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事]香港鲍鱼王的“阿一鲍鱼”
作者:文 序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称“鲍鱼王”的杨贯一,出生在广东中山,童年是在极度艰苦与贫困中度过的。
       51岁学烹饪
       1948年,16岁的杨贯一带着50块钱,只身到香港谋生。在经过一家表店时,橱窗内的一只劳力士手表吸引了他的目光。此后,他发誓将来一定要把它买给自己。
       来到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饭店当杂工,杨贯一常常因做错事而挨老板的巴掌。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他,没有发脾气而是默默地抹一抹鼻血,继续工作。凭着这股吃苦的精神,10多年后,杨贯一当上了饭店的高级营业经理。
       1974年,杨贯一与朋友合股成立富临饭店。但哪知1977年的香港股市全线崩盘,使饭店生意也受到影响。杨贯一只能向银行借钱发放员工薪水。面对人生的这个低潮,杨贯一并没气馁。
       1983年的一天下午,饿着肚子刚从银行回来的杨贯一,让厨师给他做一份炒饭。谁知,大厨竟然跟他赌气地说,“有本事你自己炒!”就这样,已经51岁的杨贯一挽起袖子,做了平生第一顿饭。也正是从此,杨贯一开始学习厨艺,开启了他的厨师生涯。
       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以老母鸡为高汤底,排骨、金华火腿同熬制两天的“阿一鲍鱼”,成为香港富临饭店的招牌菜。
       希拉克亲笔写信赞鲍鱼
       1996年杨贯一获得国际御厨协会颁发的C.C.C.金章,还收到一封由法国总统希拉克亲笔写给他的信,上面写着:“我十分欣喜地发现中国美食中我尚未认识的部分,尤其是您烹制的享誉盛名的鲍鱼。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提到法国总统希拉克,杨贯一仿佛在谈一位老朋友。2001年时,因“阿一鲍鱼”享誉世界的他应希拉克之邀,到法国皇宫表演厨艺,在没有事先特别准备的情况下,杨贯一当场烹饪鲍鱼的场面给希拉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时希拉克不会用刀叉吃鲍鱼,一见到上菜了,就直接用手去抓着吃。”杨贯一笑着回忆说。这次鲍鱼宴让希拉克开始认识中国菜,而杨贯一也因自己是个中国人而备感光荣。
       小小鲍鱼不但让他们相识,还成为了朋友。2003年,希拉克在其总统府邸特别设宴并颁赠一只银碗给杨贯一。此后的每年,法国的总统府都会有一场鲍鱼宴,杨贯一会如约前往进行烹饪表演。
       名声从钓鱼台传开
       在钓鱼台为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亲手烹煮鲍鱼,应该是杨贯一事业生涯的一个高峰。
       1986年,在香港船王包玉刚的推荐下,杨贯一有幸来到钓鱼台国宾馆。
       “事前并没有人告诉我他(指邓小平)喜欢什么口味,我只好用自己的方式烹调。”回忆起那次的钓鱼台经历,杨贯一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当时为了烹制鲍鱼,钓鱼台方面特意安排了10多名厨师协助他,烹饪从上午11点开始,下午两点圆满结束。短短的3个小时,是杨贯一走向世界的开始。
       品尝过“阿一鲍鱼”后,邓小平大赞:“因为国家有开放政策,才有这么好的鲍鱼吃!”正是这句话,从钓鱼台传向了世界。从此,“阿一鲍鱼”的美誉不胫而走,名声大振。
       继邓小平后,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非洲加蓬总统、法国总统希拉克、泰国前任总理,以及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等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政要,都纷纷慕名而来,邀请杨贯一为他们亲手烹饪鲍鱼。
       时至今天,杨贯一凭独创的“阿一鲍鱼”获奖无数。而到他的富临饭店吃招牌“阿一鲍鱼”也成为在香港富贵身份的一种象征。
       目前,杨贯一在内地的徒弟已经有将近20人,有些已经开始在钓鱼台国宾馆担任高级厨师。讲到这里,杨贯一显得十分自豪。
       今年已经73岁的他,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态度外,不怕吃亏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凡事不能斤斤计较,今天人家占你多少便宜,将来一定会有机会帮你多少忙的。”“Nopain,no gain.”(不劳不获)这是杨贯一最喜欢的一句话。
       (陈 然摘自《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