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梁园唱和词》初探(摘要)
作者:李桂芹 彭玉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梁园唱和词》,清傅世垚、程大戴、佟世临三人唱和而成书,长期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唱和时间为康熙三十八年冬至次年春天,唱和地点开封,在词学活动比较平淡的大环境下产生,十分可贵。它在题材与风格方面有鲜明特征,与盛行的浙西词风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梁园唱和词;唱和时间;唱和地点;题材风格特征;浙西词风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8)04—0115—04
       收稿日期:2008—02—27
       作者简介:1.李桂芹(1973—),女,河南安阳人,华南农业大学讲师,中山大学古代文学专业0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2.彭玉平(1964—),男,江苏常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词学研究。
       《梁园唱和词》[1],长期处于被冷落地位,古代词论、序、跋中几乎无人提及。当代除《中国词学大辞典》和饶宗颐《清代地域性之词总集与酬唱词集》略作介绍外,也未引起研究者的青睐。它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清傅世垚、程大戴、佟世临三人唱和而成书,李根茂评,共一册,清初刻本。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举行前,词学活动热烈而又频繁,唱和是当时文人间自由交往、聚会的一种主要活动。康熙十八年后,随着词人身份与心态的改变,词学的繁荣已被解释为“文治”的结果,“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2](P87),词学活动趋于平淡,唱和也只是朋友之间私下吟咏唱酬,在这种词学环境下,能产生《梁园唱和词》这样完整的唱和词集,难能可贵。
       《梁园唱和词》无序,按词调排列,第一位是首唱者,另两位为和者,唱和方式是同调同题和韵。有词调45阕,三人唱和,共有词129首,最后6首词有笙无辞。作为一部被遗忘300多年的唱和词集,对理解文人交游、作品风格,探索清初词坛风气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唱和者与评者事迹钩沉
       《梁园唱和词》三位唱和者,只有傅世垚曾被《清词史》略作介绍,另两位唱和者程大戴、佟世临和点评者李根茂,学界研究均一片空白。下面对四人生平事迹略作钩沉。
       傅世垚,生卒年不详,字宾石,号帚庵,汝阳(今河南汝南)人。据《汝阳县志》,他与兄傅世喆(字二吉,号山友),在康熙年间同时考中贡士,曾为“四川资县知县”[3](P544)。《词观》收其词《千秋岁引·癸亥夏抄得家报》,有“久客四川,神游故国”句,可知傅世垚居官四川资县约为癸亥(康熙二十二年,1623)前后,后请养告归。傅世垚著《六书分类》,阎锡爵《六书分类叙》说傅世垚:“天赋英异之姿,幼怀进取之志。生于世胄之家,绝少贵介之习。”[4](P301)傅世垚家世汝南名宿,他的曾祖父傅振商,字君羽,明三十五年举人,丁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有《爱鼎堂全集》[3](P722)。祖父傅孕恒,“赠太原府同知”,孕恒有鷟祥、鸾祥二子[3](P576)。傅世垚父亲傅鸾祥,官生,曾浙江湖州府通判,山西太原府同知,湖广宝庆府知府[3]P577。据傅燮调词《沁园春·读宾石宗弟(盘石吟)兼忆昔年今日之事。时宾石为资令,以养亲予告》[5],可知傅世垚有《盘石吟》词集。
