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强化主体意识 培养阅读能力
作者:孙 萍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阅读,作为从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属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语文课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会自己阅读。使之“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郭沫若)。以前教语文,常常是见文不见人,重视文的知识传授,对人的培养考虑甚少,因而课堂教学往往出现偏向,有时只突出“思想性”,忽视学生审美和认知,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造成语文阅读教学干瘪、枯燥、空洞;有时只突出“工具性”,把文学作品上成语言分析课,上成零散的、孤立的语文知识课,忽视了作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在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认为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尽量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个人的潜在能力,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达到自觉提高语文能力,终生受益的目的。
       一、培养主体意识,激发自己旺盛的求知欲
       阅读的主体意识实质指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主人意识,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不容偷懒,别人无法代劳。但大部分学生却习惯老师讲自己记的教学模式,不敢、不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改变这一观念,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告诉学生,读书完全要靠自己,“自己思索,自己作主”(鲁迅),“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叶圣陶)。只有明白了自己是阅读的主体,才能决定自己的阅读质量。其次,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意识,教师就要有能力把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使学生不以为苦,而从中获得乐趣。
       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方法有很多。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因文定法,因人定法,不能形成单一模式,尽量一课一个样,不总用粉笔+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深入挖掘课文特点,采用多样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有时文章很短,就可以某一点入手,窥视其中蕴含的精深的道理。例如《六国论》,作者借评价六国灭亡的原因起到借古讽今的作用,一个“赂”字贯穿全文,教师就可紧扣“赂”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有时文章太长,就围绕教学目的大胆进行取舍裁剪。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目的是学习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论证结构,由于文章篇幅太长,要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迅速地把握全文要点,就可以让学生“跳读”,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有时文章适合朗读,就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多读,边读边想边议。比如教学文言文,就可以用朗读法,反复读来读去,直至背诵,通过口、眼、耳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思也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有时文章适合讲解讨论,就层层创新,步步剖析。例如教学《祝福》一课,就可围绕“是谁杀害了祥林嫂”这一问题与学生在探讨中学习,通过讨论“祥林嫂有没有过反抗?”“祥林嫂有过几次逃生机会?”“为什么没有成功?”等问题的讨论,学生就知道该如何去分析思考,最终也明白了,封建夫权、族权、神权,甚至祥林嫂自己都是致她于死地的原因。有时文章只要精加点拨,学生就能掌握,便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消化。例如:陶行知的一封信《介绍一件大事》,是教育学生认识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的,内容简洁明了,即可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本文,谈谈自己对小学教师的新的认识。总之,教学方法灵活,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在有限的45分钟里,学生就能全神贯注,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就能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二、尊重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的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长期以来,教师的滔滔不绝占领了时间与空间,学生常常是承受的容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忽视,上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就是学生问教师答的直线反复。较多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造性想象的力量。于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成为阅读教学可有可无的一个附加环节,于是,只讲“原意”或先讲“原意”再来“联想”成为教学的传统模式。这样,常是学生联想尚未引发,思路早已扼杀于“定论”之中,纵使后来教师千呼万唤,也是琵琶半遮面,学生的回答可能十分“标准”,但却毫无创新。
       要引导学生创新,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教学中要注意想象力的培养。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想象力是读书的重要能力。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教学中教师须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把握文章的特色,抓住关键词句引发开来,可帮助学生开启想象,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创造精神,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不轻信现成的结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有种种的假设,种种解释,经过分析比较,特别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加以评论,从而寻求合理的结论。比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后谈谈自己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有“思乡说”、“生活受挫说”、“时代背景说”、“放假无聊说”,这些不同的说法,是学生从课外加上自己个人的理解得出来的结论,不能简单地以“对”或“不对”来评判,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学生才能在这种碰撞和交流中走近作者,超越自我,才能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
       三、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深化,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课内阅读要抓好,抓在点子上,才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但光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应积极、热心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嗜好,经常用古今学者劝人博学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作品,有时结合课文推荐有关作品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有时推荐新出版的佳作;有时让学生互相推荐,彼此交流。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精读与博览相成,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还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动手办板报、墙报、手抄报、搞口头作文、演讲比赛等,把阅读来的知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孙萍,高校教师,现居江西鹰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