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化科学]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新华月报(记录)》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京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等出席开幕式文艺晚会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于9月5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演的主题是“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同胞和解放军在内的56个民族的40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他们奉献了各类浓郁民族特色的33台71场次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剧(节)目。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艺术“特产”还分赴京郊区县、厂矿、部队和学校进行慰问演出。
       9月5日晚,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文艺晚会。
       演出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各少数民族演职员代表。
       回良玉、刘淇、王刚、徐才厚、司马义·艾买提、热地、陈至立、刘延东、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等领导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负责人,以及首都各界群众60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文艺晚会。
       当天上午,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在京成立。组委会名誉主席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热地、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白立忱、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任组委会名誉副主席。
       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担任组委会主任。
       9月25日晚,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京西宾馆落下帷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评奖结果也同时揭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
       歌舞《多彩哈达》等18台剧节目获得会演大奖,歌舞《畲家谣》等6台剧节目获得会演创作金奖,少儿歌舞《民族之光》等7台剧节目获得会演表演金奖,幼儿舞蹈《乖乖羊》等76个节目获得会演优秀节目奖,魏春荣等144人获得会演优秀演员奖,张淼等52人获得会演优秀新人奖,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开幕式晚会《和谐中华》和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盛世情怀》获得会演特别奖,北京市代表团等35个单位获得会演组织奖。
       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的是:《多彩哈达》、《洒满阳光的新疆》、《当兵走边关》、《舞彩云》、《红河谷》、《天堂草原》、《千里阿里郎》、《黄道婆》、《多彩贵州风》、《比兹卡》、《云贵回响》、《我的湘西》、《那山·那水·那云》等13台音舞类剧节目和《瓦氏夫人》、《酒魂》、《宦门子弟错立身》、《边城罢剑》和《小小阿凡提》等5台戏剧类剧目。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据8月29日和9月6、26日《人民日报》)
       北京2008年残奥会吉祥物发布活动举行曾庆红出席并发布吉祥物
       9月6日晚,在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残奥会吉祥物发布活动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出席,并发布了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
       当晚的八达岭长城灯火通明,彩旗飘扬。20时40分许,在热烈的掌声中,曾庆红走到发布台前,按下发布装置,顿时,长城脚下焰火腾空而起,长城烽火台上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的大型造型与大型奥运会景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相互呼应,整个活动现场鼓乐齐鸣、欢声雷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发布活动上致辞。他说,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兼具仁德勤勉之风与昂扬拼搏之骨,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它将与“天地人”会徽一道,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文化底蕴,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融为一体,并向全世界残疾人朋友们送去中国人民最诚挚的祝福:收获幸福,太和。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邓朴方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菲尔·克雷文分别致辞。
       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一个可爱的小牛形象,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诠释着丰富的奥林匹克精神,蕴涵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残奥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完美的结合。
       发布活动上进行了主题为“天地友爱”的文艺表演。
       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第一副主席陈至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北京市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部分国家驻华使节,以及首都各界代表1000多人出席了吉祥物发布活动。
       (据9月7日《人民日报》)
       李长春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9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吉林大学调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师生代表座谈。他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突破口,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李长春指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就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把育人为本摆到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作为对高校教师的根本要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李长春强调,落实育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就要像孟二冬教授那样,既有学识魅力,更有人格魅力。要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德教相长,以德立教,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要大力弘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加强基础研究,组织课题攻关,增强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前,要认真抓好新编教材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高授课水平,保证开课质量。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李长春指出,要把“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作风优良、勇于奉献,深受学生爱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大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和激励他们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
       (据9月16日《人民日报》)
