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学生作文中虚假现象剖析及其对策
作者:贾文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兄弟班的语文老师一声喝彩,使我看到了一篇难得的学生随笔。下面我把这篇题为《真假帐》的随笔摘抄如下:
       从小学到现在写的作文已不少,可真帐(按:学生把写真话谓之为记真帐,反之为假帐)没几篇,除非是自由题。像“读××书有感”“看××电影有感”之类的作文,就算觉得那本书那部电影实在看不下去,或毫无感触,也得搜肠刮肚地把一大堆好话搬到一块儿,堆成一篇文章,敷衍了事。否则,准挨批。
       一次,学校组织听英雄事迹报告。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偶尔会蹦出几个稍微标准点儿的字,其余的全部是半方言半普通话,不时惹得台下阵阵窃笑。麻烦事来了,语文老师布置作文《听英雄事迹报告有感》,我当时光顾笑(也听不懂),哪里还能写得出?但总不能交白纸吧,问问其他同学,当然与我差不了多少,干脆,我就把真实情况写上去了。结果就数我笨,其他人都胡编乱造,写自己如何如何地感动,他们都得了高分,惟独我被老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看着那个因写自己感动得哭了而得最高分的同学的得意劲,我狠下决心,从此以后准备两个本子——记真假帐,真帐自己看,假帐交给老师。可想而知,此后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假帐,但有时我真恨不得在作文后加一句:“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扪心自问,这位学生所描述的现象,不也是自己经常演绎的吗?在被学生视为绝对权威的指导者、评判者——老师面前,除了说假话、空话外,学生还有什么办法来和成人保持一致呢?那么,老师这样做又是迫于什么呢?是应试教育吗?是!学生中不就流行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一句顺口溜吗?其实何止是学生的命根,分数也是老师的“饭碗”啊!尽管你教的学生有很强的想象力、创造力,但如果在考试时有违出题者的意图,不合阅卷者的胃口,无疑就拿不到好分。这样,在“分数第一”左右一切的应试教育的今天,你的劳动就很难得到领导和家长的首肯,甚至有失去“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危险。因此,老师们不得不违心地围着“指挥棒”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所谓的“阅卷心理学”,殚精竭虑地设计着一个个模式,谆谆告诫着学子们要多写四平八稳的应试文。“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记住!一定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你这篇文章的思想怎么这么不健康,人生观这么灰暗怎么行,到考时要吃亏的。”诸如此类的只重思想(其实是社会政治的庸俗化、功利化),不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生活修养的作文导向,其结果只能迫使学生言必引领袖之语,例必举英雄名人,不管写什么题材,哪怕是游了一个地方,吃了一顿饭,都要来个光鲜的尾巴——闪光的思想理念。而类似“学学孔繁森,骂骂王宝森,立志做个钱学森”式的新八股也就渐成“时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中的假话现象并非应试教育的今天才有。它其实是中国那种把人的教育等同于物的机械化大生产,压制个性,轻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下的一个畸胎,也是科举制度“代圣贤立言”的延续,再加上文革以来极左思想的干扰,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已严重腐蚀了作文的“灵魂”,本应最具个性品质,饱含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的作文,却被人当成一种庸俗的文字游戏。学生作文,闭门造车,重在揣摩题意,主观臆想,而不在探究事理,抒发真情。这不但严重束缚着学生思想,扼杀着学生个性,甚至还误导着虚伪,使学生从小就学会迎合别人,不会依照自己的真实感情来说话,进而影响健康人格的培养。
       鉴此,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思想,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迈上素质教育的大道。要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角度出发,去矫正某些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如虚荣心理、急功近利心理、人云亦云的懒惰心理等等,指导学生踏实做人,诚实为文,真情入文。
       第二,要规范作文命题的范围,讲究命题艺术,调整作文评分标准。对于规范命题范围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有理论,他曾说,凡是贤明的国文老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断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的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搔头挠肋,叹息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如果这时硬要学生写(比如考试),那学生也只能是空话、套话、假话一大堆了。因此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方式要灵活多样,表述要新颖生动,最好在学生下笔前,教师先亲自“下水”试试,以便知深知浅,知难知易,然后由己及人,有层次地去指导学生作文。
