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老报旧闻]晚清画报见证历史变迁
作者:郭 珊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末代皇帝”出行仪仗队中需由5头载着宝瓶的大象开道,早在清末广东女学生中就兴起了打网球的运动时尚……日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史图录项目正式结项,此次项目整理出超过2000张清末老照片、插图、书画等,其中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和《时事画报》近700张插图,充分展现了新旧巨变之际中国特别是广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风貌,堪称晚清中国社会的万花筒,弥足珍贵。
       《大驾卤簿图式》 重现皇室威仪
       据广东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史图录》项目2005年9月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批准立项,历时一年多结项。该项目属于国家清史工程,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陆续在全国10多个省和地区开展的23个图片征集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搜集直观形象的图像资料,弥补文字史料的不足,达到生动解读、印证历史的目的,即“图录历史”。
       广东省图书馆项目组从馆藏数十万清代文献中,精选出书画、原件老照片、初版书刊中的照片、书刊插图和舆图(地图)5个类别共2067张图片,内容涉及政事、军事、生产、商业、交通、社会、文化、民俗、建筑、肖像和舆图等主题,地域涉及全国20余个省区,时间主要集中在清嘉庆至宣统年间。这批图片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清代后期中国社会的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宣统年间《大驾卤簿图式》80幅书画,原为祭祀天坛时陈设的卤簿,其中详细描绘了清末皇室祭天仪式中出行使用的仪仗器物。队伍最前列的是陈设在永定门与南天门处的5头披金戴银的宝象,精美的象鞍上载着宝瓶,寓意“太平景象”。此外还包括黄双龙扇、皇帝举行典礼时乘坐的“五辂”(五种车)中的玉辂与金辂等设备,场面盛大壮观,对于研究仪典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大革命写真画》 记录辛亥革命
       《省图书馆藏清史图录》中还有一套拍摄于1911-1912年的12册《大革命写真画》,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图片集,真实记录了从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成立以及清廷退位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场景,真实反映了大革命的事态。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组专家透露,新编《清史·图录》将在《政事》卷中专门设置辛亥革命部分,广东省图书馆提交的这批图像对于该篇目的编纂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近代实业方面的图像也占有重要地位,如中国第一条中国人自主设计与建造的京张铁路老照片,与中国第一条民营独资铁路广东新宁铁路,都有成册的影集。京张铁路老照片中有一张在张家口火车站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悬挂在建筑上的各国国旗,是当时中国人建成了西方铁路工程界都认为难以施工的铁路,各国为之叹服发来庆贺的实证。
       而广东粤汉铁路总公司成立典礼、广州举办博览研讨会倡导实业、顺德缫丝厂女工罢工等图像资料,不仅反映了清末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还体现出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已经觉醒。
       
       
       广东晚清画报 启蒙意识突出
       书刊插图共收图片809张,其中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间(1905-1907)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和《时事画报》近700张插图最为重要,大量记录了清末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文化与习俗的嬗变。在婚丧习俗方面,《赏奇画报》绘有江苏一对翁婿因聘金问题对簿公堂的图画,以及天津某户人家办丧事时开演木偶戏的图景,同年一期《时事画报》显示中国人的婚礼上开始出现演讲环节,与现代婚礼颇有类似之处。
       此外,这些昔日“新闻画”体现当时广东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开明,当时基层女子学校的学生就梳着辫子、穿着袄衫、长裤打网球取乐,还有学堂以运动会方式庆祝毕业,衣貌邋遢者学校有权取消其报考资格。不过守旧派的力量仍然强大,《赏奇画报》记录了当时广州新派男女着新式衣装上茶楼品茗,当众牵手遭非议的往事,作者感叹“人言可畏”;而《时事画报》绘制的“酸儒末路”描绘废除科举制时,旧文人结伴专程前往官府查看张贴出的公告,“惊骇异常”甚至当街恸哭之状,都是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写照。
       据广东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研究人员介绍,广东晚清画报比起赫赫有名的上海《点石斋画报》有两大特点,一是笔下的岭南社会生活场景更加贴近历史真实,二是启蒙意识突出,批判性强。据悉,广东省图书馆拟将这批别具特色的晚清画报单独整理出版,部分画报有望以专题展览的形式和公众见面。
       (摘自2007年9月12日《南方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