       全总表彰全国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9月8日,为庆祝第二十二个教师节,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庆祝教师节暨全国师德标兵和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讲话。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主持会议并对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提出了要求。
       会上,宣读了《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表彰全国师德标兵和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的决定》。成振莲等100名同志获得“全国师德标兵”称号,北京师范大学工会等100个单位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师德标兵代表王玉贵、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代表李丕松在会上分别交流了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全国师德标兵代表芒来代表全国师德标兵宣读了《致全国教师的倡议书》。
       全国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是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于1980年开始组织的一项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1998年以来已先后表彰了三届,共评选产生了30名全国师德标兵。此次评选表彰产生的100名第四届全国师德标兵分别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他们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杰出教师代表。
       9月9日,在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向“教学名师奖”100名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来自81所高校的100名教师获得了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学科背景涵盖了11个学科门类。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表彰大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在京高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据9月9、10日《人民日报》)
       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举行
       
       9月5日至7日,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与会者围绕“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主题,从创新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生命科学学科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层面开展研讨和交流。李政道、罗伯特·胡伯尔等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部分与生命科学及人类健康相关的世界知名生命科学家应邀出席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等出席开幕式,国务委员陈至立致辞。
       陈至立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势头发展迅猛,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同时也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获得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她指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是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中国在人口与健康、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面临着巨大挑战。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和生物安全。
       陈至立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纳入最优先、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积极推进生物经济,将是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重点之一。
       李政道、罗伯特A·蒙代尔、费里德·穆拉德、罗伯特·胡伯尔,阿龙·西查诺瓦、哈特穆特·米歇尔出席了设在中国紫檀博物馆的闭幕晚宴。席间,北京市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为六位大师颁发了纪念证书。
       (据9月6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网”)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
       8月30日至9月2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书展。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26000平方米,共设1189个展台,并首次设立了“期刊展区”和“儿童展区”。博览会除了集中展览1718家海内外参展单位的出版物外,还进行版权贸易、图书贸易、出版论坛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务委员陈至立、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一起为博览会开幕剪彩。
       作为中国“俄罗斯国家年”的项目之一,俄罗斯担当了本届博览会主宾国。虽然俄罗斯文学等书籍曾在中国有过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但他们这次却以“翻阅新书:认识今日俄罗斯”为主题参加了博览会。
       两国政要对这次活动表示出极大热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在开幕词中说,俄罗斯作为主宾国参加本届博览会,对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署长则表示,俄方希望通过本次博览会,让中国读者更加了解俄罗斯文学和俄文图书,并进一步拓展中俄版权贸易和文化交流。
        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了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李长春指出,要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出版发行单位改革步伐,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出版发行企业集团,在出版物对外贸易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下大气力狠抓出口,认真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的政策,扩大我国出版物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尽快改变我国出版物版权贸易严重逆差的局面。要努力搭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有权威性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书展之一,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刘淇、何鲁丽、热地、刘延东、罗豪才、徐匡迪、张怀西等参观了展览。
       9月5日,记者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获悉: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20年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图书版权贸易顺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版权贸易量突破12000项,创历史新高。其中,已签约的版权输出合同实现历史性突破,共达成1096项,比去年增长98.2%;版权引进合同为891项,比去年增长6.7%,版权输出与引进之比为1.23∶1。
        当天上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国家版权局联合举办的2006国际版权论坛在京举行。参加论坛的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表示,我国正在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已上升到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国家基本战略层面来推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俞寿谷出席了论坛。
