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物·意·文”作文训练规律浅说
作者:吴章贵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理论,是以写作活动的终极产物——文章为研究对象的。重视对文章结构与技法的静态分析,重视读写结合,把读文到写文的过程,视为作文训练的全过程。于是就形成了在摹仿的基础上,以文体知识和写作技能知识为主轴的传统作文训练体系。这种体系把学生写作局限于表达的局部过程,切断了学生作文与生活的直接联系,产生了重表达、轻认识的片面性。这是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上世纪20年代叶圣陶先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物——意——文”作文训练规律。
       “物——意——文”揭示了写作教学中的根本规律。“物”指生活与知识积累,“意”指思想和意旨,“文”指语言和表达。它为我们写作教学提供了科学有序的训练依据。为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着重抓好下述三点:
       一、丰富积累,强化感受——“物”“意”转化的前提和桥梁
       “物”的积累是转化的前提和起点,没有“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转化便成空话,这是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原因之一。但拥有“物”必须转化为“意”,否则对“物”只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入宝山而空手回。这是“无话可说”的另一个原因。落实学生主体思想,就必须彻底改变不顾学生主体的生活思想实际,闭门造车的现状,一方面让学生参与生活,开阔视野,充实“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切实地感受生活,架设“物”、“意”转化的桥梁。即:
       l、充实主体的眼中之“物”。眼中之“物”,主要指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拓展生活包括几个方面:a、个人生活。我的性格,我的爱好,我的心事,我的秘密,我的心愿,我的朋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b、学校生活。校园,老师,同学,一堂课,一次活动,一场风波,丰富多彩,不胜枚举;c、家庭社会生活。我的家,工厂,采访,调查,人间万象,数不胜数;d、广阔自然。山水草木,飞鸟虫鱼,风花雪月,应有尽有,取之不竭。必须让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在广度、深度、精度、速度上的要求。
       眼中之“物”除了作者亲历的生活实践外,还包括从影视广播书刊网络等媒介中获取的间接生活和知识、思想。尤其是广泛的阅读具有更为特殊的作用。它可以丰富知识、获得思想,明白事理,提高认识,并以此去观察自然,去分析社会自然中的种种现象,提高了眼中之“物”与“意”的转化。
       2、内化为主体心中之“物”。眼中之“物”是事物本来面目,要实施向“意”的转化,必须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内化为心中之“物”,即“心”与“物”彼此契合,甚至物我合一。此时之物,与客观存在的己产生一定的变形,经过作者个性、情绪的折射,打上情绪化、心灵化的烙印。有时泡在熟知的生活中,却认为没什么可写,眼中之“物”没有内化为心中之“物”是重要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把眼中之“物”内化为心中之“物”呢?首先应让学生把身心完全投入到生活或活动中去。其次,定期组织交换见闻。每周一次,要求学生讲一两件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或感受深的事,然后组织讨论;这些材料的意义所在,能否作为作文材料。久之,将提高学生对材料的敏感性,有助于将眼中之“物”内化为心中之“物”
       3、训练主体炼意能力。炼意,即点石成金,对看似平常的素材进行点化,从中提炼出意蕴、意旨。常见的形式有:a、直觉式。直觉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直接的多元化飞跃。如郊游、学工等,可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b、知识背景式。补充介绍有关背景知识,使学生认识得以提高升化。c、联想拓展式。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由的天空,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要义,因为自由是作文的生命。学生是聪明的,在自由的玩耍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学生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学生更是想象的天才,在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来走向已知。
       二、自主参与,内化语言——“意”“文”转化的基础和关键
       “意”向“文”转化的过程有两个环节,一是构思,二是语言表达。第一重转化重在解决内容问题,第二重转化重在解决形式问题。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挤牙膏”、辞不达意、语无伦次或千篇一律,既有第一重转化不到位之故,也表明“意”、“文”转化受阻。受阻的根源何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越俎代庖,用简单的灌输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转化的全过程,是转化的关键。此外“意”“文”转化的工具是语言,语言的储备是转化的基础。即:
       1、自主构思。构思即谋篇布局,直接决定了“意”向“文”这重转化的成败优劣,因为构思决定“意”“文”转化的方向、方法、形式。自主构思不是放任自流,而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主要训练方式有:(1)读中悟法。一是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二是教师下水作文,三是提供其它范例。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各类文章谋篇布局的基本模式,并在摊牌训练中内化为心知技能。(2)充分讨论。命题后,让学生对如何谋篇各抒己见,以便互相启发,扬长避短,集思广益,在交流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2、交还评改权利。评改是习作不可缺的环节,其主动权本应属于学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评自改能力,首先必须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和方法:(1)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每学期制订出明确的写作训练计划公布给学生;(2)根据每次训练任务,拟出具体的评改目标:(3)根据每次的评改目标,提出评改的具体要求,确定出评改的重点和方法。其次,根据学生实际分步实施:a、扶着学生上好评改课,掌握评改的基本方法;b、半扶半放,让学生试改、试评,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评改能力;c、把评改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互评互改,自评自改,逐步养成自评自改的能力。
       3、内化语言。语言是表达的基础。它包括词语、句子和语段,核心是词语。如何丰富学生的词语?教师一般主张抄写、摘记。但有的学生摘抄了几大本,写作时仍捉襟见肘。何以如此?词语除了音形义外,还具有色彩感、形象感、情味感、分寸感等等。只有这一切一同积淀于写作主体的脑中,渗进“筋骨”,化为“血肉”,写作时才能词随意遣,左右逢源。因此积累词语既要注重数量又要讲求质量,必须想方设法让词语内化为学生语文素质。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积累词语必须遵循汉语词汇的内在规律,适当地把同族、同构、同义的词语串联起来,变零散积累,为整体积累,变机械积累为意义积累,既保证积累数量的丰富性,又保证写作时提取的敏捷性;另一方面,积累词语必须与学文相结合,在语境中积累的词语才富有生命力,才能被运用得准确传神。其法一是诵读,二是在学文的各个环节相机引导。
       三、诱趣激情,培养习惯——双重转化的原动力
       双重转化的过程是智力因素高度集中、高速运作的过程,而促进其高度集中、高速运作的原动力则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主体的积极性,是学生主体思想的重要内容。
       1、设置需要,诱发写作动机。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高他们的需要。”需要生成动机,动机推动人的行为,行为更强化兴趣。这样,写作成为现实的需要,学生便热情高涨,兴味盎然。
       2、改革命题,引发写作情感。刘勰说过:“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造,辞以情发。”情感是作文实现双重转化的催化剂。引发情感的途径很多,而改革命题最为重要。好的命题能拨动心弦。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是点燃情感的火种,激活心中之“物”的药剂,启动心中之“意”向外宣泄的闸门。
       3、高峰体验,激发写作内驱力。高峰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强度的情绪体验,它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深层的兴趣,是促其乐写不疲的强大内驱力。教师应把握学生获得这种体验。如发掘习作中的闪光点、成功处,或写下醒目赞语,或当众宣传,表示赞赏。
       4、培养习惯,树立写作恒心。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求真、不苟、勤写的习惯。求真,即说真话,说实话,言从己出,富有真情实感,忌空话、套话,无病呻吟。不苟,即思想重视,不马虎应付。动笔前要反复酝酿,精心构思,初稿前要拟好提纲;初稿后要反复修改,精心锤炼。勤写,一方面是及时把平时阅读和观察所得记下,即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还要养成经常随文动笔的习惯。读写结合,小至片断,大至全篇。所谓“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而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写作便会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所期待的。
       吴章贵,男,四川西昌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