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文教学与中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 一

《文学教育》 2005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接受知识,首先源于直觉感知。而“客观事物的本质并不是显露在外,而是潜藏在内的;有时候甚至以颠倒的形式——假象出现”(章炳元)。依此而论,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做法,结果只会损害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停留在表象的肤浅阶段。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法还极有可能泯灭心理发育逐步成熟、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疑问、认识由依赖向自主过渡的中学生的“自主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萌芽,使他们难以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具有巨大意义。这一个命题,似乎在教育科学中并不新鲜,但它又是如此重要,如此容易被实践所忽视!值得我们反复探讨,值得我们不断增强实践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下面,笔者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简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问题。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要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在怀疑中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事实上,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所怀疑,有怀疑就会有发现。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留白”、“情景创设”、“联想延伸”等方法,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怀疑和发现学生的冲动。例如,有位老师在上《伤仲永》一课时,预设了一个观点:“天才=人才”,并列举了数学家高斯和物理学家牛顿的例子加以证明,然后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方仲永的故事作为一个论据加入进去证明这个观点。预习完课文后,学生提出了疑问:“老师,方仲永没有成为人才,好象不能当成论点来证明?”老师问:“为什么高斯和牛顿的故事可以证明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接着又开始议论起来,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高斯和牛顿是天才,但他们都是靠勤奋才成为人才的。”不等老师再次提问,有学生就讲起了高斯狱中忘却生死解数学题,牛顿做实验忘形把手表当鸡蛋煮的故事。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了高潮。教师见时机成熟,因势利导地问:“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刚才提的观点不正确,能不能结合方仲永的故事,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呢?”……这样,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同时,引导学生怀疑和思考,不知不觉中也把学生自主思维的兴趣激活了。
       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另一方面,是鼓励学生表达问题。“语言是思维的表象,也是思维成熟的标志。”由于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提出和分析的问题,有许多方面往往是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学生本身,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第一原则,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喜悦,又使学生感受到了不断思考的乐趣,保持不断思考的动力。例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表达《黔之驴》的学习体会时,好半天才有位学生按部就班地说出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一定可怕”的意思,另一位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认为“做事应该有程序——因为老虎是先‘断其喉’,再‘尽其肉’,最后才‘乃去’的”。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那位学生脸红了,不安地盯着老师。老师也笑了,“怎么不是呢,如果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不讲程序的话,不是全乱套了吗?”全班同学一起鼓掌,那位同学也笑了。接下来其他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踊跃发言,与刚开始发言时的拘束相比,学生思维之开阔,对课文理解之深刻,让人叹服。可见,教师保护了一位同学的自尊心,也给其他同学的表现欲望提供了巨大的释放空间。
       要鼓励学生表达问题,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回答那些通过学生自我努力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描绘《春》中所利用的素材,同时也要求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学生提出,不理解作者为什么描绘树叶和春草要突出“嫩”?教师接受了他的提问,但并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而是在与学生一起品味了春的美景,揣摩了春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后再提出问题或试着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刚才被“冷落”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刚才提的问题已经想明白了,作者用‘嫩’字,正是为了表现春天‘新’的特点,同时也是为了前后照应。”也有许多同学站起来回答了老师没有回答的问题。显然,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变得越来越完整;使学生在享受思维成功的乐趣的同时,自主思维的能力也逐步由直觉感知上升到发散联想,并向综合辩证思维的深层次发展了。
       教师自身也要做自主思维的表率,因为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为此,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长期有意识地坚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循其行”。其次,要经常对学生灌输“不唯书、不唯师”的怀疑思想,经常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传达给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其三,要有一套科学的检查评估方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克服思维的惰性,保持自主思维的愉悦感,从而形成一种内化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总之,激励怀疑,鼓励表达,亲身垂范。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会在语文教学中发掘出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才有可能培养出未来所需的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陈一,语文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