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作者:郭有来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自动、自学、自得知识的能力尚未形成,相当多的初中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相应地采取一些教学对策,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一、创设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有人文空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究师生的平等相处,讲究课堂的自然和谐,讲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讲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应给每个学生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权利。只有这样,学生的问题,才能从熟知的材料中,通过探究自主地发现出来,问题的答案才能在教师的激励中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得出。
       二、尊重、信任学生,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
       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许多教师把目标揭示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设置目标,对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学生怎样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定下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己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学习目标或学习方法,包括与教师相反的见解。教师要尽量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只有这样,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在同学面前,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地袒露心声,并逐步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这种品质从而成为学生自主能动性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泉。
       三、引导、激励学生,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如教《孔乙己》一文,在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形象的意义时,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们现在读书考大学跟那时考秀才、考举人不是一样吗?”这时全班学生一下子盯着这名学生,然后又把眼光转向我。我从他们的神情里看出了他们的疑虑和困惑。我当时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充分肯定这个同学问题提得好。我让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联系实际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认识到现在的考大学和过去的考秀才、考举人有着许多本质的不同点:现在读大学不完全是为做官,更多的是学本领;我们现在学习的科目也很多,内容也不一样,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死读书;现在学生并不是像“孔乙己”一样考不上“大学”就什么都不能干等等。从而使学生对孔乙己的形象意义有了比较清楚深刻的认识。这样随机的教学情景设计,符合学生的特点,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的时间,拓宽了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联系实际,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更满足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强烈需求。
       四、点拨、激发学生,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学实效,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找到发展的途径,这样他们才会乐在其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
       自主能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即教学方法服从学习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知识的最好方法。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思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点拨、激发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能逐步达到学懂学会的目的,经过多次训练,这种教法逐渐会转化成学生的一种学法,还应转化为一种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策略性学习的最高水平是学习者不仅能在训练过的情境中运用某种学习过程的策略,而且应能把习得的策略迁移到未训练的情境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习得的策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如在教学《驿路梨花》一文时,学生在认识倒叙的作用方面遇到了困难,当时我不是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根据已有知识,文章的材料还可以怎样组织也能把事情说清楚。在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找出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认识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给人以过程清晰的好处,再让学生比较同课文组织材料的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比较中很自然地领悟到倒叙写法的妙处。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激起了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应该说学习方法,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各种人,这是受个人生理机能、学习习惯等影响的。所以,教师在传授学习方法时要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郭有来,教师,现居甘肃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