       再就是要有科学的评分标准。常言道:“文如其人”,又道“少年不识愁滋味”。这都说明了学生的文章自有其特有的天真和浪漫,也有其难免的幼稚和不足,其立意肯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在评判学生作文时,应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情出发,从思维和语言训练的成果着手。不要架空生活,去一味地苛求高境界的立意,或合乎我们大人口味和当前政治需要的中心。应通过我们恰如其分的评判,让学生明白,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形象思维都必须以生活为基础,思想从生活中来,情感从生活中来。同样,表达的技巧也必须从生活中来,而不能写无真情实感的假文,不能沾染虚张声势、拉大旗做虎皮的虚假恶劣的习气。在作文教学和评判时,我们一定要摈弃那种将社会政治庸俗化、功利化的思想标准强加给中小学生的做法,制止和避免那种忽视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灌之以成人化思想,以及以极左思想对中小学生作文进行干扰和误导的现象。
       生活是多彩的,人的内心世界是多彩的,尤其是处在多梦季节的青少年。我们应让他们做更多的彩色梦,尽量不让他们过早地面对世俗丑恶,不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世故油滑,成为大人们的“鹦鹉”。周作人曾说过:“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那么,对于人生的一部分——作文,难道能用颠倒过来的标准去要求它,评判它吗?
       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加强生活修养。学生作文中假大空成风,矫情盛行,这除了迫于脱离学生思想认识实际的要求外,还在于有的学生感悟能力差,关心他人不够,很少去咀嚼父母、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有的甚至认为人人应该为我,而他自己却不必为人人。这样,情感体验就少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干巴巴了。比如,教师节到了,写篇文章表示一下对老师的感激吧,可刚开了头就没东西写了,只好来几个“啊”和几个诸如“园丁”“春蚕”“蜡烛”之类的比喻结尾;国庆节时,有几个学生大写“祖国啊!母亲”,可平时他们对自己亲生父母都不爱,不尊敬,甚至亵渎父母对他(她)的爱,可以想象,文中只能是套话、空话和假话的堆砌。看来,健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否认,写作需要技巧,需要虚构,但是,更需要生活素材。只要我们指导得当,让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多关心身边的人,多少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具体生动,是那么有情趣,催人奋发。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从更多的身边小事中引出诸多的感动,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而不会老是用大道理去唬人,借英雄名人去立论,用编造的材料写作文了。
       第四,在学生讲了真话又产生认识片面、表述错误时,老师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和训斥,应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免学生又重操“抄书抄报”之旧业。
       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现在学生读书难,学校里人满为患,原因都因政府没搞好计划生育;还有的学生在听到或看到某些乡干部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有过激的行为后,大加挞伐,挞伐之余,把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也否定了,正像人们所说的,把婴儿混同洗澡水一齐倒掉了。这时,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多学点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诸如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等等,只要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了,表达上的问题也就容易纠正。
       第五,要使假话现象得以杜绝,清理其产生的土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社会上弄虚作假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也并非净土,也时有“虚假小品”上演。这些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态度,助长其作假心理。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纯净的作文环境,在学校,千万要禁绝假活动、假形式。在学校,老师当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讲假话。在家里,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绝不能做影响孩子讲真话的事。在社会,各级领导应率先垂范,不说一套做一套,有关出版单位应把最佳精神食粮提供给我们的莘莘学子。虽然作文教学属基础教育阶段,其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之类,但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还应再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全员动员,拨乱反正,还其本色。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用自己的手畅快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出自己相信的话,写出自己思考过的话,写出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真实的世界,从而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贾文杰,教师,现居江苏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