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田野档案]癸未手记
作者:冯骥才

《收获》 2004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四 堡
         
         
          周梅森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这猜想源自建安版的图书。曾经看过一部宋代的余氏靖安刻本
       《古列女传》,让我对这南国的雕版之乡心醉至矣。
       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
       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
       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
       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
       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
       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大众的文化总是要跳过文
       字,直观地呈现出图像来。于是建安版创造的那种“上图下文”的
       图书——比如著名的《虞氏全相平话五种》,至今捧在手中,犹然可
       以体味到古人读书时的快感。这种快乐被享受了近千年,并影响到
       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的连环图画的诞生。
       明代以来,杭州、吴兴、苏州,以及相继崛起
       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
       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
       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
       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堪
       舆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
       热销的图书。平民大众是建安图书最强大的支
       持者。正为此明代戏曲小说才得以广泛流行。
       应该说,明代小说的盛行,自有这些民间书肆中
       刻工们的一份功劳和苦劳。今天看来,这种由
       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
       有的审美品格了。
       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
       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
       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
       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当今文化遗存的悲哀是,只要你找到它——
       它一准是身陷绝境,面污形秽,奄奄一息。四堡
       也不例外。尽管它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金字
       招牌,却没有几个人看重这种牌子,因为人们弄
       不明白为什么要挂这块牌子。
       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
       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
       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
       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居然还
       冒出几家汽车修理店、发廊、音像铺和洗浴室,
       红眉绿眼地在大街两旁伸头探脑。传统的古镇
       都是一条大街贯穿其间,而传统的商业方式则
       是把各种农副产品堆在要道边,甚至将道路挤
       成羊肠小道来争抢生意。别以为雕刻之乡还有
       多远,只要从这儿跳下车,躲过车尾骡头,踩着
       坑坑洼洼的地面往道边那一大片湿乎乎的老房
       子里—·钻,就来到我心仪已久的雾阁村的“印房
       里”了。
       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
       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
       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
       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
       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
       地讲述哪间是客厅,哪间是印坊,哪间是纸库,
       哪间是书库,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
       雅的景象来。
       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
       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
       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对于挤在
       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来说,早已经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
       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有些地方像
       肚子一样可怕地挺出来;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
       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
       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
       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
       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一种长圆形的沉重的
       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
       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
       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
       黑和泛臭的雨水。
       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
       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
       豪宅的时候,人们会憎恶这里,巴望着逃脱出去,
       盼切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
       的命运么?
       应该说连城县和四堡镇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
       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
       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
       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
       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
       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
       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
       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
       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人乡、走街串巷
       去搜罗古书古版。我忽然想起在天津结识的一
       位书贩子,书源甚厚,原来一些外地的小贩专门
       在晋、鲁、冀等地挨村挨户为他收集木版小书,
       然后装在麻袋里背到天津来,被他整麻袋买下。
       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在四堡人的心
       里这些书版不值几个钱,“文革”时使它生火烧
       饭和取暖。河北芦台一带,人们还拿着带凸线
       的画版当做搓板洗衣服用呢!文化受到自己主
       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
       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
       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
       国都南迁,文化中心随之南移,负载着文字传播
       的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
       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我国四大发明中的两
       项——纸张与印刷,始终密切相关。明清两代
       五六百年,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
       堡的极盛时代,连此地妇女民间服装也与印书
       有关。她们的上衣“衫袖分开”,非常别致。每
       每印书时套上袖子,印书完毕就摘去袖子,如同
       套袖。这种服装如今在民间还可以找到。可是
       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
       人,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当一种历史文明
       从应用到废弃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视为垃圾而
       随手抛掉。四堡的这个过程实在太漫长了,人
       们早已把遥远的历史辉煌忘得一干二净。从大
       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
       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
       种失落!
