相对于核心期刊的学报而言,在同等发展条件下,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更多些。这是当下“名刊”学报越办越红火,一般性学报日渐萎缩的一个重要缘由。而制约一般性学报的发展有自身定位不准、学术底蕴不厚、办刊经费不足、编辑素养欠缺、领导重视不够、人情稿关系稿充斥、作者潜在的投稿意向等瓶颈因素的影响,还有读者面窄、发行量少、出版周期长、特色不突出等。因此,作为占2000多种高校学报家族中绝大多数的一般性学报,应高度地重视这些制约刊物发展的瓶颈因素,对症下药,为这些期刊的发展营造出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15]
       二、期刊编辑理路
       期刊编辑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以独特的文化视角、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积累、文化构建和文化引导为基本功能的创造性文化活动。所以,期刊编辑的素质关系到期刊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关于编辑学的研究不论从哪个视角切入,都会涉及编辑自身。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研究也是如此,大量的研究成果都涉及编辑个体的问题。
       姬建敏从编辑情感的概念入手,从编辑情感的内容和产生机制、编辑情感的特点、编辑情感的应用、编辑情感的正确取向4个方面对编辑的情感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编辑作为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创造者,在编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识、观点、认知水平、价值取向,并不完全是编辑自身认识上的直接结果,还有相当一部分受情感因素的影响。编辑情感除了具有人类情感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被感染和唤醒的特征、创造性特征、动机性特征、理智性特征、结果的非我性特征。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情感无所不在,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编辑情感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编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最佳的编辑效果。[16]
       张焰从人格构成及人格修养方面分析了人格对编辑及其编辑活动的影响,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性格的结合。编辑是文化传承的直接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参与文化的缔构,肩负着启迪民智、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编辑作为精神产品的“把关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较好的人格修养。而提升人生境界,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事业心,提高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加强编辑人格修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17]
       田明孝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21世纪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办刊理念、办刊模式,还是经营策略和编辑方针,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准确定位、转变观念。编辑学者化和提升服务意识无疑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辑顺应学术期刊乃至学术发展潮流需要面对的两个课题。“编辑学者化”决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编辑加学者的模式。对编辑个体来说,落实“编辑学者化”的理念,应该是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编辑”。学者型编辑,首先是编辑,这是第一身份,这是基本的职业素质。作为学者型编辑,首先应该具备编辑职业素质。要善于在工作中掌握编辑的内在规律,具备较高的编辑学学术素养,努力成为一名编辑学的学者;其次要努力成为本学科或专业的学者。[18]
       刘曙光认为,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难办,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更不容易。任何一本期刊形成自己的风格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任何一本期刊的风格都是期刊办刊宗旨和宏观总体编辑构思等的决定性与编辑主体选择性(编辑思想的自觉)的统一。独特的风格是一本刊物的生命力所在,一本刊物的风格,是期刊编辑独创性的集中表现,是期刊和期刊编辑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它是对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和编辑实践(经验)的一种检验。[19]他还认为,当前,综合类学报与社科院、社科联系统的综合类社科学术期刊面临着共同的困境和难题,走出困境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发挥编辑的创造精神。编辑只有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使自己的刊物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才能在期刊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20]
       李仲先认为,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编辑的角色意识尤为重要。编辑人员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修养、渊博的专业理论和广阔的文化视野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专深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业务能力、社会化意识、主动性和创新性能力以及辅助能力。[21]陈桃珍认为,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发现作者,培养作者,挖掘作者的潜力;团结作者,建立作者队伍;维护作者的正当权益,协助作者提高稿件的质量。[22]张秀红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是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要创新编辑工作,必须通过建立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实现。成功的对话要求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环境条件。[23]
       卫玲、姚远认为,编辑工作在选题、组稿、加工提高方面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编辑搞点研究,一可知编辑出版规律,更好地工作,二可增修养,更好地与作者沟通。高素质的名编辑应是某一领域的知名学
