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帝王对糟糠妻的情分
作者:十年砍柴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君主有糟糠之妻的,此人一定是开国皇帝,并且青年时处在穷厄微末之中。那些从老爸那里继承皇位的人,娶妻时不管身为太子或者是已登九五,天下美女供他一人选择。而晋、唐这些王朝的开国之君原来就是旧王朝的达官贵人,早有三妻四妾,妻无糟糠之实。
       那么纵观历史,帝王有糟糠之妻的,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最典型,他们都出身穷困,在乱世中起事,最后得到了天下,他们的正妻吕后和马皇后是不折不扣的糟糠之妻。而且这两位糟糠嫁给两位穷小子,都有相同的原因,是他们父亲或养父的一种投资行为。
       吕后的父亲是位避仇到沛县的大富豪,《史记》说他“善沛令”。沛县的小吏们都去吕公家送钱拍马屁,按照官场送礼的规则,礼越重在酒席上的坐席越尊。可刘邦在门口谎称“贺钱万”,实际上一分钱不拿,坐到上席。如果吕公是个一般的土财主,那么这刘邦估计会饱受侮辱,弄不好会让吕家叫来几个如狼似虎的保安,暴揍他一顿再拖出去。
       吕公有着自己祖上吕不韦那种眼光开阔的大手笔:大凡乱世,能成事者一定是天不怕地不怕、有几分泼皮无赖劲头、而且能说大话忽悠别人的汉子,老老实实守规矩的人很难有大的出息。刘老三“身无分文,敢坐上席”,一下就征服了阅世很深的吕公,吕公不顾自己老伴的反对,坚决把女儿嫁给了这个整天不事产业、游手好闲的无赖。
       朱元璋娶马氏时,情况差不多,他家父母兄弟都死光了,一人投奔郭子兴当了名亲兵,那样的大头兵有今天没明天的,苟全性命于乱世就不错了,哪还奢望娶妻生子呀。可这位朱元璋作战勇敢又有谋略,郭子兴觉得他超乎常人,想笼络他,于是将老朋友临死前托付给自己的女儿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谁承想后来真正得天下的正是这位大头兵。
       吕后和马后都等到了老公打下江山坐龙廷的那一天,享受了“母仪天下”的无比富贵。史载马后和吕后都是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但马氏宽厚仁爱,吕后刚毅严酷。这大概可以套用一下曾风靡神州的“出身论”,这吕后出身于恶霸地主家庭,从小娇生惯养,对人颐指气使惯了;而马后很小就成了孤儿,寄人篱下,受够了生活的艰辛,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吕后在刘邦驾崩后,自己主政多年,搞得吕家的子弟裂土封侯,权倾一时,最终遭来了灭门之祸。而马后就贤德多了,朱元璋要去寻找马家的后人好给高官,马后劝阻道:“爵禄似外家,非福。”朱元璋暴戾无常,好几次都是马后救了功臣的命。可惜她在洪武十五年就死了,否则也许能匡正一下朱元璋晚年的杀戮成性。
       刘邦对吕后的感情如何,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一些事例中可看出他俩更像一对利益搭配,有一次刘邦被人追杀时,嫌马车载人太多,行走太慢,将自己和吕后生的孝惠帝、鲁元公主推到车下,幸亏当保镖的樊哙伸出援手。对自己的亲生儿女都这样,那么对儿女的妈妈可想而知。因此刘邦富贵以后不喜欢这个黄脸婆是自然的事情,他宠爱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常常说如意像自己,和吕后所生的孝惠太懦弱,不像自己,几次想废嫡立庶,多亏留侯张良等人力争,才能顺利继位。刘邦先吕后而去,吕后当然会疯狂报复,把戚夫人的眼睛挖掉,砍断手足,灌下哑药,放到厕所里,命之为“人彘”。刘邦得志后,对吕后情感应当是很淡了。吕后岂能罢休,自己的儿子孝惠帝先自己而死,又没有留下孙子,那么吕后一定会想办法将刘家天下变成吕家,后来吕后一死,就引起了血雨腥风,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而朱元璋和马后,在患难中结下的夫妻之情没有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变化,这和马后的为人很有关系。《明史·后妃传》中记载,朱元璋当年在郭子兴麾下,羽翼渐丰后,被郭猜忌,马皇后拍郭子兴老婆的马屁,朱元璋才能免祸。有一年军中粮食不足,老朱打仗回来又没饭吃,马皇后从养父那里偷来刚出锅的炊饼,藏在怀里给朱元璋吃,热饼将自己的肉都烧焦了。这是一位聪明女人的正确选择,女嫁从夫,她必须如此。尤其这个仰人鼻息多少年的孤女,被养父送给一个志向远大、勇谋兼备的男人做老婆,当然是她一生的依靠,更会想方设法维护老公。
       老朱对大臣子女都很横,而对马皇后非常尊重,马皇后死后,“帝恸哭,遂不复立后。”在皇位继承上,可看出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情分。他和皇后所生的太子朱标,也是很仁厚。当太子先自己而死后,太子还有一大串同父异母的弟弟,而且已成年,完全可以按长幼再选一个人做皇位继承人。而朱元璋偏不这样,立太子的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死后把皇位隔代传给孙子,而且怕那些如狼似虎的叔叔造反,遗诏他们留在封地别动,不要进京奔丧。朱元璋这样做,一个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他一定要把皇位传给自己和马皇后所生的后裔,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马皇后的地位。
       (石雅文摘自《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