       在连城、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
       董店来观察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很不幸,在
       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地见
       到。买一块雕工美丽的书版用钱不多。我收集
       了一些书版和插图版。其中一套清代同治甲戌
       年(1874年)《太上三元赐福宝忏全卷》,刀法相
       当精到,使的不过是两瓶酒钱。据说港台有人
       专门来福建买建安书版,韩国人与日本人更是
       常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书版的买卖一度很
       红火。现在冷下来,因为好的书版差不多卖绝
       了。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
       代的版子了。你得信我。这东西我干了十几
       年。我是专家。”
       我相信他的话。这些年文化遗存大量流失
       的另一个负面,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家眼光
       的贩子来。他们甚至比专家更具鉴别与辨断
       力。在金钱的驱动和市场的渴求中,他们深入
       穷乡僻壤,扎进山村水寨,走街串巷,寻奇觅宝,
       他们干的也是一种田野作业,而且不怕吃苦,又
       肯用力,见识极广,眼光锐利。由于他们是自己
       掏钱花学费,自然练就了不能掺杂的真本领。
       反过来,由于长期对文化的轻视,受制于经
       费的拮据,便捆住了专家们的手脚。在这些文
       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
       的身影。
       对于四堡来说,一边是文明的中断,人们对
       先人创造的漠视;一边是没有专家来把历史的
       文脉整理出来,连接到当代人的心灵中。而四
       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
       版又会很快地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
       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
       “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那么,谁救四堡呢?
         
          客家土楼
         
         
       能称得上人类民居奇迹的,一定有中国客
       家人的土楼。不管世界有多少伟大的建筑,只
       要纵人闽西永定和南靖一带的山地,面对着客
       家人的土楼,一准会受到震撼,发出惊叹。
       这种巨型的土堡,带着此地土壤特有的发
       红的肤色,一片片散落在绿意深浓的山峦与河
       川之间。它们各异的形态不可思议。圆形的、
       方形的、纱帽形、八卦形、半月形、椭圆形、交椅
       形……最大的一座土楼占地竟有数千平米。遗
       存至今竟有三万五千座!
       尽管人们对这种家族式和堡垒式的民居的由来
       猜测不一,我还是以为中古时代,时受强悍的北方
       民族侵扰的中原的“衣冠士族”一次次举家南迁而
       来时,心里带着过度敏感的防范意识,才把自己的
       巢修筑成这个模样。高大而坚固的外墙,下边绝不
       开窗,整座楼只开一个门洞,而且是聚族而居。是
       不是最初这些客家人与本地的原住民发生的激烈的
       磨擦——那种“土客械斗”所致?我分明感受到这土
       楼外墙曾经布满了警觉的神经。
       定居于异乡异地的客家人很明白,家族是
       力量之源,是抵御外敌之本,也是生命个体的依
       靠与归宿,所以,他们把家族的团结和凝聚看得
       至高无上,甚至把祖先崇拜列在神佛的信仰之
       上。在每一座土楼里,设在正中的公共建筑都
       是一座敬奉列祖列宗的祠堂。不管各家土楼怎
       样安排内部的格局,也都必须严格地遵循长幼
       尊卑的伦理关系。来自中原的儒家的道德伦理
       是土楼最可靠的精神秩序。它使这些宗亲式的
       土楼奇迹般地维持了一二百年,甚至五六百年!
       像永定县高头镇高北村的承启楼和湖坑镇洪坑
       村的振成楼,人丁鼎盛时都在六七百人以上。
       一座楼几乎就是一个村落。一代代人生老病
       死、婚丧嫁娶皆在其中。各有各的规范与习俗,
       分别生成各自的文化。进入每一座楼,上上下
       下走一走,不单内部结构、家居方式、审美特征
       乃至楹联匾额都迥然殊别。它积淀了数百年的
       气息和气味也全然不同,这种感觉每踏进一座
       土楼都会鲜明地感到。任何一座土楼的历史都
       是一部胜似小说的独特的家族史。在人类学家
       看来,土楼的内含一定大于它令人震惊的形态。
       它的魅力决不止于它外形的奇特,更是它的和
       谐、包容与博大精深。
       土堡的“干打垒”的技术来自北方吗?如
       今,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遗址还是燕北的
       古村落,那些残存的夯土建筑都已是断壁残垣,
       只有这里千千万万巨大的土堡,依然完好如初。
       客家人缘何如此聪明,懂得从此地土产中采集
       竹片、糯米汁和红糖,合成到泥土中,使得这些
       “干打垒”的土堡历久不摧?现存最早的土楼竟
       然建于唐代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更别提宋、
       元、明、清各朝各代大量的遗存,至今仍旧鲜活
       地被使用着。
       然而土楼在瓦解!不是坍塌,而是内在人
       文的散失。
       不管古代的客家人怎样的智慧,完美地解
       决了土楼的通风、防潮、隔音、避火、抗震、采光
       和上下水一切问题。但现代科学带来的方便和
       舒适无可比拟。于是人们开始一家一家搬出土
       楼,另择好地方,筑造新居。当前,客家人的后
       裔已经开始一次新的迁徙运动——和他们的祖
       先正好相反——他们在纷纷搬出土堡。随着现
       代化进程的加快,必然愈演愈烈。等到人去楼
       空的那一天,这数万座曾经风情万种的民居奇
       观交给谁呢?交给旅游局吗?