       者,是传世之作的总设计师,是授知育才的导师,是理论创新的领军人。编辑通过反思自己的编辑实践及其发现的问题,可以增强其问题意识,找到研究创新的生长点。[24]曾莉娟、章汝先认为,身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惟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时协调发展,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优秀的编辑人才,在编辑实践活动中充分全面地发挥出编辑的业务水平,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25]
       张雪珍、赵哲提出了编辑的人文素质问题。期刊编辑的人文素养蕴涵了一个编辑的人文理想、价值观念和终极关怀,融入了一个编辑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实践中对于民族、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也就是说,它既体现在编辑的精神、意志、思想和情感之中,又体现在编辑进行策划、组稿、采写和编辑的全过程。因此,期刊编辑应当通过自我升华、关注社会、博览群书等途径自觉培育人文素养。[26]刘红葵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决定着期刊的质量。面对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编辑的综合素质必须提高,特别是要加强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经营意识、记者意识、审稿意识,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期刊创新的需求,更好、更快地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27]胡海金认为,期刊编辑要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湛、知识渊博、善于管理,为此,编辑应不断加强学习和求知,做到知识创新、观念创新和信息意识创新。[28]赵琦、黄丽、李容从心理素质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高校学报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应牢固树立正确的编辑价值观和编辑职业精神,完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和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以适应学校和学报的发展需要。[29]
       刘改换、白薇、李菡认为,编辑应具备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版面创新、内容创新、标题创新这5个方面的创新意识,而H缺一不可。编辑要敢议敢论,存疑求新,敢于竞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办出精品报刊。[30]郭丽认为,学术期刊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与发展,能否创品牌、出精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期刊编辑是否具有超常的思维、全新的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编辑具备品牌意识、读者意识和信息意识,则是学术期刊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创品牌、出精品的现实需求。[31]刘果认为,编辑实践需要编辑理论,并从编辑活动的价值取向、编辑活动与营销活动、编辑人员的中介地位、网络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32]
       廖传江认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批评非常重要,编辑在实践中需要不断自省和接受外界对其活动的成败、得失、功过的评判。编辑批评是学术编辑主体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健全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学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同时编辑批评应注重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评价,即编辑及时准确地针对作品、作者或某些热点学术现象作出评判和评价,并将其引向纵深研究。[33]
       夏青、李晓兰提出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中庸不仅是一种最高尚的美德,而且是一种正确的思想方法。编辑工作也同样如此,期刊出版的各个环节,如审稿、评价、编辑、校对以及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沟通等都是充满矛盾的过程,编审人员尤其需要培养辩证思维,运用中庸之道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34]
       许昌淦认为,编辑的职责之一是加工发表的作品,使其美观。但若仅停留在类似“裁出美观衣服以娱读者和作者”的水平是过于简单化了。在信息时代,作品海量产生的当前社会中,要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必须是美的作品才能为大众所乐意接受;否则不可能实现作品的传播。[35]
       刘雪荣、董兴杰认为,近年来,学术腐败已经成为学术界、教育界的毒瘤,严重影响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编辑的实践活动是信息文化产品加工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会给学术腐败现象以可乘之机。所以提高编辑素质,制度化,能对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36]曾伟明、辛均针对当前论文发表领域存在种种腐败行为,建议应该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编辑责任制与追究制,培养学者型编辑,提高编辑学术规范意识,以规范编辑行为,反对学术腐败。[37]
       三、名刊名栏建设
       2002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和举措,2003年11月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2004年实施了名栏方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实施的国家期刊奖和中国双效期刊方阵的评比与建设工程,入围的也包括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此工程旨在推出一批我国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名刊名栏建设研究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龙协涛对当下我国学术期刊特别是学报名刊名栏的发展有如下看法:高校社科学报的可喜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以第一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11家学报为代表,有一部分学报已经跃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校品牌期刊的行列。这些学报选择了先进的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组稿发稿的视野再也不局限在学府的学院高墙之内,能够从校外、海外、国外选用优质稿件。有的学报成立了由国内著名学者和国外专家组成的编委会,有的还开始出版学报的英文版。第二,有一批学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或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或根据地方特色,或根据历史传统,办好一两个重点栏目,打破了千刊一面的僵化局面,走上了特色化、个性化的办刊之路。第三,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学报而言,它们遵循服务育人的办刊宗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向千千万万学写学术论文、学做学问的青年学子,为他们难以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处女作提供发表园地,为这些尚未出名的“小人物”的学术起步搭建一个初始阶梯。[38]
