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美“乒乓外交”亲历者自述
作者:郑秋靖 译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9名成员受邀到中国比赛。他们是1949年共产党掌权以来首批获准进入中国的美国人。时年23岁的全美兵乓球女冠军康尼·斯威里斯回忆了她当年访华的经历。
       当听说我们获邀去中国时,我又怕又喜。当时代表团正在参加东京世乒赛最后一天的比赛,中国的邀请令我们所有人惊呆了。我们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历史书和电视,大部分都是负面的。两名队员选择退出,但我决定成行,我想我们作为受邀客人会受到很好的招待。
       当我们走上连接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大铁桥时,许多记者跟我们说话。他们过不了边界,因而想把相机给我们以便拍照记录。我的队友摇身一变成了新闻记者,做笔记、拍照片,记下我们六天之行。我们是扎眼的一群人。中国人穿得彼此一模一样,灰色或蓝色的裤子和高领外衣。而我们个个都是典型美国人的装扮:牛仔裤、风衣、T恤。19岁的加州人格伦·考恩穿着红色风衣在北京到处溜达。学童们一路跟着他。街上满是两轮和三轮脚踏车和手拉车。参观当地一个工厂时,我看到工人们在一个用砖块当拦网的简易球台上打乒乓球。
       当然免不了也有紧张。到的头一天,我就看到一家商店窗户上贴着标语,上面有类似“全世界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口号。后来我们去看戏,内容似乎是有关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
       我们在一座能容纳1.8万人的体育馆打比赛。中国乒乓球选手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但他们让我们赢了好几盘。吃饭也许是那次中国之行最难忘的部分。我们一天就餐四五次,每餐通常都有8至10道菜。起初我问中国人我们吃的是什么,但在我得到诸如鸡爪汤和猴脑之类的回答后,我就不再问了。
       回到家乡密歇根州时,我感到宽慰、满足和疲惫。似乎人人都想跟我说话——每个组织、每家报纸。但我当时没有完全认识到我们代表团访华的意义。直到几十年后我儿子在他的中学历史书中发现了我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正站在中国的长城上。当2006年我们重返中国纪念那次访华之行35周年时,我才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来自西方的一个访问团,我们是使此后的访问团得以成行的一群人。
       (摘自《环球时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