       在已经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振成楼、承启楼、奎聚楼等处,已然可以看到人
       烟稀薄的迹象;许多屋门上挂着一把大锁,有的
       锁已经锈红。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客家后人轻
       视自己的文化,人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和更
       舒适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要看到,在西方伦理
       的影响下,宗亲的情感也只是更多地残存在老
       一辈的心灵里。土楼失去了它精神上的依据和
       生存之必需。
       同时,土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想,
       它无疑是人类珍贵的遗产。可是一旦“申遗”成
       功,便会成为全球性旅游产业的卖点之一。天
       天从早到晚一批批异地异国的游人涌进来,爬
       上爬下,楼中居民要承受这些陌生人在自家的
       门口窗口伸头探脑,时不时对着自己举起数码
       相机咔嚓一亮。如今这几座确定为文保单位并
       开放旅游的名楼中的居民已然日复一日地遭受
       这种商业骚扰了。对于土楼的住民,旅游业是
       巨大的压力,正在加速把他们逐出土楼。
       倘若这些著名的土楼最终都成为空楼,它
       们只是一只只巨大而奇特的蝉蜕,趴在闽西的
       山野间,其中的人文生命与历史传承都不复存。
       那些古楼的记忆将无人能够解读。兀自留存的
       只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建筑样式,再加上导游
       小姐口中的几个添油加醋的小故事而已。
       这也是神州各地古民居共同的命运与相同
       的难题。
       保护历史民居的最高要求是设法把人留在
       里边。这些问题恐怕还没人去想。那么谁想?
       何时开始去想?
         
         革家·反排·郎德
         
         
       不入深山,焉知苗寨。
       然而,车子真的驶进大山,却像登上老虎的
       肩膀。狭窄的山路在一千米的高山上左拐右
       拐,所有折返全都是死弯儿,偏偏又下起了雨,
       从车窗下望,烟云弥漫的山涧深不见底,心里就
       打起鼓来。忽然一个鲜蓝色的大家伙出现在挡
       风玻璃上,连司机小阎——这个行走山路的老
       手也不觉脱口惊呼一声“哦”。原来一辆出事的
       大卡车歪在路边!幸亏路边多出一块半米宽的
       小平面把车子扛住,否则早已落下深渊,粉身碎
       骨。我说,这司机命有鸿福,被老天爷“拉了一
       把”,但听了我这话没有人笑,也没人搭话茬。
       车厢里隐隐有种恐惧感。只听见车轱辘在泥路
       上拧来拧去吱扭吱扭的声音。可是,当车子停
       在一个宽敞的地界,下了车,抬头一瞧,马上换
       了一种感觉和心境——就是再险的道路也得
       来。一片苗家的山寨如同一幅巨型的图画挂在
       天地之间。
       几乎所有苗寨都藏在这偏远的大山的褶皱
       里。
       现代化的触角伸到这里来了吗?喜欢异域
       情调又不畏辛苦的旅行者到这里来了吗?当我
       注意到又长又细的电线、电话线已经有力地通
       进山寨,我相信这里的文化一准会发生松动。
       这是我此行考察要关注的“点”。我要顺着这电
       线和电话线去寻找我的问题。
       我把几天里跑过的山寨,按照它们所受现
       代化影响的程度由弱到强排一排队,前后顺序
       应该是黄平枫香寨、台江反排寨和雷山郎德寨。
       枫香寨和反排寨在2002年刚被当地县政府列
       为“生态保护区”,而郎德早在1986年就被辟为
       省级“村寨博物馆”,2001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早已是贵州省极富名气的旅游胜地
       之一。
       黄平县革家的枫香寨包括四十九个村寨,
       鸟儿一般散布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千米大山
       上。在刚刚修好的一条盘山公路之前,革家人
       基本上与世隔绝。驱车人寨时,常常会有一头
       水牛挡在路上,按喇叭也不动。它不怕汽车,这
       些老牛的祖祖辈辈也没见过这种家伙。至今革
       家人还在使用半原始的耕作方式。所以无论是
       自然还是人文这里都是原生态的。
       革家人穿着他们红白相间的民族盛装夹道
       而立,唱着歌儿,并在村口中央设栏门酒,敬酒
       扣饭,把装在绿草编的兜儿中的红鸡蛋挂在我