       林丽芳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的期刊业已进入“品牌探索”期,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期刊应通过强化期刊的主编意识,准确定位期刊的办刊理念,明晰期刊的读者对象,搞好特色的选题策划,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在选题策划上,要努力做到同类期刊的统领性,推介出几个特色或名牌栏目,形成期刊的专业特色或栏目特色。[39]
       张改兰认为,创建名刊名栏学术期刊必须要确定正确的办刊方向,其导向必须是正确的、进步的、前沿的、前瞻的、发展的、超越的、国际的、动态的、学术的;必须把栏目定在学术水平高的位置上,及时改
       进栏目、创新栏目、发展栏目,同时要根据已有的亮点栏目去设置新颖独到、别具一格的名栏。[40]
       王明亚从分析成人高校学报名刊的角度出发,认为创办名刊、名栏要依据刊物的属类进行定位和选择、在形象上要生动完美,版面设计上要灵活精巧,内容上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原创性贡献,形成稳定的办刊风格,并且有品牌价值。同时认为社科类期刊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前瞻性,以及思想和理论价值。创办名刊名栏是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举措。[41]范琳认为,“名刊”、“名栏”工程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学报培育出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校品牌期刊。在争创“名刊”、“名栏”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报的地域优势、地方文史特点、本校的学科科研优势等,开办特色栏目,把品牌的创新理念有效地渗透到办刊实践中去。[42]
       针对当下期刊争创“名刊”“名栏”的现状,林利藩从另外一个视角作了比较冷静和现实的分析。他认为,“稿患”与“稿荒”即“两难”症;“名刊”热与“名栏”热即“双名”热。认为对“两难”症,我们不能消极回避,只能积极适应,“对症下药”;对“双名”热,我们也不应盲目追逐,而应理性对待,因“刊”制宜。要想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务虚,也要务实,或许“务虚”更主要、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学报的可持续发展。[43]
       蔡红燕对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策划及优化问题从“生态位现象”与栏目策划、栏目策划中的“生态平衡”、栏目策划中的“生态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地方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要从不策划到策划,再到优化,不仅是需要观念的科学化,更需要行为的科学化。如何才能实现栏目策划的最优化,这是一门不太容易的学问。因为创建“名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体现在栏目特色、内容质量上,还体现在学报的栏目管理上,学报只有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从以数量为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由单一的专才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由综合性办刊到专业性办刊、由内向性服务向外向性服务、由重理论轻应用研究向理论与应用研究并举、由传统工作方式到现代化工作方式等方向的转变,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信息社会的汹涌大潮中成为出版物“生态位现象”中的时代弄潮者,并以所特具的生态优势而最终胜出。[44]
       四、期刊特色问题
       独特的个性、稳定的风格、新颖的办刊模式和创新思维等是一个期刊成熟的标志。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创出自己的特色乃至形成品牌,是其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界形成影响的重要条件。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所以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期刊来说,在今天激烈的期刊竞争中要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是至关重要的。
       龙协涛认为,学报的痼疾在于传统封闭的办刊观念,“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狭隘的功能定位和一校一刊刻板的办刊途径。中国社科院系统所办的期刊多有建树,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编辑的眼光并未囿于各专业研究所内,而是从全国范围内选稿用稿。我们可以就特色说成败,以品牌论英雄。有了品牌,有了特色,世界承认你,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不同的学报应展示自己的求异思维,出不同的招,打不同的牌。[45]
       吴守凤、蔡春鹏从分析高校文科学报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特色彰显与品牌塑造不够方面人手,认为21世纪以来,高校文科学报无论从数量与质量上距离特色与品牌学报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学报要出精品、创品牌,首先要彰显特色。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办刊方略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做到在定位上特色突出,在栏目设置上特色化,在学术质量和导向上特色鲜明,在版式设计上富有个性。[46]
       杨琦、孙守增、苗海田从分析理工院校社科学报的办刊特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期刊特色化的建议。他们认为,特色决定刊物的竞争力,成为提升刊物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前提,学术期刊如果没有特色,办得再好,也千刊一面。理工院校社科学报必须依托理工科的学科优势,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实现其后发优势。[47]