       程大戴,生卒年不详,字会亭,楚澴(今湖北孝感)人。据《孝感县志》,程大戴为康熙贡士。其父程正萃,“字除只,号 园”[6](卷十八),《全清词·顺康卷》据《词观》收程正萃词4首。《孝感县志》有其传,说他“俶傥闳博,少负文誉”“数奇不第,终老明经”[6](卷十八)。祖父程良筹,字持卿,天启乙丑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有《漱石居集》。程大戴在当时也有才名。《孝感县志》卷十三《艺文志》中有他的《西湖书院赋》[6]卷二十二。汝南和孝感,地理位置接近,《孝感县志》收有傅世垚的从叔傅鹤祥一篇文章《孝邑丈量告成喜赋》[6],可见傅氏族人与孝感有来往。
       佟世临,生卒年不详,字醒园,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曾记载过此人及诗作:“佟世临,字醒园,上元人。《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郁郁松楸荫墓田,怆怀往事泪潸然。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鹏沈沦贾传年。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孤忠未返辽东鹤,俎豆聊分江夏贤。’”[7](P770)佟氏家族中仅有顺治名臣佟国器在顺治十七年(1660)革职,退居江苏上元,佟世临也为上元人,又是“世”字辈,疑为佟国器之子,与《东白堂词选》编选者佟世南行兄弟,俟考。《梁园唱和词》中有傅世盎词《无闷·早过醒翁世叔值濯足,因而成此》,词中称佟世临为“世叔”,可以证明佟世临或年长于傅世垚,或与傅世垚父辈有交往。 评论者李根茂,生卒年不详,字致庵,汝阳(今河南汝南)人。据《汝阳县志》知其为县学贡生,未官[3](P560)。清康熙二十九年刻本《汝阳县志》十卷,虽是汝阳县令邱天英主修,但由李根茂纂写。李根茂素有才华,《汝阳县志》收有他许多诗歌与散文,曾为傅世垚《六书分类》作序[4](P304)。
       二、唱和地点与时间
       《梁园唱和词》无序,也未有人提及。关于《梁园唱和词》的唱和地点和唱和时间,可以根据历史和《梁园唱和词》词作加以推断。
       傅世垚、程大戴、佟世临的唱和地点应在开封。《梁园唱和词》中有许多词作点明唱和地点,如《一剪梅·大梁春思》。大梁,指开封,战国魏都。又如《东风第一枝·偕会亭、帚庵、青门雅存东郊探春集繁塔寺小饮,即席赋》中提到“繁塔寺”,就是开封天清寺。宋朝开宝年间,重修繁台上的天清寺,同时在寺内兴建了一座砖塔,因其坐落在繁台上,故俗称繁塔。天清寺也称繁塔寺。再如《金桔对芙蓉·艮岳吊古》中“艮岳”,亦称万岁山,是宋代的首都著名宫苑。再如《木兰花慢·夷门怀古》中“夷门”,是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门,魏隐士侯赢曾为夷门监。可以看出,从以上的“大梁”、“繁塔寺”、“艮岳”、“夷门”等系列所咏古迹,可证明《梁园唱和词》唱和地点发生在开封。
       开封就是汉代的梁园。梁园又叫兔园,是汉孝文帝的少子梁孝王刘武的御花园。汉代有有著名的梁园之会。旧题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使各为赋。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公孙乘《月赋》,羊胜《屏风赋》,韩安国作《几赋》不成,邹阳代作。邹阳安国罚酒三升,赐枚乘路乔如绢,人五匹。”[8](P173)可见,梁园曾是汉代文人以文会友、置酒高会的聚会场所,也是文人骚客游赏唱和之地。三人来到此地,你来我往,以词彼此酬唱,拜亲访友,文人逸兴,闲情雅趣,颇似当年梁园盛象。
       《梁园唱和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唱和时间,但通过资料互证,大致可以推断出唱和时间。下面把唱和词中有时间信号的词题序胪列如下:
       
