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作者:徐 莉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话:“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当今的语文教师,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
       “民族文化”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凝聚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它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语文教学究竟主要抓什么?一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当前全面施行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课程大大增加了民族文化的内容,其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加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和重地,试想:如果师范生不好好接受民族文化的培养和熏陶,走上工作岗位后何以传承民族文化呢?高师学生文化底蕴对小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尝试在高师语文课堂营造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多一点原本属于其自身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
       一、挖掘教材文化因子
       现今我们的语文教材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语文知识,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陶冶情操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阅读它们,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圣者、智者对话,与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弄清教材中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主题思想,更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比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课文时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走近毛泽东、苏轼这些伟人、名人,去体验感知他们卓越的成就背后更为伟大的人格魅力,从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成就欲望,努力地完善自我;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些优美的散文,在吟咏默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自然景物的同时,体察朱自清先生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中所深蕴的忧国情怀,感悟郁达夫那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对故都生活的眷恋的情愫、真切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是一曲充满爱国激情、弘扬民族精神的正气之歌;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阐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生死价值观;《祝福》、《药》、《阿Q正传》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旧中国的社会现实,引发他们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和深恶痛绝,更让他们感受到鲁迅先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登泰山记》、《虎丘记》等使学生领略到旅游文化的旖旎风光,从而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边城》、《荷花淀》等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综观教材,富于民族文化内涵的范文,可谓俯拾即是。其中有我们伟大民族的古老“史诗”——《诗经》,有眷恋旧邦的屈原与《离骚》,有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与《史记》,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孔孟儒学文化“仁、义、礼、智、信”的精髓,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李密,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好题材。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场合下产生的。宽松和谐的情境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抑郁、沉闷的情境就会使人产生压抑感、悲凉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环境意识,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内引、外联、与生活的对比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为教学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对他们起到陶冶身心、涵泳性格、引航导向、发展人格的作用。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环境;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例如在学习诗词单元时我们常常巧妙地将音乐融入课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课让学生在优美婉约的民族管弦乐旋律中欣赏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十个画面,感受月升到月落的大自然的娇丽景色,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随着课文阅读的展开,学生伴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感受到作者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探索,从而激起他们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享受到诗歌的那种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之美。再如在教小说、戏剧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雷雨》、《茶馆》、《长亭送别》等课文时把电视机搬进教室,先有组织地收看这些影片,引导学生像作家当年写作时一样周密、细致地观察感受生活,激起学生的愉悦,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描写这些人和事,最后还让他们尝试着表演。有了这些经验,学生不但很快读懂了课文,印象深刻得多,而且会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品味作品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有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英雄豪杰的激扬文字,有令人流连忘返的锦绣山川、园林建筑的华美篇章,还有风格迥异的诗词歌赋、小说戏曲。这些文情并茂的作品,语言表达丰美而深厚,这来之于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气息,闪耀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读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近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进行品味。
       1、从语言美中品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必然会烙上本民族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印痕。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关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绵绵无期的“愁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融情入景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并让这幅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这一特定时刻,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描写离别后孤独寂寞没有着落的心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历史典故巧妙地表达人生志向……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体会到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感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2、从形象美中品味
       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从而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美貌如花,心地善良,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她的故事有着浓浓的中国情调。木兰身上既有英勇无畏的胆识,也有对父母的孝心,还有“出门看伙伴,对镜贴花黄”的女儿性情。孙犁《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劳动妇女,她们既有中国古代妇女勤老、质朴、善良的传统美德,更重要的是她们爱丈夫、爱家乡,识大体、明大义,最终在战争中助夫杀敌成长为抗日战士,是抗战年代晋察冀边区劳动妇女的缩影。还有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更是有血有肉极具我们民族特色,身上既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勤俭、质朴、可爱的一面,也有农民狭隘、自私的一面。
       3、从情感美中品味
       语文课程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课文中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如:《荷花淀》写军民团结抗击日寇,对可贵的民族精神热情赞扬;《边城》用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笔法,对湘西民俗风情热忱述说;《故都的秋》用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倾慕和深情怀念;《沁园春·长沙》展示壮美河山,挥洒壮志豪情;舒婷的《致橡树》用象征手法阐明了真正的爱情观……这些或朴实或激情或沉重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实践。
       语文教材的选文可谓篇篇精粹,字字珠玑,是激情的浓缩、生活的结晶,是让学生扎下中华文化之根的好文本。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熟读、欣赏这些名家名篇无疑能启迪他们把握科学之思,体验感情之真,认识生活之美,使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逐渐内化,潜移默化地扎下中华优秀文化之根。由此看来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素养的教育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使命运。
       徐莉,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与社会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