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诗人在线]成幼殊诗四首(北京)
作者:佚名

《诗歌月刊》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主持人语:
       成幼殊先生的诗歌已经趋于平和了。那是沧桑之后的平和。是高原上起伏的缓坡和秋日里高天上的流云。是宽厚的长者的手心和她不起眼的背影。诗人首先是人。一个人,始终在完成着自己。成幼殊先生,正是完成了自己的人,是完成着自己的诗人。
       铁哥、林何曾、晓波都是体察幽微的诗人。他们也许还刚刚开始,但已经在摸索自己的方向了。铁哥更扎实、有力,林何曾有着难得的洒脱,晓波更为细致,算是各有所长。
       罗亮以怪异的方式完成自己,他更属于后现代的范畴。
       条条道路通罗马,而每个人的罗马各个不同。走下去,是最主要的问题。
       ——曹五木
       caowumu @ 163.com
       黑马
       ——答谢获奖祝贺兼黑马褒称
       黑马,
       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你说你不是非马,
       可还有什么特异之处?
       我是马,
       只不过有乌黑的皮毛,
       在白马王子和红鬃烈马之后,
       人们突然看见我了。
       黑马,
       你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迟迟而至,不疾不缓,
       一团黑,像一阵烟?
       像云,像烟,我不起眼,
       但已无处躲藏,
       当马儿们都奔腾而下,
       从那高高低低的山冈。
       黑马,
       披着这深黝的颜色,
       飘扬起黑的鬃毛,
       是你着意的选择?
       我无可选择,
       我只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存在,
       不羞愧,也不得意,
       多么美丽,那些浓浓淡淡的色彩。
       黑马,
       那鲜花,你可看见了?
       那迎着你的
       鲜花和微笑?
       鲜花,啊,可爱的存在,
       花里花外,洋溢着微笑。
       我为鲜花,更为人们祝福,
       在思念中世代不凋。
       2005年7月23日
       北京芳古园
       梦中母亲
       ——自纽约遥寄台湾
       昨夜,在梦中,
       回到故国,见到老妈妈。
       她微笑着,
       苍白而清秀,
       和她最后的照片
       一丝不差。
       她看着我在听电话,
       电话来自
       海峡南边
       阔别30年的老爸爸。
       响起那30年前的声音:
       “让你妈妈听电话。”
       我正想递过话筒,
       话筒响起“喀、喀、喀……”
       再就是一片沉寂,
       声音,没有了,
       也没有了爸爸
       生死诀别,
       海峡两边的亲人,
       没有说一句话。
       三十年的思念,
       凝聚于这一刹那。
       不会再回来,
       我那逝去的妈妈。
       拨开雾,披着异国的晨风,
       我替她抬眼
       遥望
       海峡外的爸爸。
       1980年10月9日夜,纽约。
       遗墨
       ——致亡母
       不比作蛇龙且游且舞,
       却说是泉响雁过,
       是月推枝影扶疏,
       母亲,你这①行书。
       八十年前遗墨,
       “五四”风云下
       青春的吟唱,
       当你还是位大学生
       提笔写信几行。
       居然收入了
       名家文集,
       得见天日,
       是惊是喜?
       让我把你摇醒,
       轻轻,轻轻,
       母亲。
       你培育了我。
       自己的豪情
       却掩于战火,
       潜于锅台,
       我怎么没想到
       该搀扶您
       濡墨运笔终老
       常把宣纸铺开?
       沧海遗珠
       掩埋,掩埋,
       终见光彩。
       惜岁月
       不再。
       2006年3月21日
       北京芳古园
       ①先母杨[致殊]于1920年5月3日用毛笔写给当时为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的信,近被发现已收于黄山书社2004年印行的《胡适遗稿及书信秘藏》。她当年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学生,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工读互助团。信件内容是请胡为她所在的该团第三组提供所允垫款。杨另有函致李,一并收于胡适此书。
       伤离别
       ——悲哀的美国母亲
       七尺的男儿,
       有女郎依偎,
       看得见悲伤,
       看不见眼泪。
       那是谁的儿子?
       那是谁的媳?
       那是美国大兵,
       开拔,离别,
       成批,成批,
       船,飞机。
       强咽下苦涩,
       伤痛,锥心的痛,
       撕裂,就在一瞬间,
       温存,还有一瞬间。
       人,异化成刀剑,
       异化成机器,
       异化成军舰上的
       一个铆钉,
       千万年铸就的文明。
       不要异化成烟,
       不要异化成
       摸不着的云,
       贫油弹那样的魔妖
       也是飞去来镖,
       殒伤他人,
       也能殒伤自己的
       七尺男儿身。
       比谁都明白,
       那悲哀的母亲,
       听孩子说
       “我会回来”,
       祈愿他不至于失信,
       而且仍然是一个
       健康而完整的
       人。
       2003年1月8日夜
       在白天看了新华网
       美军去攻打伊拉克图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