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如何处理课文中的瑕疵
作者:姚道刚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选入教科书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也确实有一些篇章存在瑕疵。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这些瑕疵,或者有学生提出时,回避是不行的;更不能用自己都觉得不周密的“道理”去附和文章。科学处理这些问题,对于更好的教育学生和教师自身的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仅以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现行普通高中课本第二册)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现行普通高中课本第三册)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处理这类问题的体会。
       如果能够认定确实属于知识错误,就和学生一起加以纠正。例如有学生指出《咬文嚼字》开头两句“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表意不明。分析起来确实如此。我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一致认为要把第一句改成“郭沫若先生在剧本《屈原》里写屈原骂宋玉”或者把第二句中的“他”改为“郭沫若”才通顺。
       《故都的秋》第三段首句“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我们发现它存在自相矛盾的语法错误。“将近”与“余”放在一个句子中,到底是“将近十年”呢,还是“十余年”呢?表达不够明确。因此,应将二者去掉其一,使其表意明确。第四段末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句中两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虚词“并且”和“还”连用,成分多余,应将“并且”删去,使行文更加简明流畅。还有本课第十一段末句,“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Golden Days”。句中“最好也没有”的“最”使用不当。“最”是副词,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将其改为“再”,使整个句子更符合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
       如果属于值得商榷的问题,可以和学生充分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可以保留不同看法。比如有学生指出《咬文嚼字》第二段第一句“这是炼字的好例”位置值得商讨:如果是上下段的过渡,第一段两个例子中一个是好的例子,一个是不好的例子,那么句中“这”指的是哪一个呢?所以要么把这个句子放在第一段中,要么把它删去。我首先表扬肯定了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大家普遍赞同这位同学的意见。受这种情绪感染,有同学提出应该把文章第五自然段移到第三自然段前。理由是:课文围绕“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第二第五段说明选用的字眼不同,意味不同:第三第四段说明用字多寡不同,意味不同;第六第七段说明运用联想意义的正反面情况。显然应该把第五段提前。还有同学认为第五段中“‘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因为“推”“敲”的典故出自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他是月夜访友,怎么能说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呢?这些问题虽然最终没有能达成统一的意见,但是对于端正学生为学态度,锻炼学生思辩能力,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乃至于对教师自身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姚道刚,安徽颍上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