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法
作者:朱红范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新的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语文课正朝着科学化和技术化的方向转化,美育与语文教学渐行渐远,语文课也因为缺少了美而受到了学生的冷遇,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课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资源和美的表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发美育资源,发挥美育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重新喜欢语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语文美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在美育中的示范作用。
       作为人师,言谈、举止、态度、德、识、才、学、体、貌等各种素质的体现都与美学知识紧密相联。因此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师首先应该是表率。赞可夫说:“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同时,教师又是知识教养的化身,所以教师的衣着必须适合人的形体、性格、年龄,并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对象,保持这几方面的和谐及适度的比例。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也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与说话的声调、脸色、姿态和声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形成教学技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在讲授课程时,把美育思想贯彻始终。
       二、品析词句,领略课文内涵的意蕴美。
       课文语言大多意蕴深厚,无穷的内涵寓于平实的词句中,这些深厚的意蕴对读者的思想起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作用,使其人格得到升华,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感受,这就是意蕴的浸润功能。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句,在落实理解语言内容、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启悟”的美育方法,借助美的艺术形象的魅力,由“感”而“悟”,去感悟语言符号中蕴藏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正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中指出的:汉语“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样的语言文字,朗读起来的确感耳感目感心,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大声反复朗读片段,学生便会为语言生成的感性形式的韵律美所打动,尽管有时还来不及深入理解词句并思考内在的含义,但是其产生的“艺术初感”已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美的愉悦了。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不单要求学生会背诵,更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
       三、鉴赏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美。
       作者以语言文字塑造人物艺术形象,作用于作者的情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陶,获得情感上的审美愉悦,这就是语言艺术的形象感染功能。比如《军神》中的刘伯承元帅,以钢铁的意志令人肃然起敬;《狼牙山五壮士》中抗日英雄们气壮山河的民族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三克镭》中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与人类的大公无私的高尚人格;《月光曲》中穷兄妹俩酷爱音乐、互相关心体贴的人性美。又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在当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之美,在当时乃至当今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廉、蔺二人形象的分析,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宽容大度与知错能改,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自古及今都推崇的……这些艺术形象给学生以情的感染、德的教益、智的启迪、心灵的净化。
       四、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鉴赏内涵之美。
       许多事物往往是通过类化、比较、衬托才能使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其本质之美。如在讲《落花生》这篇课文时,花生那埋在地下朴实无华的外表和那些高高地挂在枝头的颜色鲜艳、引人注目的果实相比,确实是平凡无奇。但通过让学生读、议花生的好之外,自由谈论落花生的用途时却着实突出了花生的内在之美,通过对落花生的认识,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了美的本质,美的内涵。他们提高了认识,明白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五、联系生活实际,使美育无处不在。
       作为教师,应该想到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鉴赏和表现,是无时无刻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方法,自己去补充、完善美的形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结合一些学生的口头禅,通过全班的讨论,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语言美;结合一些学生喜欢染发、戴手饰、穿奇装异服,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美也要讲究场合,也要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美也就变得不美了。
       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要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真”与“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可以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也要求“真”求“善”,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要言之有物,发自真情,自然成文。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能抓住重点。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美的鉴赏和感悟,学生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
       美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好美育这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美育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朱红范,河南郑州测绘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