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词坛文丛]新作点评:营造诗情画意
作者:刘钦明

《词刊》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歌词与诗的区别问题,曾引起一些争论,《词刊》于1996年为此开过一次“新诗与歌词的审美比较”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与会者颇有代表性,既有词界的名家,也有诗刊社、人民日报文艺部的资深编辑和诗人,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负责同志,会议开得较成功,对诗、词艺术的各自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要遵重艺术本身的规律,诗、词有相同的品位,也有各自的特征,二者可互为借鉴,诗、词不要绝对分开,好词也是好诗,是能唱的诗;要说区别,主要在于诗是供阅读欣赏的,词是供谱曲歌唱的,这样在审美范畴便各有侧重。笔者同意上述看法,尤看重“能唱的诗”,这也有叫“歌诗”的。在多年来的优秀歌词中,大都具有这种特色。翻阅2005年第10期《词刊》,读到一首《少女和蜜蜂》即是一例。这首词简洁明快,富有诗情画意。
       
  一首构思精巧的诗的短章。“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情的、美丽的形象”(别林斯基)。这首词正是用精练的语言,塑造了生动而美丽的形象:一位“穿红衣的少女,静静地坐在青草地”。如果说这是具形的外在美,那么“捧着厚厚的书本,她在采集知识的甜蜜”,便蕴涵了奋勉的“思想”一心灵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朗读或阅读,已有所改变;书的材质和书的承载体也不断演变,从古时“著于竹帛”,到“镂之金石”、“铭于钟鼎”,再到定型于纸“装订成册的著作”;当今更发展至电子介质,如网络、手机、电视。世界报业界某权威学者,将年轻一代的阅读概括为“拇指阅读”。这对传统阅读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读书。儿童阅读的缺失更是普遍现象。很值得引起关注。这首词所营造的少女艺术形象,似有一定感染力,想必会启迪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去孜孜读书。
       
  一幅意趣灵动的画的小品。中国的文人画历来讲究“小中见大”,如八大山人的许多书画册页小品皆小而精。这首词有似写意小品画,飘逸着一种灵动之美。“有一只勤快的蜜蜂,围着少女飞来飞去”,少女在“采集知识”,而蜜蜂“把少女当成了哟,一朵早晨盛开的玫瑰。”这真是灵秀别致,意趣横生,给人带来美的视觉享受。由此不禁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一幅《我要读书》的图片,那位大别山区贫困农村女孩闪着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令人难以忘怀。中华民族历来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等掌故已千古流传。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已进入崭新时代,形势大为改观,广大青少年当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据报载,为倡导读书,2007年3月份,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国际儿童图书节4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宣布,今年起,每年4月2日为中国儿童读书日。此乃明智之举。“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首词中的少女,正如沐浴于朝阳中的一朵“玫瑰”。为国际儿童读书节、中国儿童读书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诗画同源,而“诗和词是孪生兄弟”(艾青)。这首歌词便是很好的诠释,其作者既有感于对生活中美的发现,也有来自姊妹艺术的互感。期待广大的词作者写出更多如诗如画的佳作。
       

       
  女和蜜蜂
       

       
  有位穿红衣的少女.
       
  静静地坐在青草地,
       
  捧着厚厚的书本,
       
  她在采集知识的甜蜜。
       

       
  有只勤快的蜜蜂,
       
  围着少女飞来飞去。
       
  它把少女当成了哟。
       
  一朵早晨盛开的玫瑰。