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红叶与红叶诗
作者:闫品芹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寒秋时节,秋霜肃杀,山川易容,枫树脱去绿裳,换上红妆。红叶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事物,它点燃了多少诗人思想感情的火花,成全了多少美丽迷人的诗篇。
       枫叶呈五角,像闪闪的红星,在所有颜色之中,它最明艳,最动人,于是成了诗人赞美的对象。
       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前两句写山路弯弯,蜿蜒伸向山顶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山路”、“白云”,有“山中人家”,这已经很美了,但还有更美的在后边。后两句写诗人停下车来,一片枫林展现在面前:夕阳如火,枫叶如丹,层林如染,艳如赤锦,灿若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诗人惊喜万分,一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秋山》:“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前两句采用比喻手法,把乌桕树比作老染工,这个老染工却把颜色搞错了,到了秋天,他本应该把叶子染成黑色(铁皂),结果染成了鲜红色(猩红)。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枫树在夜里偷了天上的仙酒,痛饮之后,面呈酡颜,又怕别人知道,借孤松遮掩自己的醉容。全诗通过“乌桕”和“小枫”这两个典型景物的描写,赞美了红叶的艳丽可爱。
       郭沫若访问日本时,写过一首《红叶》:“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开窗聆晓鸟,俯首拾新诗。”前两句写红叶经过严霜的浸染,依然留恋枝头,没有飘落。天亮后打开窗户,聆听早晨小鸟的歌吟,窗外红叶已经飘落,俯下身子,可以捡拾到像诗一样美的红叶。可见红叶是多么可爱,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愉悦!
       像这种赞美红叶的诗还有很多:唐代李益有“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把红艳的柿林景色描绘得鲜明生动。鲁迅有“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写日本的秋天,天气微寒,枫叶丹红,明媚鲜艳。其它还有“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万片作霞延同丽,几株含露苦霜吟”……
       当然,红叶诗并不只是单纯表达赞美红叶的感情,还有很多是借红叶寄托心志,抒写情怀的。
       一、借助红叶,象征美好爱情。
       唐朝宣宗年间,一个叫卢渥的书生,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考试结束后,他带着书童沿着从皇宫流出来的一条溪水闲走,突然发现溪水上漂浮着一片红叶,上面还有宫女的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读后,将这片红叶擦拭干净,在上面和了一首诗:“红叶诗何美?出宫未曾闲。才女我钦敬,约定到人间。”和书童一起寻到溪水流入皇宫的进口,将红叶放在溪水上,流进宫里。
       也是有缘,那位题诗的宫女,又捡到这片红叶,拿起来一看,红叶的另一边还有和诗。她认为这写和诗的人就是她的知音。后来,唐宣宗允许部分宫女嫁人,卢渥这时已经中了进士,便赶去迎娶,选了一个清丽窈窕的宫女。在成亲的晚上,他并不急于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却轻声吟诵那首宫女写的红叶诗。不料这位新娘在盖头内,吟诵出卢渥写在红叶上的和诗。就这样,红叶成了媒人,将这对未曾见面的男女联到一起,成就了百年姻缘。
       二、借助红叶,象征英雄本色。
       陈毅的《题西山红叶》之一:“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诗歌采用比兴手法,前两句写红叶经霜后颜色更加浓艳,引出后两句诗人要抒写的情怀——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只有经过严峻斗争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
       三、借助红叶,象征赤胆忠心。
       陈毅的《题西山红叶》之四:“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诗人在摘取红叶时,放弃了浅红和灰红。诗人要摘取的是红透底的,那才是真正的红叶,从而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胆忠心。《题西山红叶》之五:“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诗人把红叶夹在书页中,隔年后拿出来观看,那真正的红叶并没有枯槁憔悴,依然红艳照人。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
       四、借助红叶,象征奉献精神。
       陈毅的《题西山红叶》之六:“红叶落尘埃,莫谓红绝矣。明春花再发,万红与千紫。”诗中写红叶落到大地,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待到明年春天,将是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借助于落地红叶,托物言志,赞美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闫品芹,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