       们的脖子上。此时,我着意地观察她们的表情,
       一概是真心实意,淳朴之极,没有任何表演之
       嫌。跟着那些花儿一般的姑娘们,一群群迎上
       来拉着我们的胳膊时,热情又亲切,他们自古以
       来就是这么迎接贵客。
       革家人自称是射日的羿的后裔。这不仅象
       征地表现在他们头饰上——插着一根银簪;还
       在各家祭拜祖先和神佛的神龛上悬挂竹制的弓
       箭。革家人不承认自己属于苗族,是一支有待
       识别的民族。它们的文化自有完整和独特的体
       系。从语言、信仰、道德、伦理、建筑、器物、工
       艺、节庆、礼仪、服饰和文艺,都有独自的一套。
       这是世居此地二万多革家人千年以上历史积淀
       的结果。而今天,依旧活生生地存在于革家人
       的山寨里。祖鼓房里的香烟袅袅飘升;早晚就
       餐前以酒祭祖;房前屋后摆着泛着蓝色的用于
       “蜡幔”的巨大的染缸;墙壁上挂着许多牛角、
       猪蹄、鸭毛,是亲友间互赠牲畜礼尚往来的依
       据……我在这里只看到一件“外来文化”,竟与
       我有关。在—位银匠家的神龛两边,居然贴着
       各一幅《神鞭》的电影剧照,却也是十几年前
       (1986年)的了。当地人说革家人是羿之后,天
       性尚武,故而对善使辫子的傻二抱有兴趣。他
       们从何处得知《神鞭》,读书?看电影?不得而
       知。反正当今的科学万能,世界上任何地方也
       无法封闭了。
       革家人送别客人时的礼节可谓惊心动魄。
       当你从山上的小路走下来时,几百个身穿华服
       的革家女子会簇拥着你漫山遍野地随同而下。
       你走小路,她们就走在路两边青草齐腰的野山
       坡上。她们红色的服装在绿色的山野上像火苗
       一样跳跃,身上到处的银饰在阳光里闪闪烁烁,
       好似繁星闪着细碎的光芒。一路上她们还一直
       不停地唱着山歌,把一杯杯糯米酒送到你的口
       边。这种礼节充满着一种原始的纯朴、真率与
       激情。如果这里被开发旅游了,还会有这种场
       面,或者说它情感和文化的内含还会这样纯粹
       吗?
       台江的反排苗寨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苗族分
       支。只有一千五百人,生活在大山夹峙的山坳坳
       里。依山而建的单坡吊脚楼与重重叠叠茂密的
       树木及其浓郁的沁人心肺的木叶的气息相融一
       体。反排苗人来自远古的长江流域,及今四十五
       代。在上千年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反排苗寨是由
       一套极特殊的社会机构——“将纽”(祖先崇
       拜)、“议榔”(寨规民约)和理老(民间权威)来规
       范的。在山寨中间一个斜坡上,一块突出地面、
       半尺来高、黑色方形不起眼的小石柱,就是全寨
       最高贵的“议榔石”了。直至今天,山寨每有大
       事,鼓主、寨老和村长都要在这块具有无上权威
       的石头前商议并做出决断。至于这小小山寨的
       生活习俗、婚丧仪规、节日庆典、传说艺术、装饰
       饮食,也都有特立独行的一套。山寨里最引起
       我关注的是那些石头的神像。这些神都是自然
       神。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井有井神,水有水神,
       山有山神,风雨桥的桥头有桥神,他们还敬拜大
       树和巨石;神像没有任何人工雕造,都是自然的
       石头,但都是些有灵气的石头。一块石头,前边
       神奇地伸出一个“头”,正面似脸,又有某种不可
       思议的神气。这些石头的神像是从哪里发现
       的,谁搬到这里来的,有多少年,没人知道。
       小小的反排寨驰名于黔东南,是由于他们
       能歌善舞。这种用于祭祀祖先的舞蹈极有特
       点。在木鼓与芦笙雄厚而和谐的伴奏中,年轻
       人有节奏并起劲地一左一右大幅度地翻转上
       身,四肢如花一样开放,动律强劲又流畅;姿态
       奔放又舒展,气氛热烈又凝重,单凭这木鼓舞就
       把这支苗人的历史精神、地域个性和独自的美
       感全展示出来了。
       可是当他们在山寨前的小广场上以木鼓舞
       对我们表示欢迎时,站出来一个身穿民族服装
       的姑娘,用都市舞台上的腔调来报幕。马上让
       我感到他们在追求都市的认同。他们这样做,
       既是自觉的,也是不自觉的。这便反映了一种
       文化的趋向——即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倾
       斜;本土文化向全球性流行文化的倾斜。
       反排苗寨的木鼓舞早在1956年就参加全
       国农民体育运动会的演出。改革开放以来,不
       仅跑遍大江南北的大都市甚至到中南海内献
       演,而且到许多欧美国家参加艺术节。在这样