       (据8月31日和9月1、6日《人民日报》)
       《全宋文》历时20余年编纂完成
       
       光明日报上海8月17日讯,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历时20余年编纂完成的《全宋文》受到学界热烈好评,《全宋文》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举行。
       《全宋文》是一部包含两宋320年间所有现存单篇散文、骈文、诗词以外的韵文的大型断代总集,更是目前已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学总集。《全宋文》分辞赋、诏令、奏议、公牍、书启、赠序、序跋、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15个大类,共360册,为大32开精装,总字数逾1亿字,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其内容遍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宗教、经济、教育、科技、军事、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在全书所收的10余万篇各种体例文章中,不少资料是首次公开发表,95%的作家在此以前未被编入过专集。其中还有不少孤本是第一次披露。
       作为一代之文,《全宋文》的问世,宣告宋代的诗、词、文总集已全部出齐,它与其它已出版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文》、《全元文》等文学总集一起,构建成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巨大宝库。其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的研究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座谈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全宋文》容量五倍于《全唐文》,在缺乏前人工作基础的条件下修编成帙,至为不易,无疑是中国学者近20年间在古籍整理方面最具价值的建树之一。
       
       (据8月18日《光明日报》)
       新疆发现我国古代最大游牧文化聚落遗址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8月21日讯, 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三座大型祭祀高台,140座石围(石头围起来)居住基址,2485块刻有岩画的石块。单人狩猎图、围猎图、母系、父系时代的生殖崇拜、赛马、搬迁及服饰都较完整地记录在石岩石上。其中一幅刻画了一个头戴扇子形状帽子的男子,腰系弓箭袋或水袋,有三条腿,显示了男人的力量。墓葬区发现了10多个古墓。放牧图,集祭祀高台、居住基址和岩画等为一体的遗址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乡东黑沟以北被发现。专家分析,此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
       考古界一般对游牧民族遗址中的高台、居住基址和岩画等分别做发掘工作。此次由西北大学考古学系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的发掘工作将这些要素作为整体文化现象进行研究,这在我国还是首次。
       从今年7月开始,他们以该遗址的大型祭祀高台遗址为中心进行了发掘。发掘的重点在中部高台及其周边区域。中部高台为土夹小块卵石覆盖,四周用较大的卵石块垒砌而成。高台发现了烧土、灰烬和木炭,还有用长方形石块修砌的保存完整的灶坑,灶坑东西两侧整齐地排列着15块大型“石磨盘”。在灶坑内和周围活动面上还发现有数量较多的陶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根据对遗迹和遗物现象的观察,这一活动面反映的是大型祭祀活动的场面。在祭祀活动以后,经过剧烈的火烧,留下了大量的木炭和烧土,许多陶器都被烧黑甚至烧变形,大型“石磨盘”也均被烧裂。高台西北方还分布着四座较为完整的石围居住基址,在其中的一个石围居住基址内发现有若干处烧灶遗迹和大量的陶器残片、动物骨骼。另外,在这四座基址里的石块下均发现有被肢解的人骨残骸,判断应为在基址被废弃后发生的用人作牺牲进行祭祀的活动所留存。
       从高台及周边遗迹的发掘情况看,它们均应与祭祀活动有关。而且这些祭祀活动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举行过多次,并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堆积。在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内发现成组的大型祭祀遗迹,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本次发掘的最重要的收获。
        在随后召开的东黑沟遗址论证会上,专家们确认了此地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论断。这一结论使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王建新在我国考古界率先提出的“三位一体”观点得到了证实。王建新认为,游牧文化的要素是“居住遗址(包括祭祀高台)、墓葬、岩画”三位一体,以此作为发现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整体文化现象的方法。在此理论指导下,从2005年起,王建新教授带领西北大学考古学系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黑沟以北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发现了这一目前我国最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
       (据8月22日《光明日报》)
       2005年我国研发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人民日报北京9月14日讯,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5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当天发布的公报,去年全社会R&D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比上年增加483.7亿元,增长24.6%;与当年GDP之比为1.34%,比上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
       这个公报自1999年起由三部门每年联合发布一次,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有关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公报取消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内容,只保留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和财政科技拨款情况。据国家统计局介绍,这主要是为了使代表自主研发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指标的地位更加突出。今后科技统计工作将逐步淡化大口径的科技活动概念,逐渐调整和精简一些过时的指标,同时丰富和完善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及其结构指标。
       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在2005年R&D的总支出中,各类企业的支出为1673.8亿元,所占比重为6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分别支出513.1亿元和242.3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0.9%和9.9%。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1334.9亿元,比上年增加239.6亿元,增长21.9%,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9%。总体来看,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家财政拨款稳定增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分产业部门看,六大行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达到1.6%,医药制造业达到1.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1.4%,通用设备制造业达到1.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达到1.2%。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7个省市共支出1587.2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64.8%。
       (据9月15日《人民日报》)
       欧洲“智能1号”成功撞月
       
       9月3日,欧洲航天局宣布,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于格林尼治时间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3日13时42分22秒),成功击中月球表面,圆满完成了它的太空使命。
