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听《“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有感
作者:杨权应

《文学教育》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前几天,去外地一学校参观学习时,观摩了该校的几节语文课,执教的都是该校的骨干教师。他们扎实的基本功,恰当的问题设计与引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及再度开发都给我们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中一位教师在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对哈尔威船长这一经典人物分析时,却让我有一点想法,不敢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与理解。
       这位教师的课堂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初步谈了自己对哈尔威船长的认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光辉的英雄形象,这很对,这也是雨果写这篇小说的根本所在。但老师现在想说的是,难道哈尔威船长是一位天生的英雄吗?下面请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按要求讨论3分钟左右)
       师:有结果了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我认为他就是一位英雄,众人的慌张与他的镇定沉着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更加完美地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这一伟大的英雄形象。
       师:你回答得很有道理,课文确实运用了对比这一手法来塑造表现人物形象。
       生2:我也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英雄,但他好像并不是一下子在海难来临时就那么镇定沉着的,如果那样的话,这不符合人的本性。
       师:什么人的本性?能具体说说吗?
       生2:害怕是天生的,任何人在遇到突如其本的危险时,他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害怕与慌张。
       师:你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来分析,非常好!不过,我们不能言之无据,我需要的是证据,你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加以证明吗?
       生2:我暂时还没找到
       (生笑)
       师:你请坐,下面我就请同学们接着他的发言来找一找,文中有体现哈尔威船长紧张慌乱的句子吗?
       (生寻找,无人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16—35小节,看看这几节能不能给我们新的启示?
       (生齐读)
       师:有发现吗?
       生3:我认为这几节在表现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的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一丝慌乱与无助!
       生4:我也认为哈尔威船长此时是紧张的,甚至可以说他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有点语无伦次!
       师:为什么?哪个同学来结合文本的内容具体分析一下。
       生5:因为课文前面已经提到,当“玛丽号”装上“诺曼底号”时,船已经进水下沉,既然进水了,船上的机器肯定坏了、停了。而哈尔威船长却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去向船员询问,这就说明了他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也紧张过、慌乱过。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深刻。这也同时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哈尔威船长并不是一位天生的英雄,而是经过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也是由一位平民在紧要的关头,经过抉择而成为一名英雄的。这也告诉了我们,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选择。
       (教师板书:平民也能成长为英雄)
       ……
       后来在评课时,该教师说明课堂设想时,有这样的一段话:
       “……对于哈尔威船长这一位英雄形象的分析,我们不能过于简单化,仅仅以‘英雄’这一既定的模式去套在他的身上,雨果作为世界级的大作家、大文豪,他所写的文章,所塑造的人物有特定的深刻的内涵,这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有待于我们从新时代新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去摄取。也正因为所此,在备课时,我发现了哈尔威船长平民的一面,进而对学生进行‘平民成长为英雄’的教育……”
       乍一听,该教师的见解非常独到,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似乎也合情合理、有理有据。课堂的引领也很自然,在教师的点拨指引下,完全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最后非常好地对学生进行时代性的道德教育,一切均是水到渠成。但我们在热闹、新鲜之余,再冷静地想一想,本堂课,对哈尔威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真的那么真实吗?真的符合课文的内容与作者的写作目的吗?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回归文本
       在课文的第13节有这样的一句话: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
       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他的这句话:首先是明确了纪律:“注意听命令”;其次是宣布了抢险的步骤:放救生艇—妇女优先—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其后强调了抢险的结果:必须把60人救出去。同时,对于“把60人救出去”这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与慌乱、紧张无关。这样一个非常严密有效的抢险过程都充分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在撞船的一刹那是非常镇定的。
       在抢险工作刚开始时,当时的形势也是非常慌乱的,文中第15小节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才需要哈尔威船长进一步地去布置抢险工作。于是才有了那样的“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对于这段对话的理解,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确保没有其它险情;二是进一步明确纪律,这又和前文形成照应。就哈尔威船长而言,他所说所做的都是为了把“把60人救出去”。因此,该段不仅没有丝毫表现或暗示英雄的慌乱与紧张,恰恰相反地是更衬托出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也更显示出哈尔威船长镇定的重要性。
       所以,教者抓住该段进行的教学是完全脱离文本内容的。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我们非常注重语文教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进行深层次地挖掘课文的内涵,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立足于文本,对其正确地解读。那些断章取义,“想当然”所谓的开发,是万万要不得的。
       二、联系写作背景
       众所周知,《“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作者法国作家雨果的唯一作品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苏教版)雨果塑造的哈尔威船长这一英雄形象,有他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创作动机,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雨果的伤口充满了浪漫的理想主义,不仅仅表现在写作技巧上,也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上,基于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英雄主义、英雄人物精神的缺失,他把自己的理想与唤呼寄寓自己作品之中。也正因为如此,他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具有“人格之美”的英雄主义人物,例如本文中的哈尔威船长,《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还有《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
       名著的内涵当然丰富,但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他特定的情感寄托,所以,语文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千万不过于“想当然”的生活化,因为艺术的形象虽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该位教师在备课时就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
       总之,我们在解读名著人物形象时,要立足于文本,要有机地联系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品风格去进行正确地解读,不能犯想当然的错误。否则,就会又出现“白骨精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荒谬之错,对于课程进行到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出现这样的一个低级错误,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悲哀。
       杨权应,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