       上表按《梁园唱和词》中顺序罗列。其中,《念奴娇·己卯仲冬十七日对雪》是《梁园唱和词》第一首,为首次唱和,时间为“己卯年仲冬十七日”,即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一月十七日。而《卜算子慢·立春日大雪》、《迎春乐·庚辰元日》、《早梅芳远·元夜观烟火》三首词的唱和历时顺序为:己卯年立春、庚辰元日(康熙三十九年春节)、庚辰元夕。从《浪淘沙·春分偶兴》与位于《梁园唱和词》结尾的几首如《金缕曲·春游后一日雨》、《安公子·闻蛙》等,可以判断出唱和大约暮春结束。即《梁园唱和词》的唱和时间开始于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结束于康熙三十九年暮春左右。
       三、题材与风格特征
       《梁园唱和词》主要以咏物、咏史、节日友情、闺情为主,在内容、风格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题材的生活化、闲适化
       傅世垚、程大戴、佟世临三人在梁园“闲身一个没拘束,眼界几空天地”(佟世临《念奴娇·已卯仲冬十七日大雪和词》),流连光景,优游自在,在闲适恬然中唱和娱乐,寄兴遣怀,内容多是流连岁月的闲适生活,非常平民化、闲适化。《梁园唱和词》的题材选取也表现出生活化、闲适化的倾向。
       1.题材日常生活化。主要表现在数量众多的排日唱和词上。《梁园唱和词》中许多唱和词题序或标明日期,或标明季节,整个集子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同每天的生活日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唱和天气变化:“已卯仲冬十七日大雪”“立春日大雪”“春游后一日雨”等。唱和友朋往来:“偕会亭、宾石饮雅存斋中”“贻醒园会亭毡笠”“冒雨赴李长公酌”等。唱和游玩景致:“又寺壁有闽客画<渔人把卷图>,生动可爱,漫题”“偕会亭帚庵青门雅存东郊探春集繁塔寺小饮即席赋”等。唱和动植物:“笼鸡”、“榆钱”、“盆中金鱼”等。这些唱和词题材贴近普通大众的一般生活,所写尽是小事,他们把关注的目光缩注在日常生活,从中发现审美情趣。
       2.题材的闲适化。三人互相酬唱时,强化娱乐休闲的性质,在选取题材上,从不避讳自己的平凡,有意体现闲适的生活。他们描写风光景色,如《昼夜乐·晓起见泥中杏花有感》,傅世垚首唱,咏叹杏花凋零人泥,“空含蕙质兰心,一任雨欺风葬”,怜惜不已。佟世临、程大戴和词借美人迟暮歌咏泥中杏花,叹息连连。又如《谢池春慢·有老僧阅藏于卷中得一枯蝶,征赋》,三人对一只“枯蝶”唱和一番。他们描写节日庆贺,元夕节,程大戴、傅世垚、佟世临在开封也参加灯会,共同唱和《早梅芳远·元夜观烟火》,把元夕节灯火渲染得热闹繁华。焰火有的飞腾而起,如同珠帘;有的闪闪烁烁,如同雪柳。人人喜笑颜开,摩肩接踵,写得异样繁闹,令人应接不暇。他们怀古,如《金菊对芙蓉·艮岳吊古》,对开封艮岳之地吊古咏史,一时兴亡之感,令人低回欲绝,不胜悲凉。
       《梁园唱和词》具有生活化、闲适化特征,但又不等同于庸俗化。他们迎合民间风俗习惯,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享受闲适雅趣,既显示出生活本身的情调,也表现出文人在生活中的魅力。
       (二)风格的清丽典雅
       唱和可以竞技,可以切磋,你唱我和,很容易导致风格的趋同。《梁园唱和词》题材相同,三人创作风格也表现出一致性,就是“清丽典雅”。这在情感表达、创作方式、语言运用方面都有表现。
       1.情感的自我化
       《梁园唱和词》中都或明或隐地有着三人之自我。明者如三人词中反复出现的“我”字:“我愧信陵”,“赚我老无成”,“启床头招我同酣”,“明镜窥来羞我”,“我见之时犹感怆”,“笑傲烟霞尔我俦”,“春色故来撩我”。“唯吾洒落岸然扪腹”。据统计,约有37处。此外还有一些暗含“我”的词眼,如“料得香魂长自怆”、“自是襟期寥阔”等,也有多处。
       情感自我化另一表现为直接议论、抒情。传统词作以含蓄蕴藉为审美特征,很少直接抒情,更不用说直接发论了。三位唱和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观点,抒情、议论比比皆是。