       频繁的商业或非商业演出中,他们的木鼓舞还
       会保持多少原发的情感,那种祭祀祖先时心中
       庄重又豪迈的情境?他们的艺术名扬天下当然
       是好事,但是否会不幸应验了德彪西那句话:牧
       童的笛声一旦离开乡村的背景,就会失去生命。
       更加深我这个想法的是在雷山县著名的郎
       德寨中。一场音乐会式的演出中,报幕的女孩
       子居然带着港台腔。在这古老的村寨里,虽然
       山水依旧,风物犹在,但在吊脚楼下,街口处,常
       常会有身着民族服饰的妇女挎着小竹篮,上来
       兜售此地的土产。诸如仿制的银冠和银镯、玩
       具化的竹笙和简易的绣片等等。一些有特色的
       吊脚楼已经被开辟为“景点”。在一处临池的木
       楼上,几位盛装女子背倚“美人靠”在刺绣,墙上
       挂着她们的绣品;栏杆外的池水被一片青翠的
       浮萍铺满,再后边是秀美的山川与高高低低的
       山寨。这漂亮的场面好像在等待拍照,或是等
       着游人挤在中间合影留念。他们的风俗、特色
       乃至生活都在商品化。我忽然想,这就是革家
       枫香寨和反排苗寨的明天吗?
       生活在这浩荡而峥嵘的贵州高原上的人
       们,有多达四十九个民族身份。其中三十二个
       民族,十七个世居民族。他们在相互隔绝的历
       史生活中,创造了斑斓多姿又迥然各异的文
       化。由于传承有序,很多文化都是高深莫测的
       “活着的历史”。然而,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时却遭遇到它们的终结者——现代化和全
       球化。
       它们也有幸运的一面,是此地的政府与文
       化界觉悟得早。自八十年代这里便有了初步的
       保护措施。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保持原始生态
       并拥有珍贵文化遗存的村寨被列入省级文化保
       护单位。1997年中挪合作分别在梭戛(苗族)、
       隆里古城(汉族)、镇山(布依族)和堂山(侗族)
       四处建立了“生态博物馆”,从而将这个诞生于
       法国的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的概念与方式,注
       入到贵州这些日见衰竭、亟待抢救的文化肌体
       中。法国人对待“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的明确
       定义是:“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
       参与,保证研究、保护与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
       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
       领域及继承下来的生态方式。”无疑,这是现代
       文明最科学的体现了。贵州历来有一批专事民
       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他们的优良传统是一直坚
       持艰辛的田野调查。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底细都
       在他们心里。在他们的参与下,贵州可否建成
       一个世界级的多民族生态博物馆群?
       然而,事情又有不可抗拒和不幸的一面,便
       是历史文明在当代瓦解速度之快超出我们的想
       象。当代人被消费主义刺激得物欲如狂,很少
       有人还会旁顾可有可无的精神。失去了现实和
       应用意义而退入历史范畴的民间文化自然被摒
       弃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因此现代化和全球化对
       它的摧毁是急剧的、全方位的、灭绝式的。几乎
       是一种文化上“断子绝孙”的运动。只要看一看
       大江南北大大小小城市与县城的趋同化和粗鄙
       化的骤变就会一目了然。
       尽管少数民族的村寨都在偏僻之地,但凡
       是被现代化触及到的,即刻风光不再。一些村
       寨已经被改造为单调的工业化产品一般的新式
       建筑群;大批年轻人摆脱了千年不变的劳作与
       生活方式,走出村寨到外地打工,一切人文传统
       因之断绝。单是黔东南地区到江浙一带打工的
       人数已逾三十万。逢到过年时带回来的往往是
       王菲和任贤齐的磁带。当电视信号进入山寨,
       人们自然会把现代都市生活视如缤纷的天国之
       梦。那些与生俱来的传统风习便黯淡下去。这
       种冲击是时代的必然,但也正从心灵深处瓦解
       他们独自的精神。他们怎样才能从人类文明的
       层面看到自己文化的价值而去珍惜它、保护它、
       设法传承它?
