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北朝民歌《敕勒歌》阅读与欣赏
作者:熊华勇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咋一看来此歌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只是描写草原风光景物的一首好的写景诗歌。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而且还倾注了作者浓烈的爱国感情,是一首情景并茂,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它流传久远,被历代人民竞相传颂。
       关于本文作者史学家还存在分歧,没有确定是谁,但史称“(北齐神武)高欢使斛律金唱敕勒歌。”而《乐府广题》却说是斛律金从鲜卑语翻译的。
       斛律金生于北魏时代,曾被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称“雁臣”,后来北魏分为东西两魏,高欢掌握了东魏的军事大权,斛律金就随高欢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有一次,高欢攻打一重镇玉,被困阻,未及攻下,损兵折将,遂率余部而归。当时士兵情绪低落,充满了失败的丧气哀叹。为鼓舞士气,振奋精神,高欢就令年过六旬的老将斛律金唱了这首敕勒歌,他唱得声调苍劲悲愤、慷慨激昂。士兵们不仅仅因为他唱歌的腔调激愤高昂而改变了低落的情绪、提高了战斗的信心,还在于(这是更为重要的)该诗深远开阔的意境向战士们呈示的雄浑辽阔苍茫壮美的故乡景象。因为全诗仅二十七字,寥寥数语就已经非常出色而形象地描画揭示出家乡草原特有的境象,士兵们从诗歌中看到了风景如画美丽宽广的祖国山河,看到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风貌;又仿佛听到了牧羊娃扬鞭催马看护羊群的哨音,听到了大风过处碧草低头时的呼呼风声……一种爱国情感此时便油然而生,士兵们低落的情绪一下子便振作起来。
       该诗语言口语化,质朴简练,长短不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不仅宜于歌唱,更体现了北朝民歌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从写法上看,作者的写作视角有俯视和仰视,在俯视和仰视的交错运用中完成了对景象的刻画。第一句,作者仿佛站立于半空,低头俯瞰敕勒川:那敕勒川在阴山的下面。大致勾勒出敕勒川的位置,把读者的思维和想象一下子带到那茫茫的敕勒川草原上去游荡驰骋。第二句,作者又像站在地上仰望太空,苍天像穹庐一样把望不到边际的茫茫四野笼盖着,天空是那样的辽阔深远,大地是那样的宽广浩大;把天比作“穹庐”既十分形象,又让敕勒族人感到亲切。一二两句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流露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眼界,充满了爱国感情。第三句,天地合写,有俯视有仰视。站在敕勒川草原上,仰视,苍天高远无比;俯视,四野茫茫无际,风一吹来,那茂盛而颀长的牧草匍匐于地,那被牧草掩遮住的牛羊顿时显现出来。特别是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最为形象逼真,真是绝句中的绝句,具有无比的魅力,没有到过草原的人绝对缺少那种体验的真切与深刻。总之,全文意境高远深邃,描写形象逼真。每一个读者既能从中获得自然美的陶冶和享受,又会激发起对敕勒川草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果是放牧民族的人读到它,爱国心会因之激荡膨胀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即使是没有到过草原的人读到它,也可以从中领略到草原的自然风光,感受到草原人民积极乐观豪爽阔大的精神情怀,获得许多关于生命的启迪。说它魅力无比,说它是千古绝唱,说它代代流传,我想其秘密也许就在这里吧。
       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敕勒歌》作为代表,很能见出北朝民歌的特色,那就是:语言质朴无华而流畅,读来琅琅上口;表情爽直坦率;风格豪放刚健;感情浓烈真挚。它不同于南朝民歌,什么一唱三叹,什么妙语双关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熊华勇,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