       愀然问天,怎阿堵便无缘。能有青春几许,直恁相煎。(傅世垚)
       色空空色当此际,皆无说。花影不曾摇,香味何留舌。不枉迷津指,深感婆心设。(程大戴)
       想到故园,往日见携尊挈榼,丝竹声声。叹三年梦杳,踪迹类浮萍。(佟世临)
       平生悲牢落。孤情谁见赏。(傅世垚)
       传语燕莺俦,又何须增怅。(佟世临)
       过多的抒情议论,容易导致空疏、叫嚣的缺点,好在《梁园唱和词》没有到过多过滥的地步,时时体现出三人深刻的思想内蕴、高卓的才学识见、启人心智的人生哲理与超脱的佛禅意趣。
       2.故实典雅
       “自我”加上议论,固然可以使词轻灵透脱,深入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但同时也易于失去词作的含蓄之美、意象之美,流于枯燥乏味。《梁园唱和词》,用典故来平衡这种失重感,使意象成为议论中的形象论证,无此弊端。《梁园唱和词》中使事用典之处很多,几乎73%的词至少有一处用典。三人中,傅世垚用典最多,如傅世垚的《云仙隐·笼鸡》:
       桀亦堪栖,埘尤宜憩,何由长锁樊笼。时昂首,忆朱翁。徘徊稻粱羞啄,暗吊斜阳花影重。岂似处宗,书窗对语,遂受伊功。噫嘻反侧难容。焉得一朝养成,季邱羽芥距,金厨苑中。五更初醒,听长鸣处,声断晨钟。
       咏一只笼中的鸡,写得典重厚雅。这首词用五个典故。“桀亦堪栖”两句化用《诗经·君子于役》:“鸡栖于埘”、“鸡栖于桀”。“时昂首”二句,采用民间传说朱元璋俚诗《金鸡报晓》诗。“岂似处宗”二句出自刘义庆《幽明录》中宋处宗与鸡对语的典故。“五德”句,出自《韩非子外传》“鸡有五德”典故。“季郈羽芥距”句出自《史记·周鲁公世家》中,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在鸡羽毛上洒芥末,邱氏给鸡爪套上金甲,引起战争。词中用许多典故表现鸡的悲苦命运。
       《梁园唱和词》词作典故使用不“隔”,虽未达到“字字有来历”,但经常以史书经典为依托,使人有幽古清雅的美感享受。
       3.语言“清丽”
       《梁园唱和词》在首次唱和时就定下自己语言的基调。
       六出天葩,洛阳才子,佳句清还丽。(程大戴《念奴娇·已卯仲冬十七日大雪》)
       何意争艳快睹新词,宛如姑射,字字寒清丽。傅世垚和词)
       可羡滚水骚人,汝南佳士,彩笔争奇丽。(佟世临和词)
       程大戴首唱在先,给唱和语言定下基调“清丽”,傅世垚和词也“字字寒清丽”。“清丽”,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笔者认为,“清丽”就是清新雅致,语言修饰不用花团锦簇,但也绝不浅近卑俗。
       《梁园唱和词》语言“清丽”,不同于云间词派的“旖旎”绮丽之语,也不同于阳羡词派慷慨壮丽之语,显得清新雅致,不过分雕饰。如佟世临《杏花天·喜宾石联床三夕》和词:
       人情半似秋云薄。论心知百年可托。汝南鸡
       黍频相约。且与联床共乐。见永夜灯花灼灼。闻君去,忽然摇落。谩云咫尺星河若。此际还须斟酌。
       这首词语言朴实,清雅、清丽,看不出作者刻意雕饰,但写友情让人回味无穷。李根茂评:“极缱绻,极慰藉,如此写情当于古人中求之。”
       《梁园唱和词》的语言“清丽”表现为一种深厚的文化韵味。他们的语言即使不使事用典,信手拈出,脱口而来,也常有着文化传统的内蕴。
       程大戴《一剪梅·大梁春思》和词
       客久心闲境地幽。水静无沤。机静忘鸥。怪君常自叹迟留。草浅何忧,花老何羞。笑傲烟霞尔我俦。共把鱼钩,共尽床头,长空鹤唳海天悠。试上南楼,更上兰舟。
       这首词语言淡雅、清新,韵味深厚,吞吐有致,流走自如而又传神入微,词中有一种淡然、超脱,充满机趣禅意。
       综上所述,《梁园唱和词》无论是情感的自我化,还是故实典雅、语言清丽方面,带有一种文人的高雅品格,从世俗生活中寻找到雅的情趣。三人程度有深浅之别,都注入了词人自我的思想情趣和精神节操,深深契合着时代的审美思潮。这构成《梁园唱和词》的“清丽典雅”的总体风格。
