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政治学研究]试论社会主义领导权威产生的基础
作者:姜明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领导权威即影响力,是由领导职务权威(即权力)和领导信任权威(即威信)构成的。权威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领导活动的实现建立在一定形式的领导权威基础之上,同时领导权威的特征与发展又与社会的发展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即不同的社会形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领导权威的实现方式,不同形态领导权威的产生又直接作用和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推进,现代领导权威发展的趋向已经由权力性影响力向非权力影响力转变。公生威、功生威、仁生威、明生威、廉生威、信生威是现代社会主义领导权威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领导;权威;权力
       中图分类号:D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5-0029-03
       所谓领导权威即影响力,是由领导职务权威(即权力)和领导信任权威(即威信)构成的。领导权威是在实施领导活动中所建立的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服从的关系,同时又是权力影响力的外在体现。
       领导者的权力是实施领导、履行职责的法定职权,是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一种支配力量。领导者凭借其权力所带来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对群体成员产生一种制约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发挥其功能的基本保证、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者的权力由与领导者的职位相应的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监督控制权等构成,是由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有关部门的决议、命令所直接确定的。它体现着个人与国家、集体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可以随意更改的私人间的契约,具有不可违抗的约束力,即任何领导者都必须在法律或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职权。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力一般产生于客观因素,上级一旦任命,被任命者便拥有法定的相应权力。权力与职务成正比,职务越高,则享有的权力也就越大。而权威则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权力影响,是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在心理上形成的一种有很高融合度的沟通和默契,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领导者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及行为的能力,是使被领导者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领导者的权威是在一个较长的领导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可升可降的动态概念。领导权威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由职务权威(即权力)到领导信任权威(即威信)的发展过程,即由强制性阶段过渡到自觉性阶段。职务权威具有强制性、外在性,它是由领导者的职位和社会观念决定的,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职务权威是外来的东西,当在其位时,它与你结合在一起;一旦职位解除,它就自然和你分离。领导者的信任权威则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渗透性和内在性,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群众关系等因素产生的。在一般情况下,职务权威是个常数,不论是哪个领导者,只要是同一等级和同一范围的领导职位,就具备相同的权力,相同的职务权威。而信任权威则是一个变数,它可因领导者素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可以因一个领导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所具有的不同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有所差异,所以领导权威的大与小、高与低起决定作用的是信任权威,是人格的力量。
       领导活动的实现建立在一定形式的领导权威基础之上,同时领导权威的特征与发展又与社会的发展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即不同的社会形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领导权威的实现方式,不同形态领导权威的产生又直接作用和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迁。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活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是一个永远存在的活动,即使到共产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权威和服从,只是这种服从和权威是建立在更自觉的基础上的。在社会主义主义条件下,领导者权力的实质是为了实现领导职能、履行领导责任的一种工作条件或手段。领导者的权力必须从属于其责任,并为其责任服务,绝不允许以权谋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级领导者的权威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发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权力受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决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再是“以权制人”、“以力压人”、“以利诱人”的关系,而是平等坦诚、互助合作的同志式关系。因此社会主义领导推崇的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而不是权力影响力,是权威而不是权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现代领导科学的理论,现代社会主义领导者权威的产生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生威。社会主义领导者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在这种条件下,领导者的权力不是一种地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领导者应妥善而慎重地使用法定的权力,绝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领导者模范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身教重于言教。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是因为他们具有大公无私的高贵品格,以及严于律己,为人表率的作风。在于他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识大体,顾大局,一切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敢于同一切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作斗争。只有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会对群众产生深刻而广泛的感染力和影响,人民就一定拥戴他。反之,有些领导损公肥私,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为自己和亲朋好友捞好处,见利忘义,道德沦丧,人民就一定会唾弃他。这一切都表明,领导,原本就是为公众服务的角色,是公众需求的产物,是人民的勤务员。“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公,人民才敬佩你,支持你。广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群众的信任转化到自己领导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树立领导者权威。像焦裕绿、孔繁森等就是我国各级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
