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语文课外阅读的误区及指导的科学化
作者:黄 云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以教材为主板块的中学语文教学,如果不以一定密度和精度的课外阅读作补充,就很难达到充分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的目的。从相对意义上讲,围绕教材而组织的语文教学只是在一块小小的试验田里耕种收割——有时还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机械僵化的简单演示,真正的培养与锤炼主要体现在课外。因此,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走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真正落实,务实求效。
       怎样卓有成效地对广大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必须深刻领会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认识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体现“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澄清模糊或错误的思想认识。教师应以身垂范,科学指导,稳步推进,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的方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产生兴趣和热情,获得丰硕的阅读成果。具体地讲,要从下面三个核心环节入手。
       一、有的放矢,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不少中学生及其家长不赞成课外阅读,乃是基于某种心理顾虑。有的人认为,中学生的课务负担已经相当沉重了,学生个个筋疲力尽,穷于应付铺天盖地的作业,哪能抽出时间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基于此,有人甚至说,呼吁提倡语文课外阅读是唱高调,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确,我国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位居世界前列,中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的作业练习挤占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强制性的题海战术只是陈旧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又何必对此奉行不悖呢?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又何苦抱残守缺?思想观念转化了,我们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语文课外阅读,自主自觉地进行语文课外阅读。也有人认为,语文阅读没有什么作用,读不读区别不大,还不如少读或不读。这是功利主义在作祟。语文课外阅读对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对巩固课堂知识、开发智力潜能、提高理论修养、锻炼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只不过,语文课外阅读的益处较之其他学科的课外阅读显效期相对长一些罢了,而其作用与影响则无疑更为深刻、广泛。事实证明,语文课外阅读宜有不宜无,宜早不宜迟。
       怎样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课外阅读时间呢?如果只是一味动员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不给学生提供时间保障,那么,所谓的课外阅读岂不成了一纸空文?笔者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作了如下安排:1、每周安排一节的阅读活动课。2、每周安排两节晚自修语文课外阅读。3、周末布置2-4小时的课外阅读任务。4、寒暑假的语文作业以课外阅读为主。当然,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我们语文老师也应作统筹安排,要有一定的导向性。笔者除了安排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好语文课外读本外,还常常安排学生阅读《语文报》、《杂文报》、《读者》等知识容量大、品位高的报刊。另外,还注意向学生推介一些经典著作和当代名家名作。
       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课外阅读心态。
       语文课外阅读的首要目的是增广见识、怡情养性。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个性发展智力,体验快乐与成功。目前,亟须纠正的两种阅读心态是:
       第一,急功近利,幻想通过短时间的课外阅读迅速提高语文考试分数。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天真的,也是有害的。语文课外阅读不是什么快速致富项目,须有相当的积累,循序渐进,方可收到成效,而这种成效也并不一定直接表现在考试分数的提高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浮躁用事,很快就会丧失语文课文阅读的兴趣。须知,课外读物不是化妆品,拿来往脸上一涂,丑夜叉就变成了七仙女;也不是发酵粉,在自己的文章里撒几个词语搬几个句子,文章就立即气势充沛起来,仿佛观音娘娘的七宝莲台那样眩目。课外阅读是真、善、美的陶冶,是滴水穿石的艰难积累,而不是什么道具或法宝。因此,保持从容的心态来进行课外阅读,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格调不高。文化精品是语文课外阅读的首选。但有的同学却偏嗜俗品、次品,文字拙劣,内涵单一,思想庸俗,读得再多再苦,也是枉然。眼下,武打、言情类的作品泛滥成灾,就像土作坊里炮制出来的,粗糙、怪诞、矫情,阅读价值极为有限。还有一些“网上作品”,也是乏善可陈,虽然受到炒作吹捧,不过是一堆堆文字垃圾罢了。其他的还有一些快餐式的读物,吃了能填肚子但营养有限,多“吃”了说不定会长成个“大头娃娃”。这些课外阅读的材料不值得我们提倡、鼓励学生去读。至于黄色、反动的书籍,则要彻底封杀,这一点无庸置疑。
       第三,囫囵吞枣,食而不化。不少同学也读了一定量的课外书,但还是显得思想贫乏,表达能力不强。作文不会遣词造句,文脉不清晰,感情干瘪,只会生搬硬套,拾人牙慧,邯郸学步,人云亦云。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读得不多,而在于读得不精不细。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要很好地处理好阅读与思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注重阅读效率,在阅读时要利用好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好读书摘录,形成牢固的信息积累,撰写读书心得,把阅读引向哲理、美学领域,拓展阅读空间,开拓智慧,塑造灵魂。如此,读书才有真收益。当然,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老师也要及时予以解答。因此,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做到博览群书,有时候要与学生保持同步阅读,这样才有发言权,才有在学生心目中具有信誉度,才能担当起指导者的角色。
       三、引导学生采取科学、灵活的方法进行语文课外阅读,保证阅读效率,巩固阅读成果,促进阅读交流。
       其一,指导学生遵循因人而异、由浅入深、由广求精的原则,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与阅读能力不尽相同,审美趣味、性格特点、气质类型也存在着差异,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向上不应一概而论、一哄而上,而应各行其事、各得其所。如硬性规定,学生就可能不感兴趣,产生心理对抗,进而失去阅读快感。再者,不能拔苗助长,而要实事求是地指导学生从浅易的阅读材料入手,逐渐加深。如果阅读材料太艰深,太“前沿”,学生不能基本理顺,就会知难而退,产生厌倦与恐惧心理,自然就不会有理想的阅读效果了。另外,还要让学生在保持相对充足的量的基础上,也就是在泛读的前提下,选择部分书籍精读,才能最大限度地对书中的精髓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其二,组织阅读交流,促进相互提高。
       开卷有益,把阅读中获得的情智体验进行横向交流,也大有裨益。读一本好书,有时如饮一杯醇酒,沁人心脾,有时如与一位智者长谈,茅塞顿开,回味无穷。把书中的知识、哲理以及阅读的快感、体会向别人讲述,让别人分享,岂不快哉!如果同读一本书,彼此间还可进行学术意义上的切磋。交流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个别交流,也可以师生双向交流,可以通过口头介绍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读后感交换阅读进行交流。教师从中可发挥搭桥、组织、评判功能,力求民主、平和、公正,绝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或者厚此薄彼。
       其三,强化批判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着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金无足赤,书籍皆有瑕疵。我们要指导学生克服迷信心理,做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既然连小学生都能找出专家权威编定的教材中的纰漏,那么,自然而然地,每一个中学生都有能力对所读书籍进行“批判”,包括文句是否流畅,立意是否新颖深刻,思想是否消极颓废,知识信息是否准确合理,感情是否真诚高尚。批判的空间相当广阔,“批判”的视角可任意挑选。阅读还是一种个性化体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说,阅读的过程,也就是阅读者个性心理折射的过程,读《三国》,可以把它看成文学化的历史,难道不可以看成是封建正统观念的辩护状么?读《红楼梦》,可以从中理解封建大家庭的衰败轨迹,也可从中品味人生之无常,真爱之难求。个性化阅读不仅是由阅读的主观性造成的,也是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相一致的,批判性、个性化的阅读,是对学生个人人性的自我认同,也是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没有课外阅读的语文学习,是狭隘、残缺的语文学习;没有语文阅读指导的语文教学,是片面、僵化的语文教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课外阅读的天地就有多宽。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生成知识情感,养成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就必须强化课外阅读的指导,步步为营,长抓不懈。
       黄云,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