       如今使用自己民族语言的村寨急剧减少。
       仅举天柱县为例:2002年侗族村二百十三个,
       只有一百四十五个使用侗语;苗族村一百十二
       个,操苗语的还剩下三十二个。眼下,三十岁以
       下的年轻人基本上不穿民族服装,在反排苗寨
       我还看见一位穿牛仔裤的女孩子,竟和那些站
       在上海外滩与北京王府井街头的女孩一模一
       样,那些母亲与祖母传下来的精美绝伦的头冠、
       项圈、手镯、耳环、压领、凤尾和头花呢?十年
       前,一位法国女子在贵阳市租了一套商品房,花
       钱雇人去到各族村寨专事收集古老的服装与饰
       物。这套房子是她聚集这些珍贵的民族民间文
       物的仓库,每过一阵子,便打包装箱运回法国。
       她在此一千就是六年。最后才被当地政府发
       现,警醒之后把她轰走。且不说这位法国女子
       弄走多少美丽又珍奇的文化遗存,看一看北京
       潘家园的古玩市场的民族物品商店上成堆的民
       族服装与器物,就能估算出那些积淀了千年的
       村寨文化飘零失落的景象。而他们口头不再传
       说的故事、歌谣和神话呢?又流散到哪里去了?
       不是正在像云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现
       在要做的是跋山涉水去到村寨里把那些转瞬即
       逝的无形的文明碎片记录下来,还是坐在书斋
       里怨天尤人地发出一声声书生的浩叹?
       我看到一个村寨打算建立“文化保护区”的
       报告中的一句话是:要“在接待外来观光、旅游、
       采风、寻古探奇的客人的食、住、游、购、娱等方
       面形成一条龙服务”。如果真的实现这个想法,
       恐怕他们的民族文化最终都会像美国夏威夷的
       “土著文化”——变成一种用来取悦于人而换取
       美元的商品。
       少数民族存在于自己的文化里。一旦文化
       失去,民族的真正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这恐怕
       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的真正意义
       之所在。
       而对于正在无奈地走向贫乏和单一的全球
       化的人类来说,则是要尽力扼守住一分精神的
       多样。
         
          四访杨家埠
         
         
         
       我坚持要在年底前召开“中国木版年画抢
       救中期推动会议”,是因为这个项目启动于年
       初,历时一年,收获甚丰。不少年画产地(如山
       东杨家埠,高密;河北武强,内丘;河南朱仙镇;
       湖南滩头;山西临汾等)普查已经接近完成,应
       进入整理和编辑阶段;另一些产地(如天津杨柳
       青、陕西凤翔、四川绵竹等),也将普查工作细密
       的筛子推人田野与村落。此时急需做的事是进
       行各产地之间的交流,相互借鉴,规范标准,确
       定期限,使最终的“收割”工作整齐有序。
       此项工作在基本上没有国家经费的情况下
       展开,所仰仗的全是各地政府在文化上的自觉。
       山东潍坊的寒亭区和杨家埠深明大义,慨然出
       资支持这次会议,故而把会议订于12月26日
       在潍坊寒亭召开,邀请全国各产地派人来聚首
       一谈。当年事情当年办,不留尾巴进来年——
       此亦我做事的习惯。
       既然来到寒亭,一定要去杨家埠村,看看那
       些依然刻印画晶的小作坊,拜访杨洛书老人。
       他今年七十八,却照例是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
       日到集上去买四大样(猪肉、白菜、粉条、火烧),
       煮上一锅,然后按照祖上的规矩,摆供焚香,犒
       劳案子,开张印画。我还要把从贵阳捎来的一
       瓶茅台送给他呢。
       这次已是四访杨家埠了,原以为只是重温
       故旧,不料竟有令我惊喜的新得。一是在老艺
       人杨福源家中,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孔子讲学
       图》。孔子在杏坛讲学,下面坐着七十二弟子。
       每人一个模样,身边标示姓名。过去不知道杨
       家埠有这样题材的画,大约与孔子是山东人有
       关。这种画不是纯粹的年画,而是年画产地刻
       印的版画。画面上的文字用的是木版书籍上的
