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活随笔]我的县委书记朋友
作者:鹤 鸣

《含笑花》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他打我家的电话说,他来州里开会,马上就来看我。我家在河边上住,近日适逢城建部门修理河边的道路,沙石堵路,车辆无法通行,行人步行都不方便,再加上不知道他从哪条路来,我只好按他平时肯走的路线去接他。我走了一段,又怕他从另外一个方向来,于是又掉转方向走去。如是两三回,终于远远地看见他提着两个纸箱,在昏暗的路灯下,从凸凹不平的路上走来,我快速地迎了上去。
       “春节快到了,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是我们那里的绿色食品,给你尝尝鲜。”说着,他递给我两箱鸡蛋。这是他工作的那个县产的山地乌鸡下的蛋,绝对的绿色食品,远销昆明等地,供不应求。听着他的话,觉得格外亲切。特别是看到他提着东西在凸凹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走,心里更多的是感动,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他受命到沙漠化相当严重的那:个县担任县委书记后,每年的春节前夕,他都要抽时间带着礼物到家里来看望我。而我回”报他的,只有真诚的祝福。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管理着几十万人口的县委书记这样真诚地关心着像我这样的一介寒士,毕竟不多见了。
       我和他不在一个县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普及小学五年教育的热潮。有一年,全州在他工作的那个县召开“普五”现场经验交流会。那时,我在另一个县的文教科工作,作为取经者,我随与会者到他那个县学习。在一个乡中心小学参观时,介绍经验的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他才20冒头,会下我又向他请教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彼此就认识了,而且有一见如故之感。
       此后,我相继被调到报社和州委宣传部工作,他也被调到县委,先后担任宣传部和县委的领导工作,我们的工作来往又多起来。
       在他由县委副书记调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几年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扶贫工作到哪里,计划生育工作到哪里”的口号,组织全州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全州扶贫攻坚工作,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正当他把工作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组织决定调他到全州最贫困的一个县去当县委书记,使他面临着一次选择。按理说,从县委副书记到州计生委主任,职务上了一个台阶,工作条件也明显改善,现在又要从州上下去,平级调动,但去的地方条件艰苦,许多地方放眼望去,只见怪石,不见土,不见木,更不见水,农民贫困程度深。再说,在讲干部年轻化的年月,在八个县委书记中他不算年轻,没有了年龄的优势。可是他毅然的选择了下去。他说人生难得几回搏,下去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也是一种幸福。
       初到县上,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每个乡镇和有关部门,作社会调查,倾听专家和老农的意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理清了全县的发展思路。在他召开的第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他讲全县的情况和发展思路,不要讲稿讲了三个小时。讲话深入浅出,头头是道。尤其是他在总结了一些典型后,把当地干部群众形成的共识“搬家不如搬石头”进一步升华为“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干部说:“我们不了解的情况,新来的县委书记都知道了;我们想不到的问题,新来的县委书记都想到了。他的发展思路抓得准,符合我们的实际,照这样干下去,我们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可以迈得更大了。”许多老干部说,新书记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是历任县委书记中最清晰、最符合实际的。非常难得。
       以后,一件件的实事,带给干部们的是感动,带给农民的是实惠。他是一个创造型领导,也是一个思考型、实干型领导。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州府,离他工作的县城只有一个小时的路,星期六、星期天回来与家人团聚是情理中的事。但实际上,除了到州上开会外,他很少回家,他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了贫困县的人民,总想着多为人民做点好事。他不仅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也善于学习理论政策,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每天工作再忙,他都要挤出时间学习理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找出经验性的东西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学习理论政策、与时俱进太重要了。他不仅自己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还动员了县委常委、副书记、副县长和乡镇党委书记十几人参加该班学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对党的基层建设,他撰写了许多有见解的理论文章,发表在中央党校、州委党校的理论刊物上,不少论文还在征文比赛中获奖。
       2004年全州的贯彻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座谈会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现场会都在他的那个县召开,那些个活生生的先进典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已变成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行动。经过几年的努力,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不断壮大,粮食生产稳固发展,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打工经济形成气候,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们说,和他在一起工作感到很实在,他从来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的东西,他从不要求秘书为他写讲话稿,更不要我们替他写理论文章。他在各种大小会上讲话不要讲稿,全凭大局在胸,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使人听得有味,听得明白,抓得住要领。他的文章都是自己动手写,从不要人代笔。熟悉他的人都会从心里佩服他善于动员组织群众,心里时常想着老百姓,还善于思考问题,能写一手好文章。
       他常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的老百姓很勤劳善良,但他们太穷,太苦,我们当干部当领导的,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尽快过上好日子。,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他一个心思为民谋利。
       一次,我陪同外地一个投资商到他那里去洽谈投资事宜,在吃饭的时候,林业部门的同志向他谈起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有些农民在栽了小树的退耕还林地里又种上了庄稼,按上级要求,必须把庄稼铲除才能发给补贴。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县土地很金贵,人均只有八分耕地,在刚栽了树的地里套种农作物,既可以促使小树更好的成长,又能让农民多收些粮食,这是双赢的办法,是老百姓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我们不能只会按上级精神办事,要敢于实事求是,否则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这种敢于从实际出发,处处想着农民利益的精神怎不使我这个局外人感动呢!难怪当地的干部提到他,都会不无自豪地称他为“我们的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