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都市]海归在中国回归理性
作者:甘 草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海龟”变“海带”
       他们被称为“海归”,曾经是高收入的代表。不过,随着中国留学生不
       断学成归来,现在他们的工资也大幅缩水,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变成了“海待”。
       上世纪80年代,胡彦民(音)还是孩子,那时他对出国充满好奇。当时,对普通人来说,出国好像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梦想。
       胡彦民说:“那时候,要出国去,你要么很有钱,要么在国外有什么亲戚或者是家里人是高干。我很羡慕那些人。那时没有互联网,也缺乏信息来源。我们只知道海外一些国家富有而且强大,他们控制着世界。”
       20年后,胡彦民的梦想成真。他移民到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和渥太华居住了5年,展开了一段充满惊喜的人生旅程。最终,他获得了渥太华大学的MBA学位。他毕业后没有回国,而是继续呆在加拿大成为一名加拿大公民,并在一家咨询公司找到了工作。
       去年,他34岁时回到中国。他满心期望能够在一家跨国公司找到一个高薪的职位,但他的梦想破灭了。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人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现在的中国,海外留学的桂冠已经褪色。中国各路大学每年都输出数百万毕业生。无数人都在费尽心思想得到一个管理职位,胡彦民只是其中之一。在待业6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但薪水只有他原来期望值的1/3。
       胡彦民和其他成千上万“海归”的痛苦经历,正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不再与世隔绝,而且对留学归国者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求贤若渴了。
       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被起绰号为“海归”,是“海龟”的谐音,他们踏着外国海浪回到家乡。但是最近中国媒体又为他们起了“海待”的外号,意指“海龟”回国却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待业,变成了“海带”。
       不会又得从头再来吧
       谈到这个外号,胡彦民苦笑着说:“这真让人很窘迫。”今年2月份他开始在北京找工作,本以为很容易在跨国公司里找到一个好职位,月薪至少2万元人民币。他给50个公司发了简历,又上门拜访了五、六十家公司,还打了无数电话,并到人才招聘会上挤进挤出。但6个月里,他只得到了4次面试的机会。
       一些公司听到他的薪水期望后就不感兴趣了。另一些公司担心他水平太高,上级会难以领导。而且随着中国大学快速扩张,每年有280万大学毕业生,雇主有丰富的廉价应征者可供选择。过去4年来,“海归”的平均薪水已经下降了40%。
       胡先生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来自中国各省和全球各地的人都在一起竞争。“实在难以置信,尽管我们有海外的学位,工作机会相当少。我感到压力很大,很多比我年轻的人,他们没有出国在国内发展,已经有车有房,相当富裕。”
       经过6个月寻找,他最后接受了“加拿大中国商会”的一份临时工作,月薪是7000元人民币。胡先生说:“如果我一定要2万元的话,那现在还是‘海待’呢,现在我想找1.5万元甚至1万元的工作,但依然很难。”
       有时,他感到十分心酸:“当我去加拿大时,我知道我要从头开始。但中国是我的家乡,我该不会又是从头再来吧?”
       猎头公司“China Team”的副总裁珊蒂·陆说,雇主近几年来对求职者越来越敏感,有些客户甚至声明不雇用“海归”。求职者发现,在国外待几年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海归”们的期望也逐渐回归理性。
       负文化冲击
       根据一项调查,大约35%的“海归”在找工作上遇到了麻烦,一些人被迫接受月薪300美元的工作。
       查尔斯·颜1997年从渥太华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他说:“在中国,你必须团队合作,但在加拿大的大学里你学不到这些。在加拿大,一切都很有秩序,所以你会认为中国也应该有秩序,但在中国很多情况下仍然有些混乱,这需要时间去调整。”
       现在,“海龟”的困境也开始引起政府的担心。“海归”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并不代表中国政府不希望他们回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中国人回国。成千上万的“海归”在遍布全国的开发区创业,很多学者和科学家也回国搞研究。他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根据一项研究,比起本土企业家,“海归”企业家更加关注环境、抵制腐败和裙带关系,通过联接国内外市场和引进技术,“海归”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健康发展。
       (赵 岚摘自《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