       字体。这个细节颇引起我的注意。
       在寒亭的两日里,每晚都要寻一点时间,去
       拜访此地的民间年画的收藏者。杨家埠一个突
       出特点是当地有人从事收藏。收藏的本身是一
       种文化上的自觉与自珍。它的好处是把遗存留
       在当地,不像山东的平度年画都已飘散四方,致
       使这次抢救一直无从下手。此外,我也很想了
       解此地民间收藏的水准,希望从中能有重要的
       发现。这次见到的寒亭的两位收藏者很有趣,
       一位藏画,一位藏版,好像分工来做。
       藏画者为马志强先生。所藏年画二三百
       幅,间有高密手绘年画,但大多还是杨家埠的遗
       存,其间孤品甚多。比方《西王母娘娘蟠桃会》、
       《二进宫》、《一门三进士》、《文武财神》和《夜读
       “春秋”》等等都是杨家埠历史上罕见的力作。
       一些巨幅而豪华的家堂,应在杨柳青和武强之
       上。其中一连四幅条屏《治家格言》,以“朱夫子
       治家格言”全篇文字为画面衬托,形式很别致。
       我注意到文字是刻书的字体,颇见功力。难道
       杨家埠曾经有这样的刻书高手吗?此外,还有
       十多卷《避火图》也都是见所未见。
       《避火图》是直接描绘性爱生活之版画。或
       作为性生活的助兴之用;或作为性启蒙,在女儿
       出嫁时,由母亲悄悄放在陪嫁的箱底。形式为
       手卷,只有十二至十四公分宽;一连八至十二个
       画面,内容稍有连续性。如此大小,便于藏掖。
       《避火图》平时高高的放在房梁上,相传具有避
       除火灾之力。实际上是由于这种画不便出示于
       人,避人耳目罢了。昔日画铺卖画,都是把《避
       火图》贴在门后。杨柳青、武强等地也有《避火
       图》,但不及杨家埠这样花样繁新。马先生所藏
       的《避火图》中,竟在光着身子做爱的女子身边
       写上人名。有的是戏曲人物的女主角,有的是
       古典小说的女主人公。比如崔莺莺、青凤、莲花
       公主、娇娜、白娘子、荷花三娘、阿绣、花姑子等
       等;还有的是外国女子。看起来很荒诞,却由此
       可以窥见人们的心底。人们平时看戏时,戏台
       上那些艳丽五彩、谈情说爱的女主角都是可望
       而不可及的。现在居然这样公开做爱,不正是
       宣泄着那时人们被压抑的性心理和性想象吗?
       马先生的个人收藏远远在杨家埠年画博物
       馆之上。杨家埠是我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但
       几十年前便是不断革命的对象。一次次的暴力
       洗劫,差不多空了。马先生的收藏很少来自当
       地。他广泛地从当年应用年画的黄县、滨州、莱
       州等地的乡间去搜寻,反而将失散的历史汇集
       得有声有色。
       另——位藏版者为徐化源先生,藏版百余块,
       全是杨家埠的刻品。杨家埠的代表作如《深山
       猛虎》、《神鹰镇宅》、《男十忙》、《女十忙》、《麒麟
       送子》和《摇钱树》,一应俱全。其中一种“精刻
       版”叫我领略到杨家埠刻版的独到之功。阳刻
       的线全用“立刀”,下刀很深,线条犹然宛转自
       如,版面精整至极,宛如铜铸,单是画版本身就
       是一件精美的浮雕艺术品。
       另外两块版,更使我震惊。一块是杨家埠
       名画《天下十八省》的印版。画面巨大,描绘着
       中华山川与各省城镇,应是一幅可以纵览神州
       的古版地图。此版是其中失群的一块,约40X
       30公分。线刻之细,匪夷所思。现在杨家埠年
       画博物馆收藏一幅完整的版画《天下十八省》,
       但与此版不同。我相信这块版是那幅画的祖
       版。
       还有一块也是一·块失群的画版o\反正面全
       是文字,依序罗列着夏商周以来历代皇帝称号
       与年代。类似武强《盘古至今历代帝王全图》。
       但没有图像,可能图像在其他版块上。尤使我
       关注的是这些文字都是书版字体,刀刻精纯老
       到,笔划坚实有力,肯定出自雕刻书版的刻工之
       手。它使我将杨福源所藏的《孑L子讲学图》、马
       先生所藏的《治家格言》联系到一起,朦胧地感
       觉到一片刻书的背景。但目前对杨家埠年画的
       研究还没有旁及到此地图书刻印的历史。所以
       在会议的闭幕式上我特别强调:
       1.要注意调查年画产地与雕版印刷的历
       史渊源。像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
