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作者:孙正奎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文,是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但作文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害怕写作文,往往感到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造成的。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作文之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写一场球赛,你必须有事先的观察或参加才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找到新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如果自己的生活素材充裕到随手拈来时,就不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感而发,当然就能写出好文章了。
       1、观察要激发兴趣
       学生们经常接触周围的事物,但有的同学对它无动于衷,看过后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内在激情的触发对学生观察相当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观察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乐于观察,主动投入,动脑思考。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观察的乐趣。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留心观察发生在周围的事情,抓住这样的事进行加工,就能从生活中获取较多的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声情并茂,富有生活气息。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享受观察的乐趣,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眼光得来的作文中,人、情、事、物皆有,教师必须十分仔细地阅读,并认真写好评语,本着以激励为主的原则,以肯定、赞扬为手段,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得来的有价值的,都应在评语中给予表扬,写上“好!”、“观察独特”、“细致”等字样,将成功作品在班里宣读或张贴,有时可以向报刊杂志投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2、观察要注意顺序
       按照正确的顺序去观察,学生所得的观察材料是有条理的而不是零散的;是整体的,而不是枝节的,是符合实际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好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渗透有序观察事物的知识,结合作文指导课教给学生有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如在介绍写说明类作文的观察时,可以做如下指导: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要按时间顺序去观察,观察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要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由前而后,由左往右,由南而北,由低到高,由大到小等)去观察,观察操作性过程的具体做法,按程序顺序(即承接关系顺序)去观察。
       3、观察要抓住特点
       我们生活的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每种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把被观察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读者才能确切地了解作者所观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努力发现事物的特点,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如写一段人物的外貌,我让一男一女站在讲台上,然后请一位同学给他们“画像”。结果把俩人的外貌描述得差不多,分不出男女,其他同学一听都笑了。我说:“先别笑,可能你们大家说也一样。现在我们把这两位同学的五官进行对比,看看异同再说”。学生们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并描述了出来。这次基本上抓住了不同人物的特点,说出那男生是国字形的脸,略有胡须,而女生脸较长而瘦,扎着马尾辫。
       事物的特点往往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再把它写下来,能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写一位老人,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呢?我作了这样的提示,有位同学通过自己的观察,写了以下作文:奶奶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可是红光满面,若不是她满头银发,你还以为她只有50来岁呢!那银发有点翻卷,向后梳着,整整齐齐,厚厚实实,但根根清楚,丝丝有神。早晨,太阳从窗户中透进来,照在奶奶头上,映得那些银发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好看。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奶奶的银发,其他的方面只一句话点明。写头发时,通过仔细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绘,先后涉及色泽、状态、梳向、厚度等。这样老奶奶这一形象就显得格外鲜明。
       4、观察要多思多想
       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尽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观察,可有的学生却一无所得或印象不深,写出的文章仍是一本流水帐。原因还在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才能使观察具备一定的意义。观察是基础,思考是关键,教师在指导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得出结论。这就获得了对某种事物的正确认识。另外,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结果,寻根刨底地设问,这就是“生疑”。为了解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去观察,去分析,解决自己所“疑”的问题。
       再就是观察要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只有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对所观察事物的认识。否则学生们只会客观地进行描写,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大同小异,缺乏生气。如让学生观察雷雨天气的变化情况,就让他们联想到农民,解放军怎样做的,我们应怎样做;观察蜜蜂时,由蜜蜂献蜜的情况联想到种种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去观察、联想,学生们一定会写出有血有肉,各具特色的文章。
       5、观察要参加活动
       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对于经常听教师讲而自己很少动脑动手的学生来说,“游戏”活动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教师要尽可能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乐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观察,获取生动的写作素材。这对刚入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培养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如在一次作文时,我让同学们写一件趣事,许多同学感到无内容可写。于是我找了几个年龄最小的同学,让他们玩“贴鼻子”。方法是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人头,但没画上鼻子。同学们开始贴鼻子,有的把鼻子贴在了嘴巴上,有的贴在了脸蛋上,有的贴在头顶上。总之,五个人谁也没找准鼻子的位置。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纷纷争着上讲台来贴。其中有一个上来时不小心踩空了脚、摔了一跤,惹得大家大笑……在笑声中,我让大家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都写下来。学生热情很高,时间不长,都写好了,而且有几篇还写得不错。这种“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有真实体验的感觉,看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直观地看到人物的动作、神态,通过语言和现场气氛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
       6、观察要敞开大门
       要使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就必须开放观察的空间,变封闭式的作文教学为开放式的作文训练。
       观察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生活,抒发人生体验;关注他人、关注校园生活,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生活。
       观察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认识大自然的变化,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并让这种对大自然的关怀成为习惯。
       观察荧屏。荧屏是个特殊的窗口,学生通过荧屏能了解到不知道的东西:如动物世界、地震、火山爆发、国际新闻……丰富生活,拓宽视野。
       7、观察要建资料库
       中学生的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见过许许多多的人与物,有过不少的内心感受。有的时过境迁,时间一长就忘记了,这就需要随时随地写下来。因此,教师要求学生设立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可按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加以分类记载。时间长了,就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写起作文也就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了。
       8、观察要有目的计划
       为丰富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的观察不是随便看看,有目的的观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曾提出“观察始与问提”的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在一次演讲过程中,他突然对听众说:“女士们、先生们,请观察!”他的表情很严肃,两只手也没有暗示。听众为之愕然,不知所措。他们莫名其妙地问:“先生,您要我们观察什么呀?”这个故事说明,观察要有目的的进行,有时要有个计划,明确观察对象、范围,制定方法、程序等。
       要丰富写作素材,必须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把观察到的点滴记录下来,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下去,写作文之“水”就会源源流淌。
       孙正奎,甘肃渭源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