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劝学》中“参省”释义辨
作者:周 坤 朱立华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是《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对此句中“参省”一词的理解,历来有不同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参省(c n x ng):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其二,参省(s n xng):参,同“三”,数词,后来写作“叁”,表多次;省,反省。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采用了第一种说法,认为“参省”即是检查、省察的意思。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各类注释对“省”意义的解说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分歧,即“省”为反省、省察之义。问题只出现在“参”上。下面具体加以讨论。
       在《荀子》等古文献作品中,“参”表“参验、检查”之义和表“多次”的意义都有实例,历代均出现过。如:
       (1)以此参之,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
       (2)参以刍荛之议。(《贞观政要·慎终四十》)
       (3)参稽治乱而通其度。(《荀子·解蔽篇》)
       (4)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5)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
       (6)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荀子·非相篇》)
       例(1)是说“以此作为参验,万无一失。”例(2)则是魏征以“刍荛之人”自比,劝谏太宗参考自己的建议。例(3)是《荀子》中的语句,《汉语大字典》在“比勘、验证”条目下所引用的例文。杨惊注曰:“参,验也。”王先谦云:“疏通参验稽考度制也。”将“参”字释为“参验”。“参”除了读为“c n”表“参验”的意义外,还有“三”的读音。《广韵》:苏甘切,平谈心。侵部。当“参”读为“三”时,其意义和用法与“三”相同。在我国古代文献之中,“参”用作“三”的情况极为常见,例(4)(5)(6)就是。例(4),杜预注日:“三分国城之一。”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参,七南反,又音三。”意思是“大的都城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例(5),参,三也。是说把天下分成三份,占有其中的两份。例(6)“参牟子”即三个瞳人。参,三;牟,同“眸”。
       言谈或写作过程中说写者常常用典。所谓用典就是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有明、暗之分。如:
       (7)《》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这是《荀子》直接引用《诗经·曹风·尸鸠》中的诗句,来说明白己“君子结于一”这一观点的事例。引用过程中,交代了语句的出处,让我们一看便知。如对此处理解有障碍,还可查找原文进行对比研究。这种情况称为明引。
       暗引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文中所引有的与原文相同有的与原文略有出入,并且未交代所援引古文献的一些相关内容,如作者以及出处等等,这就给我们识别其是否用典制造了障碍,甚至有时会产生理解上的差误。这样,我们就应当尽量把典故出处的原作找出来进行对照,以便对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意义和用法有更深刻而正确的理解。
       在《荀子》和古代文献中使用暗引这一方式是很普遍的现象,历代的书籍、篇章等中均有出现。如:
       (8)玉之为宝也,廉而不刿。(《全唐丈》)
       其中“廉而不刿”一语出自《老子·五十八章》,原文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全唐文》所用与原文相同,后各书所录也相同。如西汉文帝时期的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记为:“其廉而不刿也,温乎!”西汉成帝时期的戴圣在《礼记·骋义》中记为:“廉而不刿,义也。”
       (9)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刘开《问说》) 此句原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后被历代所采用。《旧唐书》与清·方浚师的《古典旧文》、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序》所引与此完全相同,而《问说》则与原文有一字之差。
       (10)危人而自安,害人而自利。(《荀子·正论篇第十八》)“危人而自安,害人而自利。”最早见于《太上感应篇》“危人自安,减人自益。”《荀子》在引用时加了虚词“而”。后又被他篇所引,如《旧唐书》引曰:“危人自安,盖亦多矣。”
       此类情况,《荀子》一书中俯拾皆是。《荀子·劝学》篇中的“日参省乎己”就属此类。杨惊在注释时说:“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根据杨惊的注释可追溯“日三省吾身”一语的出处。“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第一》,原文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日参省乎己”与“日三省吾身”句式完全相同,其中的“己”与“吾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二者只是用词形式上有所变化而已,表达的思想并未改变,因此构成用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作为万世师表,《论语》中的许多经典词句经常被世人所引用,荀子对此作知晓的精细程度,自不必言。于是当荀子在写作《劝学》一文,谈到博学、修身问题时,信手拈来头脑中已有的精辟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与今天我们写作文章过程之中引用典故、成语、事例无异。
       如果将“参”按照“参验”之意来理解,则“参省”构成一组同义复词。构成联合式合成复音词的两个词素意义相同或相近,表义上处于并列地位的词,叫做同义复词。如土地、道路、手足等。而“参省”作为固定组合形式,在之前的其他书籍中未见出现。这就使我们很难将其确定为是一个同义复词,甚至不能确定其为词。而将“参”解释为“多次”,与“省”作为词组来理解和阐释则更顺理成章。
       另外,通过阅读,我们发现《劝学》此语实是韵文结构。古人在表达某种迫切心情时常使用这种结构。如:
       (1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是蒯通劝说韩信反汉一段话中的最后几句。“时乎时,不再来”中的“时”与“来”上古同属叠部,可以押韵。司马迁此处使用了方便运用、容易表达的韵文,就使蒯通劝说韩信时的紧迫神情跃然纸上。
       同样,“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同下文的“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是一组韵语。《劝学》旨在论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本文的上下旬均采用这种韵文结构来表达。如果将“参省”作为同义连用来理解,则不符合音律要求,因上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为八个字,下旬“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去掉连词“则”为七个字,这样就不如改为“博学而日参(或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感觉更好一些。“日参(省)乎己”与“行无过矣”以四对四,词句完整,表义简便明了。但作者并没有删掉其中之一的“参”或“省”,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参省”并非同义连用,“参省”二字缺一不可,否则整句意义的表达就不够充分、不够明了了。
       总之,“日参省乎己”是引用《论语》之语。“参省”之义也不是“参验、反省”,而是“多次反省”。在阅读和研究古文献时,经常会遇到用典这一情况,这时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考释、论证、辨别,以求结论准确。如不详加分析,很容易就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此句就可见一斑。
       周坤,朱立华,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