       张雪山认为,追求特色,挖掘潜力,是高校文科学报风格的现实追求。普通高校学报有两个自主创新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利用。一是学科优势。高校学报最鲜明的特色在于有长期积累形成的专业学科资源,可以借此发挥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二是区位及管理优势。就是借助地方行政力量或者所在地域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地方区域经济文化特色创栏目品牌,突出办刊特色。[48]潘照新认为,科学地思维、预测、筹划及创新,认真实践并搞好栏目策划各个环节,是保证高校学报展示其个性、彰显其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途径。在栏目策划上要坚持符合办刊宗旨、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市场需要和体现个性原则的方针政策和原则。[49]
       王启和从分析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切入,认为期刊特色构建是打造名刊的前提,期刊特色栏目的构建是打造名栏的基础,无特色无以成名刊、名栏。期刊特色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静态层面考察,有办刊条件、办刊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对象、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竞争态势等因素。特色培育实践,必须善于抓住期刊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适时聚合和创造一切有利于特色培育的有利条件,与时俱进地创造期刊特色的核心要素。[50]
       五、期刊规范化问题
       近年来,“学术规范”呼声日高,而学术期刊是审核学术研究成果即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衡量其是否达到发表水平的重要工具。学术规范则是整个学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学术期刊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学术期刊能够促进学术规范的实施与完善,而遵循学术规范则能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51]
       杨圣玉认为,目前学术期刊存在“论文集模式”一统天下;缺乏学术批评和学科评论,几乎没有书评,很少学术信息含量;高校系统刊物(特别是文科学报)除个别例外,存在严重“自留地化”现象;现行高校文科学报系统的注释模式有很多不合理之处;非学术化的压力与夹击,对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普遍压力等问题。并从学术期刊与学术权力、学术失范与学术规范、学术期刊与学术责任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52]
       邓秀林从署名不规范、引用不当、一稿多投3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期刊作者违反《著作权法》情况;从伤筋动骨、删繁就简、误人大事3个方面分析了当前
       期刊编辑违反《著作权法》情况。认为除了加强道德教育、法律监督等之外,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辑双方都牢牢树立著作权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是学术期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前提。[53]
       陈颖通过分析近20多年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当前学术生态环境的一些不良现象,认为如今的学术研究已逐渐被人们视为一种精神生产,其价值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利益,其超功利性已越来越淡化,为逐利而谋学术的人则变得越来越多。这便是今天中国学术界精品少、大师少的症结之一,也是屡屡出现学术造假、学术泡沫的一个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学术生态环境的部分恶化制约了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而学术期刊作为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起着调节学术生态环境的作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有关方面综合协调共同努力,其中最根本的是学术研究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术评价制度的改革。[54]
       胡政平针对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规范方面关于注释、参考文献、数字使用、文章标题的序号标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作了补充论述,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编辑工作,使我国的学术期刊编辑向着更加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55]胡雯君对当前术期刊在编辑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从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开的问题,“转引自”的规范处理及文献的重复引用,古文献著录的规范.摘要及关键词的规范,作者工作单位及作者简介的规范5个方面谈了学术期刊编辑规范化的问题。认为社科期刊在编辑规范化方面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是认识、观念与习惯的问题,其次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许多问题不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是重视程度不够。[56]
       邓传祥、张万仙从国家标准与规范本身存在编制质量问题和作者编者贯彻执行标准规范不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学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从提高国标与规范的编制质量;提高编辑人员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加强期刊管理的监督力度促进学术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加强学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措施。[57]
       六、期刊网络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更加迅速和便捷。人文社科期刊作为当今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了网络传媒的影响。人文社科期刊的网络化建设也是今年关注的重点。
       倪四秀认为,网络是一个大型集成化动态数据库,具有显著的信息化特性,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大舞台,将自己推销出去,要让更多的读者认识期刊,吸引更多优秀的作者来投稿,这是很重要的。[58]宋冬英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的流程、方法、原则及其与上下游价值链的关系,直接冲击到整个学术期刊乃至出版业。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价值链重构应把握的重点有:在主体活动中紧抓战略环节,在支持活动中突出核心竞争力环节。因此,今后应加强编辑手段现代化的建设,这是网络时代重构学术期刊价值链的基础和物资保障。没有手段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价值链重构。[59]