       四、从咏物词看《梁园唱和词》与浙西词风
       清初康熙年间,阳羡词派与浙西词派相继而起。阳羡词风盛行仅三十年,就被浙西词风逐渐替代。浙西词风有一统词坛的声势。当时许多词人,都受浙西词风影响。浙西词派崇尚姜夔、张炎“醇雅”,“小令宗南唐北宋,慢词宗南宋”,创作上咏物词成就十分突出。《梁园唱和词》咏物词也占其题材的三分之一强,我们通过比较三位唱和者与朱彝尊的咏物词,来分析《梁园唱和词》与浙西词风的异同。
       1.从咏物词取材说
       朱彝尊与《梁园唱和词》咏物词取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
       其一,取材范围丰富程度不同。朱彝尊与《梁园唱和词》题材取材范围都很丰富,主要着眼于气象、植物、动物、山石等自然界的事物。而朱彝尊咏物词取材范围更丰富。
       其二,咏物词取材环境不同。《梁园唱和词》中所咏之物是在某种情境下之物,是有条件的。如《谢池春慢·有老僧阅藏于卷中得一枯蝶,征赋》,咏的是“枯蝶”,并是老僧发现的。又如《寿楼春·盆中金鱼》,咏的“金鱼”在盆中。再如《昼夜乐·晓起见泥中杏花有感》,咏的是“泥中杏花”。朱彝尊所咏之物是纯粹之物,脱离任何情境,当然可以设想为任何情境下自由体物。
       2.从咏物词风格说
       咏物词,本属文人闲情雅趣,由于其富于文化意蕴,又见才华性情,还可怡情,且俗人不能为之。朱彝尊与佟世临、傅世垚虽同为咏物,风格截然不同。一为体物入微,一为境界阔大;一暗含情思,一表现哲理,一婉约轻灵,一清旷雄放。
       从《梁园唱和词》与朱彝尊的咏物词比较,可以看出,《梁园唱和词》与浙西词风差异很大。原因有二:其一,从浙西词派在康熙中期的影响程度来解释。浙西词风最盛行时是康熙十八年左右。康熙三十一年,朱彝尊归田后不复倚声填谱,其余各人四处流散,创作力相对减弱,他们的子弟后辈们只是踵武其前行,没有出类拔萃的词人与作品出现,如果没有厉鹗的出现,浙西词派也可能像阳羡词派那样只有短短几十年的辉煌。《梁园唱和词》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浙派词风的消长。其二,《梁园唱和词》与傅世垚以前词风有一脉相承之处。傅燮詷《词观》收傅世垚87首词,其中有词《沁园春·读辛稼轩词不忍去手,戏成小词以送之》,表达对辛弃疾的崇拜,把稼轩词作为疗治心病的药石。严迪昌也评价傅世垚当时词作风格以“明爽腾越键长,具一种郁怒与冷峻相济,凄清时见放逸的特点”[9](P15)与其《梁园唱和词》词风有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傅世垚,程大戴,佟世临.粱园唱和词[M].清初刻本.
       [2]朱彝尊.紫云词序[A].曝书亭集[M].文津阁四库全书·集部(第440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邱天英,李根茂.汝阳县志[C].清康熙二十九年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本.
       [4]傅世垚.六书分类[A].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03册)[C].济南:齐鲁书社,1996.
       [5]程千帆等.全清词·顺康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梁凤翔等.孝感县志[M].故宫珍本丛刊(131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徐世昌.清诗汇[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8]葛洪.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党春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