       据法新社报道,“智能1号”以每小时7000公里的速度撞击到月球表面,撞击地点位于月球西南部的卓越湖。欧洲航太局发言人表示,“智慧1号”撞击月球后激起大量的“尘埃”,将有助于科学家对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造价约1.1亿欧元的“智能1号”于2003年9月27日由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搭载升空,2004年11月15日,“智能1号”进入月球“大门”,即太空中月球引力作用大于地球引力作用的边界位置,并开始不断调整位置准备进入预定的月球观测轨道。
       据专家介绍,继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圆满完成使命后,欧洲未来还计划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分阶段建立月球基地。
       (据9月4日《光明日报》)
       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
       
       北京时间8月24日晚上,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二十六届大会闭幕会议上传来消息,2500多名科学家经过数天的争吵,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将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逐出“行星家族”。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至此尘埃落定,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
       身在大会现场的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介绍说,根据大会24日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前被发现的。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冥王星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它的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大行星的行列。因此,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此次大会的焦点。
       据了解,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七八位左右,比月球还要小。可是“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此次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根据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终于难逃“降级”命运。从此之后,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矮行星”是指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与以往的小行星概念一样,“矮行星”并不是行星,而是与行星不同的另一类天体。
        8月24日,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二十六届大会闭幕式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埃克斯宣布,我国获得2012年第二十八届大会主办权。这将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学家专业团体,联合会大会每3年举行一次。此次与我国竞争第二十八届大会主办权的还有德国、法国和希腊。
       (据8月25日《人民日报》)
       我国最高水平通用微处理器芯片通过验收
       9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龙芯2号增强型处理器芯片设计”(龙芯2E),通过了由“十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组织的专家验收。
       该项目负责人李国杰院士说:“龙芯2E是美日以外当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任何专利纠纷。”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继2002年研制成功龙芯1号处理器芯片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研制成功龙芯2号的不同型号——龙芯2B、龙芯2C和龙芯2E,每个芯片的性能都是前一个芯片的3倍,实现了通用处理器设计的跨越发展。目前,龙芯课题组正在进行龙芯3号多核处理器的设计。
       据了解,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其它单位合作,先后开发了基于龙芯系列CPU芯片的多种应用系统,在包括政府办公、数字电视、农村信息化、工业控制等领域展开了试点应用,并与国外企业签署了授权生产销售协议。龙芯2E处理器将于2006年底以前上市。
       (据9月14日《人民日报》)
       我国54个少数民族有了基因库
       9月4日,记者从云南大学获悉:中国少数民族DNA库日前在云南大学建成。这个基因库的建成表明,除高山族外,我国已为54个少数民族建成了基因库。专家认为,此举对于我国乃至世界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人类的起源、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世界上人类遗传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少数民族基因是中华民族基因库乃至世界人类基因库的重要资源。由云南大学建成的中国少数民族DNA库,保存了1万多份少数民族DNA样品。这是一个采集了我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份、涵盖除高山族外的所有少数民族的DNA库,是目前国内样品量最大、收集民族最齐全的基因库。
       据中国少数民族DNA基因库项目组负责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肖春杰介绍,位于云南大学的中国少数民族DNA库始建于2000年,包括DNA测序、DNA数据分析、细胞培养等技术平台。该项目参照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历时4年多完成。通过对我国54个少数民族及遗传病家系的血样采集,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对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保存,从而建立了我国少数民族DNA基因库,制定了两部血样采集DNA整理保存的国家技术规程。
       同时,项目组还开展了遗传多样性及民族源流和遗传病的基因研究,在遗传结构特点和民族源流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揭示,并开展了基因诊断、预防遗传病研究。有关专家表示,这些研究对于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维护国家基因资源安全和区域健康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9月5日《人民日报》)
       我国首个艾滋病疫苗完成Ⅰ期临床试验
        8月18日,我国首个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研究结果揭晓。科学技术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I期临床试验,全部49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接种疫苗者中产生了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受试者的耐受性。
       负责疫苗安全性评价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桑国卫院士介绍,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并对疫苗的免疫原性作初步评价。按国际惯例,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共49名,均为18-50岁健康成人,男33人,女16人,分8组进行试验。从2005年3月12日第一批共8名受试者接受第一针免疫接种开始,至2006年6月11日全部受试者完成180天随访观察,每个受试者采集血样5-10次,共采集血样334份。检测结果表明:疫苗注射15天后就能够使人体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未见受试者严重局部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
       项目负责人孔维教授说,此项目的疫苗研制采用了欧洲、美国使用的联合免疫方式,但病毒流行株是在我国流行较广泛的特型株。
       据了解,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分析总结I期临床结果,是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尚需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严格的专家审评、全面评价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后方可作出决定。
       (据8月19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