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仲崇霞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古诗词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各异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所谓审美感知能力,是指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面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感应能力。如同欣赏音乐要有接受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要有感受画面美的眼睛一样,面对古诗词,学生要有对语言艺术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能力,应首先从直觉性开始,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直接的感受中提高其审美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富有节奏感、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诵读咏吟的方法,在悦耳动听、抑扬顿挫的旋律里,把诗词中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陆游的《示儿》是一首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歌,教师可先作范读,或放专业人员录制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缓慢、低沉的语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通过反复诵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到杜甫博大的胸怀,体味到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立体形象。
       古代诗词又常常是与绘画相统一的。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学习古诗词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绘画美。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杜牧《山行》中的“寒山”、“石径”、“白云”、“枫林”、“人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这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进入诗人所创设意境中,感受诗中一扫秋天悲凉之气而充满的蓬勃向上的气息,学生的感知能力就算达到要求了。
       当然古诗词中审美感知能力内容还有修辞等,如李白的《夜宿山寺》是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是衬托的手法,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运用的是白描手法等等。一般来说,只有感受了的东西才能真正地理解,所以感知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二、审美接受能力的培养
       审美接受能力是指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分析、批评能力。如果说对古诗词的看、读、听只是审美的感性阶段,那么鉴别、分析、批评的能力则是审美的理性阶段,要想从古诗词中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诗词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它是自然界的物境、人世间的事境及诗人的心境浑然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意境美。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细细品味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意义,从而达到接受美的目的。孟浩然的《春晓》,看似写景,实为抒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在讲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应首先介绍作者的生平概况,让学生了解到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这样的背景中创造出来的,词中融合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和沦落之苦,然后让学生结合教师所讲,独立进行分析。内容上写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孤苦心境,具有时代色彩;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一气贯注,层次清晰;艺术手法上,层层推进,跌宕婉转,借景抒情。对一首词从内容、结构、到艺术手法上进行鉴赏,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接受能力。
       三、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按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感知美、鉴赏美都是为了能够再创造美,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那么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活学生的情感。
       强烈的情感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但是诗词比起其它文学体裁来,诗人的情感体验更强烈。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写出了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杜甫在长年漂泊、百病缠身、潦倒孤愁中写下了《登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鉴赏的同时,让学生随着诗人波澜起伏的感情而激动万分。这样,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加入是审美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文学艺术形象都是以语言为中介来形成人们的审美印象的,并留有一定的空白,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去充实。而诗词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最为开阔,这表现在诗人创作诗词时,只有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联想和幻想,才能突破物我之间、时空之间的界限,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心灵感受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其次,诗词的语言大多含蓄隽永、意味无穷,创造出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充分启动再想象和创造想象,去感受作品中诗人的情怀和审美意象,以此为契机挖掘学生的创造源泉,并逐步把它培养成一种能力。
       3、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古诗词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练、准确、简洁、生动。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形容词当动词用,意即“吹绿了”。如果用“到”、“过”等字,只能从风的本身流动着想,依然看不见春风吹来后的景色,而这个“绿”字能写出春风拂过后,千里江岸一派新绿的无限生机。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这些词的妙处,用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现力,并加以模仿、创新,运用到作文中。
       4、触发学生积极的思辩能力。
       诗词在结构上富有跳跃性,诗人写诗常常遵循想象和情感的逻辑,由这一端跳到另一端,中间没有关联词和过渡句,而营构起全诗的是感情的纽带、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诗词时,必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及时跟上诗人笔下的时空变化,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理性的思辩能力,进而形成创造能力。
       当然,将审美能力划分成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接受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这三个阶段,只是相对而言的,这三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截然分开,而往往是相互交叉进行的。
       仲崇霞,女,教师,现居南京,发表过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