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
作者:孙金华 张国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8)05-0561-0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种文明之后提出的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全面认识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践意义,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出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文明体系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对文明体系建设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还不及一个发达的亚洲小国,人们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国力不强的现实很难让我们全面兼顾,只能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解决。所以,最早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后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道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三个文明同时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创新。它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理论的深化和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开辟了对社会主义文明认识的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在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持续创造着世界经济奇迹的同时,已经深刻地感觉到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凸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文明建设理念上有新的突破。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对过剩的经济替代了过去的短缺经济,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为此,基于物质短缺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相对减少,而由其他因素引发的社会问题则相对较多,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尤为突出。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由于长江两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损失巨大。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几十年来愈演愈烈,20世纪60年代出现8次,70年代3次,90年代20多次,从2000年春天起,我国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多次出现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2004年1月至4月,我国共出现11次沙尘天气过程,涉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共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不只是想着创造当代的政绩,还要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着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为党执政的新理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的战略选择,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二、生态文明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蕴涵着丰富的内涵。生态文明是植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依据唯物史观理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外,还有第三种需要,即“生态需要”。而且,这个第三种生态需要是当前十分突出的需要,对生态需要解决的如何,直接影响到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需要。“生态”在生态学中被解释为:是生物与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在一定空间的统一。依据这种解释,所谓“生态”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协调性和无限性的范畴。人类作为高智能的生物有机体,必然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因而人类的这种“生态需要”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复合体。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被扩展和丰富其内涵,同样也是具有动态性、协调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人类的第三种“生态需要”与其他两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它具有“二重性”的特征。从生态需要的性质上,它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物质上拥有,故具有物质需要的属性;另一方面,生态需要还反映了人类对生存环境在精神上喜悦与爽快的满足,故具有精神需要的属性。因此说,生态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的组合形式,它内在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由于对需要的认识是一种不全面的“二元结构论”,只看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忽视了生态需要,结果造成了人类社会不能整体推进。
       第一,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是原始的采集文明,后发展到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随着文明形态的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活动尚未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从被动适应、主动反应发展为积极干预、改造,人类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和手工业的兴盛也曾对环境造成了局部的破坏,但其程度尚在生态可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工业文明的到来,在不到人类历史万分之一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
       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与制度,工业文明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无视自然的价值,使原本充满灵性的有机自然沉沦为机械的、僵死的被征服与掠夺的对象。大工业带来了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自然资源被掠夺式地开发,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人类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文明必然被生态文明所代替。
       第二,从生态文明同其他文明的关系来看,生态文明同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但在三个文明中,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中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
       第三,从生态文明涉及的内容来看,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克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
       第四,从生态文明的文化思想特征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一个生态文化思想体系,它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伦理观、生态审美观等内容。生态价值观认为自然整体价值和人类价值同等重要,走出了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到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有机整体的进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即将人类自身发展融合到自然的普遍的进化过程中去,将人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和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生态价值观是实现“利人利自然”的双赢式发展。生态伦理观把伦理道德从调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尊重自然看成为一种道德、一种文明,要求人类不仅善待自己,更要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生态审美观首先承认自然之美,认为人对自然的塑造只有遵循生态规律,在符合人的天性、符合自然整体和谐美的创造法则去塑造才是美的。而生态文明正是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伦理观、生态审美观的科学体现。
       三、生态文明理念的现实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既强调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就谈不上人与人的和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建设目标时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在“十七大”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进一步强调“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保障。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的情况下,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大力节约各种自然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而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兼顾人类当前与长远利益,关注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及其可持续地发展。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而“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可见,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同时,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互相协调,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可见,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长远,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道德保障。为了防止我们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被破坏,避免生态危机加深,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生态文明,除采用经济与法律的手段外,还必须依赖道德的约束,即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道德规范约束人们,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如果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措施就难以发挥作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因此,要加强生态教育,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断增强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为此,就需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传播绿色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帮助人们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人们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重树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观,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二是要
       做好生态建设理念和知识的培训工作。如做好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能系统掌握生态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决策;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向他们讲授生态环保、清洁生产、绿色产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企业逐步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理念和营销理念等;做好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形成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从而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新时期实践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必须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出发,加强生态执政建设,即把生态和生态保护问题作为党和政府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一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形成体现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政策,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障。二是要提高党、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执政的素质。党、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担任着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的重任,而生态管理是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大课题,党政机关合法地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和各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对各级党政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党政干部的生态管理素质和能力。要正确引导各级党政干部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发动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必须广泛做好社会动员,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来。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体会和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自觉地在实践中加以逐步实现。
       第三,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走向富裕和生态保护的严峻任务,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政策和法律作保障。首先,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进行综合决策,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如制定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约束政策,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以及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等,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其次,完善立法,加强法律约束机制。尽管目前我们已制定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环境保护的需要还不适应,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依法防止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真正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法律保障。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要开发可再生性资源,在石油煤炭短缺、资源安全出现问题的今天,要大力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在资源能源的利用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把发展绿色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改变一味索取、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做法,把土壤侵蚀的程度降到最低的程度,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三是要重新设计未来的城市。要让城市尽可能回归“自然”状态,注重城市绿地与公园建设,并要基于人口增长、产业布局等因素全面优化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四是建立生态经济,改变不重生态效益只重经济效益的理念。要注重催生新产业,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要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发展绿色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运用科技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又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能源的浪费。为此,必须在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作用的前提下,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再生产科学技术的能力,使科学技术获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还要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科技发展的布局与类别,确立科技发展的正确走向,要把发展高水平的绿色科技放在突出的位置,绿色科技实质上是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它不仅包括硬件,如污染控制设备、生态监测仪器以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件,如具体操作方式和运营方法,以及那些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因此,发展绿色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六,树立生态消费理念,实现消费模式的转变。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生态消费,即提倡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突出人的精神心理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对消费和财富的追求,从而诱使一些人追求物质享受,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消费理念,重构新的消费模式,就目前来看,构建生态消费模式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作为消费者要重视环境卫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二是作为企业要生产和提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商品,引导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对环境有利的商品,逐步培养和形成绿色消费行为。三是通过改变产品的制造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的交通模式、住宅模式、奢侈品消费模式,等等。四是政府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政策干预,为建立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的实现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 严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