       坞、山西临汾,都与当时雕版印刷密切相关。年
       画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发展的直
       接产物。
       2.要注意调查民间的收藏晶。民间收藏
       已经聚集着相当一批遗存。对这些遗存中的精
       晶也要设法记录、拍照、立档。
       3.民间年画遗存的一大特征是很少重复。
       每每发现一件,即是见所未见的孤品,它说明年
       画这宗文化财富的博大。因此,还要从细调查,
       避免漏失,尽量把遗存之精华发现出来,记录在
       “家底”上。
       没想到,此次行动还有这样的收获。而意
       外的收获常常是田野工作的快乐。
       可是,对于整个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却毫无
       快乐可言。一年里,耳朵里灌满了方方面面口
       头的支持,两手却始终空空,举步维艰,一如逆
       水行舟,偏偏又不肯放弃心中信奉的决定。一
       天夜里,一位好友自石家庄打电话给我,说:“你
       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困境里?你是殉
       道者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没有回答,书案上放着两封信。它们在
       台灯雪白的灯光里一个个字清晰入目——
       一封信是一位陌生的七旬老者。家住津西
       静海县城。他凭着回忆为我画出一幅绝妙的镇
       海县古城(一字街品字城)图,并告诉我这座世
       无其二的古县城,半个世纪来一直在不间断地
       拆除中,直到1989年拆掉孑l庙与城隍庙后,便
       连一丝儿痕迹也没有了。然后他说希望我能出
       力抢救。我读着信,报以苦笑。从遗骨不存的
       亡者身上还能抢救回来生命么?陌生老者的信
       把我引入空茫。
       另一封信是内蒙古的民间文化学者郭雨桥
       写给我的。他今年始发于新疆乌鲁木齐,终抵
       于内蒙呼和浩特,途经四省,重点为两州、九县、
       十七乡,历时一百零八天,行程一万三千七百公
       里,进行草原民居建筑的普查。我很欣赏他不
       仅仅从建筑学而是从人类学角度来普查民居建
       筑。他把风俗、信仰、礼仪、服饰、节庆,乃至自
       然环境和野生鸟类也纳入调查对象;同时按照
       此次抢救工作规定以视觉人类学的方式,对文
       化遗产进行立体和三维的“全记录”。三个多月
       他拍摄胶卷一百零二个,摄像三十一盘,整理文
       字十五万字。我感觉他的收获如同我的收获,
       极是心喜。但是他在信中告诉我,今年已六十
       岁。返回呼和浩特便接到退休的通知。他感到
       困惑。他的整个草原民居调查还需要至少三年
       时间。像他这样弃家不顾的学者,终年在山野
       草场中踽踽孤行,默默劳作,还能有多少人?去
       年他在内蒙草原上写信给我。说他早晨钻出蒙
       古包,看着一片静穆的白云覆盖的草地,他哭
       了,他被大自然圣洁又庄严的美感动了。他本
       想打电话把他的感受直接传递给我,但天远地
       偏,没有信号。这样的学者又有多少人?故而,
       多年来他个人的工资稿费全部都为他的责任感
       付出了。这位学者的信也把我引入空茫。
       一年已尽。又是周天寒彻和严严实实遮盖
       着大地的白雪。
       我从中辨认出这一年自己的足迹,纷沓而
       缭乱;到底是由于奔波还是徘徊不定?也许正
       是遍看了大地母亲般的民间文化在急速衰亡,
       才陷入这种焦灼的徘徊中。我知道,我们为之
       努力和奋争而得到的会十分有限。那无以估量
       的已知和未知的历史文明最终要像长江的遗存
       那样丧人浩荡的江底。因为,面对这全球化对
       本土文化的追杀,整个社会是麻木和不以为然
       的。我们真的对自己的文明如此绝情?为什么
       还偏偏自诩为文明古国?是无知还是虚伪?是
       说给自己还是说给别人听?
       看不见窗外的景色,听得见簌簌的雪声。
       无风时雪花落下来似乎重一些,我感觉到外边
       的积雪在渐渐加厚。一年里走过的地方都被这
       大雪厚厚地包藏起来了吧。待冬去春来,揭去
       这大雪一看,下面尚有茸茸的翠绿还是一片荒
       芜和无尽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