       张玉亭对高校学报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高校学报编辑依靠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工作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借助网络技术和数据库,学报编辑直接参与编辑、排版、发行等工作,真正做到学报编辑、排版、校对一体化,从而大大提高学报的编排质量。因此,学报编辑要熟练掌握和使用电脑,提高网络适应能力,尽快了解网络、关注网络、研究网络,实现编辑工作现代化,从而把刊物办得越来越好。[60]
       鲍卫敏、赵娜对高校学报信息化现状和全面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高校网络建设的推进,高校学报已进入全面信息化阶段。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结合编辑部的实际情况,遵循逐渐发展的原则,逐步实现高校学报全面信息化。[61]孙峰认为,学术期刊必须做好信息库的建设,这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一环,具体要做好三个信息库工作:一是开发稿源信息库,二是完善审稿专家信息库,三是健全社会反馈信息库。[62]
       杨荣星认为,硕大无比的网络,神奇地“网”住了整个世界网络环境,也迫使学报从编辑主体到编辑手段,经营管理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所以,现代化是网络环境下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编辑主体现代化是学报现代化的关键,编辑手段现代化是学报现代化的前提,经营管理现代化是学报现代化的方向。所以,现代化是网络环境下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63]李颖、刘秀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的应用使传统的编辑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报编辑工作的背景、方式、方法和手段都具有了新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学报的发展拓宽了空间,为编辑更好的完成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深远的意义。[64]
       陈芳分析了高校学报“重传播轻赢利”的运行策略所造成的发展困境,提出了e时代学报摆脱困境、实现数字化的具体策略和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构想了“高校学报网”的发展前景,认为e时代的学报人将更加亲近读者,网络将为学报的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65]王兆璟分析了学术性期刊网络运营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的学术期刊应该认真研究发达国家将出版业与经济科学、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的成功经验,以问题为基础,确立优化的网上运营模式。并提出了从转变观念、开展市场化运作,增强技术实力、加强网站推广、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维护学术期刊的正当权益几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66]
       于涛分析了网络期刊的特点和网络环境下编辑的工作方式及期刊管理行为。认为因特网给期刊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期刊的网络化必将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和挑战,并向出版专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期刊与网络期刊各具特色,具有互补性,将长期共存,共同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尽管如此,现代编辑人也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迎接网络时代提出的挑战。[67]
       王军总结了网络电子期刊3种类型9种形式的出版模式,分析了网络电子期刊出版模式对传统期刊稿件组织、编样出版和管理监督的10大挑战。认为网络电子期刊的众多出版模式对传统期刊的连续出版物、定期出版、固定的刊名及顺序编号、篇幅及
       形式相对固定且装订成册等基本特征都进行了否定。首先,网络电子期刊不再装订成册,而是上载存储到网络服务器的数据库系统中;其次,由于存储技术的发展已使海量存储成为现实,在网络电子期刊中一般不再限制文章篇幅;再次,一些网络电子期刊不一定定期出版,一篇通过评审的论文可以即时上载到网络期刊数据库,进入传播过程,实现了“即时出版”,期刊中“期”的概念也随着消失。[68]
       七、期刊评价
       近年来随着各个部门和单位的科研管理办法的不断出台,所规定的科研考核标准的量化和细化以及期刊评价机构的出现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加之科研数量与发表的刊物级别与作者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等,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与核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赵文义为了使人们更客观地认识影响因子,从作者引文行为的动机和规范性、作者引文的习惯、学科的性质、期刊的专业领域、期刊的类型、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量、语言差异、统计时段的选择、期刊刊载论文量、统计来源库的选择等方面总结了期刊影响因子的某些影响因素。认为期刊影响因子受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中,能受期刊编辑出版者主观意愿影响的并不多,但同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影响因子的大小。因此,在评价期刊时,要客观地认识用影响因子定量评价期刊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为了更客观地评价期刊,要分不同学科及学科的不同领域分别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而且要结合其他定量指标以及同行评价等定性指标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69]
       陈淑娴认为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但单纯依靠该指标对期刊进行学术评价有失偏颇。认为期刊影响因子的主观影响因素中,学科间差异和统计时段的影响无规律可循;主观因素导致的期刊影响因子增大不能体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在对期刊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时,如果以“他引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或将影响因子作为目标函数,他引率和扩散因子作为约数条件,从而优化出评价指标应该更为客观与公正。[70]
