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篇探赏]论鲁迅《过客》中的“过客”精神
作者:赵素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所谓“过客”精神,即指一种确信空虚与无望之后仍然高扬抗争与进取力量的精神——即使是无望的抗争、无望的进取。这是鲁迅《野草》中许多篇什所展示给读者的一个主题。《过客》较为集中而显见的表现了这个主题。
       《过客》有两个主要情节,一是老翁向“过客”提出的三个问题;二是小女孩给“过客”的一片布。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情节。
       《过客》一开始,就介绍了这位在旷野中匆匆而过的“过客”:
       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
       “过客”的形象,使我们不禁想起了鲁迅本人。一个目光深遂,性格倔强,思维独到,敢于向黑暗奋力一击而不计后果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过客”就是鲁迅的自我命名。
       “过客”从一出现就一直往前走。
       他遇见了约七十岁的老翁和约十岁的小女孩。老翁向他问了三个问题:
       你是怎么称呼的。
       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你到那里去么?
       “过客”的回答令老翁惊异。他只用了四个字:“我不知道。”
       他说别人称呼我是各式各样的,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第二回。至于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从我能记得的时候就这么走,要走的地方就在前面。
       “前方是什么。”
       剧中的三个人物各自都有不同的回答:小女孩说前面是美丽的“花园”;老翁说前面是坟;而“过客”的回答是,明知道前面是坟,但我还是要向前走。
       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阖了问。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情节。
       小女孩出于对“过客”的同情,送给他一个小布片。“过客”开始很高兴地接受了,但他想了想之后,却又断然拒绝了。为什么呢?“过客”想,拿了小女孩的一片布,自然在感情上就会产生重负,因为一片布自然也是温暖、同情、爱的象征。后来,鲁迅作了这样的解释:因为一切爱与同情,很容易受到布施者的牵连,“不能超然独往”;所以鲁迅说:“反抗,容易磋跌在‘爱’——感激也在内——里,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1]“过客”的选择:“往前走”。这倒不是说前面就一定是老翁所说的坟,也不是小女孩所说的“花园”。“前面的声音”,也不能确信就是他要到达那“花园”的召唤。这说明“过客”的选择,不是出于希望的召唤,也不是出于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与信任。因为他早已知道,希望在他心目中早已是荡然无存。他把希望比作娼妓。在《希望》中,他引用了裴多菲的诗句: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盎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是鲁迅的独特发现:他发现了“希望”的欺骗性与虚妄性。所以他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既然希望是虚妄的,那他为什么还要不顾饥饿,不顾昼夜,不要任何布施和安慰,一直向前走呢?
       这正是鲁迅的“过客”精神。裴多菲在“希望”面前却步了,而鲁迅没有。因为他知道,对于既有的社会秩序和将有的社会秩序,都是他要拒绝的。因此,在不知怎么走的情况下,也只能向前走,和黑暗捣乱,从而获得最大的“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2]“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正是在这生命的黑暗体验中,积蓄力量,摸索前进,从而实现从拒绝到拥有的转变。
       鲁迅的这种“过客”精神,不仅在《过客》中有体现,而且在其它篇什中也有揭示。在《风筝》中,一种无从解释、无法释然的无望的忏悔尤为真切:“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样一种揭示中,贯穿于字里行间的更多还是一种“过客”精神。在《这样的战士》中“无物之阵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但也举起了投枪。”在《秋夜》中,那“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也知道落叶的梦”的枣树却仍旧“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在《死火》中,在不是烧完就将冻死之间,死火果敢地做出了“那我就不如烧完”的抉择。从这些篇什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基于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之上的一种“往前走”的精神力量。
       “过客”精神就是鲁迅的精神。“往前走”,成为他生命的底线或绝对命令。正像薛毅在他的《无词的言语》里所说,这是他内在生命的“绝对命令”——往前走。[3]有的人之所以走,是因为前面有个像小女孩说的“花园”在等着他;有的人之所以不走,是因为前面是老翁说的坟。鲁迅这样的“过客”不一样,虽然对走的结果存在怀疑,对怎样走也存在怀疑,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往前走”。
       鲁迅后来把这种“往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
       《过客》的意思……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4]
       “过客”的“往前走”,是一种悲愤的生命状态。
       回到那里去,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
       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我不能!我只得走。
       在鲁迅看来,这样的悲愤,是一种抗挣中的前行。前行的终点,就是:坟。宁愿走向黑暗,走向空虚,也不愿在到处都有名目、地主、驱逐和牢笼里活着,也不愿去面对“皮面的笑容”,在“眶外的眼泪”中苟且偷生。
       “过客”的“往前走”,是一种痛苦的抉择。
       大家知道,《过客》作于一九二五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那时“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他有时觉得“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五四”时期的鲁迅正是这样的“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人。他曾经公开承认过:“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5]他孤军奋战,成了布不成阵的“游勇”之徒。虽如此,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希望的追求。在《鲁迅译著书目》最后鲁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又明明白白地知道:世界绝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将来的。”在《过客》中写出了探求的执着,并揭示了它的深湛部分和其中的苦闷。
       “过客”的“往前走”,是一种崇高的人格。
       过客,只走生命的路,不问终点如何。在整个人生旅途中遇到歧路和穷途是在所难免的。在歧路和穷途面前的人生态度是不哭也不迫,选一条似乎还可以走的路,在刺丛里姑且走,时刻意识到自己探索奋进的责任,自强不息,勉力前行。鲁迅曾极愤慨于中国人的善于苟话,就像《过客》中的老翁,那种深握庸人哲学的世故者。他曾经说过:“苟话就是活不下去的初步,所以到后来,他(老翁)就活不下去了。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6]
       “在追求和前行的道路上,真可谓一点一点的磨去了他的生命。”许广平说的好:“先生的工作,求其尽心,而从不想到对方的态度。他认为他的工作不是对个人,是为社会服务。辛勤的农夫,会因为孺子弃饭满地而不耕作吗?先生就是这样的。”[7]在《过客》中表现了同样的意识:“……但血在哪里呢?可是我也不愿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鲁迅就是这样,喝的是水,挤出的是奶和血,这是一种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格。“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崇高人格力量使他的精神不朽。《过客》中展示的深刻斗争过程,正深深地烙印出鲁迅这一人格特征。
       《过客》在《野草》中是酝酿了长达十年的力作,这一篇可以说是鲁迅对自己生命哲学的一个归结。[8]它深沉而密集地内涵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倾向,是战士直面惨淡人生最具力量最具悲剧的抉择,也是“过客”最具光辉的人格。
       注释:
       [1][4]鲁迅. 书信. 250411. 致赵其文[A]. 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2.
       [2]鲁迅.颂夜[A] . 鲁迅全集(第五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3.
       [3]薛毅. 无词的言语[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6,12.
       [5]鲁迅.写在《坟》的后面[A] . 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84.
       [6]鲁迅. 北京通信[A]. 鲁迅全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2.
       [7]许广平. 鲁迅和青年们[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73.
       [8]钱理群. 鲁迅作品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5.
       赵素兰,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