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走出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五大误区
作者:常远喜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发生转化,多媒体技术得到应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新现象、好现象。在我们为这些可喜的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误区一:滥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飞跃。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课程资源,同时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语文课更感兴趣,对课文理解更容易。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还值得我们多推敲。
       曾听过一堂充分体现教学新理念的公开课《国宝——大熊猫》,执教者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愧是一堂新课标下的优质课。
       然而,笔者也听过不少用了多媒体,感觉却华而不实的课。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秋风萧瑟图,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再让学生讨论词中描绘的画面特点,说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文美情浓的诗篇,原本可通过反复咏诵诗句,披文入境入情,充分激发学生感悟、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教师却硬要画蛇添足,利用多媒体来个“真实再现”,岂不成了场景观摩课?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没有想象、思考的空间,又如何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语文教学是以语言为基础,通过质疑、探究、领悟、延伸等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以达到“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之境界。近年来,多媒体大量地走入语文课堂,甚至在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中没有多媒体的课例就上不了档次。诚然,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现代教学中显示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多媒体的作用更勿庸置疑。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教学手段。一旦多媒体手段运用过多(如过多运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就有可能失去了形象的思维训练,也就会削弱了语言的弹性和张力。这样舍本求末,使多媒体由“辅助”成了“主教”,把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挤掉,就事与愿违了。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讲整体性,又要讲重点论,既要全面认识事物,把握矛盾,又要抓住根本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亦应如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学媒体,只不过是“手段”、“方法”而已,不是教学的主要行为,更不是门面和装饰。只有体现时代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有效地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才是恰当的、适用的教学媒体。
       误区二:“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在最近的一堂全市公开课上,授课老师提了80多个问题,平均一分钟两个。粗略计算,有70余个问题都是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答案的。此前受人诟病的“满堂灌”有滑向“满堂问”之虞。
       以前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思考和发问的权利,导致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叶圣陶语),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有识之士的广泛批评,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当前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启发式,他们片面地认为启发式就是要多提问题,问题提得越多,就越具有启发性。于是,“满堂问”取代了原来的“满堂灌”,堂而皇之地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流行式。“满堂问”者的本意是想通过多问来达到激思、激疑、激趣、激创的目的,但由于提问过多,转换频繁,且难易无度,往往肢解了课文的整体性和艺术性,并且使得很多学生神经高度紧张,没有喘气的间隙,很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感,最终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满堂问”的教学活动,乍看双边活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其实,老师一相情愿地问得太多,而学生主动发问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根本得不到体现。这种教学方法,披着改革的外衣,貌似先进,实际上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应当摈弃才是。
       误区三:朗读教学重视不够。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注重讲解、赏析,忽视了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变得可有可无,即使有,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好课往往是“读”出来的。一方面,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几十年后仍清晰地记得两位国文老师朗诵诗词的情形,并说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她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她“课外阅读的兴趣”。2004年暑假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凡是上得比较成功的课无一不是贯穿了一个“读”字。另一方面,学生的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充分说明了朗读的必要性。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欣赏文章生动的语言,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沉浸在文章优美的意境中。
       毫无疑问,在语文课改的今天,传统的朗读教学法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但不应该废弃,反而应该恢复其真面目。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师生的激情在课堂上熊熊燃烧起来,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迈上一个崭新的境界。
       误区四:板书教学严重淡化。
       板书设计的优劣曾经是评判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现今的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踪影。近几年,笔者曾在各地听过不少公开课,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黑板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的只写一下课文题目,有的干脆一字不写,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黑板上认真书写自己的板书设计。有人说板书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书写规范,设计精巧,简洁醒目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篇章,发展智能,而且可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但不应该轻视板书教学,反而应想方设法把板书设计得更加精巧,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误区五:德育渗透力度不大。
       近些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不良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与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力度不大也息息相关。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出于提高升学成绩的目的,往往一味重视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忽视了相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结果很容易导致学生淡漠亲情,好逸恶劳,缺乏责任感,进取心不足。《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教《背影》《散步》时,可以进行亲情的渗透,教《最后一课》时,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教《七颗钻石》时,可以进行爱心的渗透等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贴近时代的一些材料,如近几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不失时机地进行自强不息、勤政为民、舍己为人、敬业爱国等精神品质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道结合才能算得上落到实处。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常远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