       朱寿桐认为学术成果的产生不是为了评价,而是要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表达学思理念,显示学术个性和智慧。对学术评价的过度关心必然导致学术的社会定位出现严重位移。在当代中国应维护和提倡学术意义上进行的学术评价,以避免学术的失范和研究的泛滥。学术评价要坚持学术性,需要重视学术评价的规范性建设,不宜将学术评价的倡导与主动权拱手交给行政领导和书刊出版部门,单纯的量化评价应受到质疑。必须在学术的框架内寻求解决途径,要从学术含量和难度上体现出对学术性的尊重。[71]
       陈红通过介绍台湾文科期刊的学术评估机制和台湾文科期刊评估的指标与绩效,认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台湾通过两次分门类的文科期刊评比排序与建立“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TSSCI)数据库,形成人文社科期刊的学术评估机制。这一机制贯穿着专业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对台湾期刊界和学术界都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这一机制的运作程序、评价指标及其绩效反响,有助于祖国大陆的文科期刊借鉴台湾同行的经验和教训。[72]
       八、其他
       主要是期刊的版面费问题、“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和质量问题,2006年针对这些问题谈论较多,下面是一些作者破常规的主要观点。
       蒋永华通过与刘长秋商榷(刘长秋在《云梦学刊》2005年第1期发表了《有感于“版面费”》一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的方式对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现象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学术期刊也面临很多困境,最大的困难是办刊经费不足。而我国学术期刊经费大多是靠上级部门拨款,发行主要是以交流为主。如果让学术期刊走自负盈亏的道路,那将是困难重重。面对日益增长的稿源和非常有限的经费来源,学术期刊界屡见不鲜的做法就是向作者收取“版面费”。而这一做法有根有据,合理合法。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有利于保证刊物的办刊经费来源,有利于稳定学术期刊的正常运转,也有利于办刊经费的合理分担。合理收取版面费决不意味着学术期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恰恰相反,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抵销和弥补办刊成本。如有的对外面投稿者收费,对本单位的则不收或少收;有的对一般中青年作者收,对知名学者不收,只是由于各期刊的经济状况不同,收取标准也不尽一致。毋庸置疑,确有个别害群之马乱收费给学术期刊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我们不应因噎废食,而要客观、理性地调查研究。当前亟待出版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既要维护作者的权益,也要维护编辑的权益。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学术事业健康而可持续地发展。[73]
       近年来学术期刊遇到的“一稿多投”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一稿多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曾果果、刘宇从对“一稿多投”的研究现状和“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的界定人手,从经济角度探析了“一稿多投”的客观原因,从微观和宏观上分析了“一稿多发”可能造成的学术危害,并从编辑、著者、期刊社联盟3个角度提出了避免“一稿多发”的可行性措施。认为“一稿多投”而未“发”是不会造成任何不良社会影响的,而“一稿多发”才是扰乱正常出版秩序的祸端。[74]杨勇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危害性和“一稿多投”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一稿多投”现象可以从改进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确定合理的审稿时限、提高审稿效率,建立防范和处罚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认为治理和解决“一稿多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作为编辑活动的主体,学报编辑应树立与作者的平等观念,要学会换位思考,急作者之所急,同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学识水平,切实履行职责,为“一稿多投”的解决尽一己之力。[75]王桂珍对一稿多投的界定,一稿多投的原因,不准一稿多投的法律依据和一稿多投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一稿多投的对策与措施。认为一稿多投必然造成多家期刊编辑付出审稿、编辑、加工等重复劳动,给国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直接损害读者利益。无论是编者、作者、读者对一稿多投的行为,都要提高到法律的高度来认识,自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规范投稿、用稿的行为,杜绝“一稿多投”行为,维护期刊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风气,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76]吕福军对产生“一稿多投、多发”的根源作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编辑部与作者可以签订发稿合同,可以约束双方这一建议,并提供了一个发稿合同的范本。认为长期以来,“一稿多投、多发”一直是作者和编辑感到困惑并力图加以解决的难题。但是在市场经济和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编辑应该改变观念,以人为本,走出“一稿多投、多发”的误区,默许“一稿多投”,严惩“一稿多发”。[77]刘吉元从分析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根源及社会背景人手,对“一稿多投”现象重新审视后,认为“一稿多投”是作者应有的权利,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一稿多投”有利于推进出版工作改革。而“一稿多发”的编辑预防应该从及时邮寄回执,建立编辑与作者的第一次通讯联系;尽快退修稿件,建立编辑与作者的第二次通讯联系;尽早寄发录用通知,建立编辑与作者的第三次通讯联系的“编辑与作者三次通讯”模式,来有效地解决了一稿多投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了一稿多发现象的发生。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稿多投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应该强行禁止的。各编辑部应主动适应这一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提高编辑的作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及时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是预防一稿多投,防止一稿多发的上上之策。[78]
       [责任编辑 姬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