       (二)功生威。作为领导者,不应满足于现状,不墨守成规,而要自强不息,不畏困难,不怕挫折,敢于拼搏,锐意创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人民创造福祉。谁能够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领导政绩突出,谁就有领导权威。毫无政绩的干部是谈不上权威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群众打破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从而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但是权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领导者个人魅力权威被置于至高无上和缺乏监督和制约的状态下,也必然产生盲目的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给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伤害。如“文化大革命”中,由于领导者个人权威达到了“极致”,从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邓小平之所以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威望,主要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党和国家的总设计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取得了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们的领导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决反对骄傲自满、铺张浪费。”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强调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因此,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不断建功立业,树立“无功便是过”的观念,绝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也不能明哲保身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名利前途。而应大胆地探索,并敢于和善于总结实践中成功的经验与吸取失败的教训,以及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做到胆大心细,尽力趋利避害,推动事业的发展。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者只有通过为人民多办实事,多做好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领导者权威也才能得以树立。
       (三)仁生威。领导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必要的正常制度化管理,应赋予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这就是“仁者无敌”。人都是感情的动物,不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首先来自于他们对人民群众无限的爱。2007年元旦,胡锦涛来到辽宁省一户农民家,坐在炕头上问暖问寒,并在院子里一同参加垫猪圈的劳动。当年禽流感袭来,一时人们“谈禽色变”,温家宝总理却来到内地最先出现疫情的湖北和安徽,走进疫点的鸡舍慰问禽农……“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爱民者,民恒爱之”。这两位已经走过全国大江南北一千多个县的平民总书记和平民总理,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真心诚意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理性人”和“情绪人”的两重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小,影响力越大;心理距离越大,影响力就越小。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只有真诚地热爱人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才会形成较大的非权力影响力,得到人民群众真诚的拥戴,才会形成一定的领导权威。
       (四)明生威。领导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专业性、全局性和超前性的社会工作,领导者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还要有想干好工作所对应的相关知识、敏捷的思维和洞察力,能明察秋毫,防微杜渐,统筹全局,有着善于对领导工作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要明于事理,对领导关系所涉及的社会事务一清二楚,了然于胸,不当图有虚名的“花瓶官”、混世混事的“糊涂官”、好逸恶劳的“享乐官”;明于决策,对重大决策能够迅速正确制定和实施。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勇于决策、善于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决策是领导者实现领导水平的集中体现,领导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审时度势,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同时,正确分析现状及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使群众从目标中看到发展的美好前景,激起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泰戈尔曾经说过,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奋斗目标即是希望的凝聚,人有了希望,心理便会出现不平衡,而且付诸相应的努力,在目的实现中达到新的平衡。在面临竞争挑战、生存和发展的时刻,更是领导决策水平的集中体现,哪个领导有远见、有魄力,能制定超前的顺应潮流的决策,哪个领导就会受到群众的拥护。因此,领导要高瞻远瞩、科学决策,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使群众感到,有领导在就有希望在。要做到用人贤明,广揽人才,任人唯贤,不拉帮结派,不唯亲是用要做到办事开明,不拘泥于固有的办事方式,灵活多变,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处理事务,对下属放权而不失控,大度而不糊涂。能够做到这些“明”的领导者,总是会很快在群众中建立起威信。而“明”,是以领导者广博的知识、超人的智慧、丰富的经验、独特的技能为基础的。领导者只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发展方略和决策措施,引导并组织起群众为之奋斗,取得群众的信任与共鸣,其权威就能树立起来。
       (五)廉生威。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廉洁奉公,自古以来就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廉者,政之本也”。廉洁,就是唯以俸禄为取,不取非分之财,更不妄取百姓之利。“廉,国之大维”。自从有了阶级社会,为官的廉与贪,就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惩治腐败,如今已成为了世界各国头痛的大问题。我们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廉”现在是一个官员称职与否最基本的衡量标准。如果领导干部自身不正,形象很差,就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去要求别人做什么,即使要求了,群众也会产生反感和抵触。只有那些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拒腐防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人师表的领导者,才能得人心,受尊重,下属和群众才会对他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服从感,才会自觉地跟着他去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这方面,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就是最好的例子。“淡泊明志”、“志存高远”,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要我们的领导者能够宗旨在胸,以民为本,就能建立领导权威。
       (六)信生威。职务权威是有限的,而信任权威是无限的。要培养和塑造、提高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较高的领导信任权威,关键是能够做到“五要”:
       第一,职务观念要对。作为领导者必须明确:领导的职权是党和人民给的,领导者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违法乱纪的权利。
       第二,政治素质要高。领导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和复杂情况面前,旗帜鲜明,不随波逐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第三,工作才能要强。领导者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科学分析和鉴别各种信息,敏锐地观察事物,认识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预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确定目标方针。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要善于倾听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多谋善断,依靠集体智慧,避免决策失误。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善于把自己管理的系统组成一个功能齐全、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效地协调各个层次、各个部门的关系,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本领。
       第四,务实形象要佳。领导干部要努力培养和树立自己的务实形象,要下工夫做到:一要知实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解剖麻雀”,获取真知。二要使实劲。以对上对下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指导基层办实事,把劲头使在提高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和基础工作基层建设上。三要抓落实。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抓落实,树立“实干、公正、廉洁、奉献”的形象。四要讲实话。对上对下,以诚相待,绝不可虚情假意,不可为讨好上级报喜不报忧,不可欺上瞒下,特别要敢讲真话,绝不可阿谀奉承。
       第五,生活作风要好。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嘴不馋、手不长、腿不懒、耳不偏、心不散。江泽民曾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面对权力“商品化”,党性“金钱化”,人格“市场化”等不正之风的侵袭,各级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我约束,把好权力、金钱、美色关,拒腐防变,增强人格魅力。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