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教海拾贝
作者:廖保松 龚文锋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鱼·活水·教育
       一天,从市场上买回二斤鲫鱼。刚才还看到鱼儿在鱼贩的水池里活蹦乱跳的,这时提在篮中它们一个个蔫头耷脑的。回到家中,把鱼倒入水池,有的鱼活泛了起来,可还有不少还翻着白肚皮儿。把水池的下水通道打开一条缝儿,又把水龙头打开一点,让不断的活水注入池中。这时,所有的鱼儿全都活泛了起来。
       难怪圣人有言:涸辙之鲋,急谋斗升之水!
       可见水之于鱼乃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环境。
       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鱼,把学生的求知当作生存,那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就是“水”了。我们当老师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犹如鱼之求生;创设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犹如鱼之于水。解惑,也习惯于在评判学生作业、试卷上的答案时按“标准答案”作惟一标准,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它会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既然我们允许一千个读者(观众)的心目中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理解文章(尤其是文学艺术作品)时拥有他们各自的“看法”泥?只要不是曲解,我们都应该欢迎。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他们去发现他们对于事物的见解。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启发一个人发现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杯水和一桶水
       我们中国古代有个可笑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富家子弟,本来就不聪明,却硬要自作聪明,闹了个不该闹的笑话。他父亲请了个先生教他识字,先生先用笔画了一横教他念“一”,又划了二横教他念“二”,这个孩子一听,好像悟出了什么,反问先生,那划三横不就是“三”了?先生说对呀?这孩子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哎呀,原来识字这么容易呀,还要先生教什么?于是,他让父亲辞退了先生。他父亲当然高兴,孩子会认字了,又可省去一笔请先生的酬金。一天,他父亲让他写一封信给一位姓万的先生。儿子在房里画了一整天还没出房门,父亲见状就进屋打探,只见儿子趴在地下画了一屋子的纸,上面都是画的条条,儿子还埋怨:这个人姓什么不好,偏偏姓万,得我多长时间画呀。
       这个笑话不仅嘲笑了那些自作聪明的人,还告诉我一个道理,就是邓拓同志在他的杂文《从三到万》中说的:“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吸取一些学习方面的教训。”那就是学习不能走捷径。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书不能走捷径。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是老师既要向学生“传道”,“授业”,又要为学生“解惑”,我们有何捷径可走?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
       这种说法,是要求我们老师的知识功底要厚实。如果你自己不知“道”,何能“传”呢?你自己无“业”,又何以“授”之?连自己都充满了“惑”,何以替学生“解”之?总的来说,你的基础知识必须超过学生多少倍才行。虽然韩老先生还有言,“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可是“师”真的时时处处都不“贤于弟子”,你还能为“师”吗?
       愚以为,教书(尤其是教语文)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知识复印、传递,而是要通过我们创造性的劳动让学生习得语言。这就是说,我们语文教师不仅知识功底要深厚,实施教学的艺术手法也得功夫过硬。
       很多人对教语文有一种误解,以为只要认识字的人都可以教语文。殊不知教语文是最需要教学艺术功夫的!你要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那你起码要具备读、写、听、说的能力吧!就是要有一定“读”的功夫,不仅自己把课文读得规范、准确,还要读出一种艺术感染力,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还要有一定的“写”的功夫,不仅你布置的作文自己能写出来,还得向学生讲出你“写”的道道来,指导学生写好;当然,你更得具备“说”的功夫,你的“讲课”必需得语言规范,表现力强,还得讲究抑扬顿挫,有板有眼;至于“听”的功夫,那就靠你的“课”去打“动”学生来“听”了。
       此外,你还得具备“提问功”(提问的技巧)、“启发功”(启发学生理解的技巧)、“组织功”(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操作功”(操作电脑、制作课件的能力)等等等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语文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恐怕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可要努力啊!
       孟母迁居的启示
       孟母迁居的故事,我们小时候都听大人们讲过;长大了,我们又对孩子们讲过;当老师了,我们又对学生们讲;最近媒体上,尤其是电视上又利用各种方式讲述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讲来教育孩子们的,因为作为孩子,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是个弱势群体,他们不可能有权有能力选择作为“居”的那个环境。也就是说它是教育我们这些大人的,尤其是那些家长,你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学习环境。遗憾的是现在有许多家长学习孟母学得有些走味。他们为孩子择校而读不惜倾家荡产,动用一切关系;有的“跟踪”陪读,从小学到中学,还有的跟到大学;有的为了孩子的高考,举家“移民”。这些与孟母迁居完全无相似之处,是不可取的。
       作为老师,我们又要从孟母迁居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呢?我想,起码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一,像孟母那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即课堂学习环境。
       我们老师是课堂环境的创制者和主导者,学习环境的好坏与我们有直接关系。要创设活跃和谐的课堂环境,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我们只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位置摆正了,我们才有可能千方百计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好知识,受到教育。为了避免课堂空气过于沉闷,我们有时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外,到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环境中学习。
       我们老师应该学习孟母,为了孩子的学习不厌其烦地“迁居”,不断地改换“环境”。孟母是在不断的改变住的地儿,而我们老师则应该不断设法改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方法,而且应该是不厌其烦。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作老师的第二个方面是孟母教育孩子的方法——身体力行。
       当孟母发现孟子学习邻居的一些不良习惯时,她没有怨责孩子,而是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把家往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方向搬迁。这对于我们当老师的也是一种启示,在学生不好好学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怨责学生而不身体力行改变一下我们的教法呢?确实,我们不可能像孟母那样把教室、学校迁动一下来改变环境,可是,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改变环境气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廖宝松,龚文峰,教师,现居湖北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